医用多功能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57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含有床框支架、床板等,床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由固定板活动联接折叠而成,另一部分为与床框支架滑动联接的滑动板;床框支架下设有手轮、螺杆、螺母;手轮与螺杆固连,螺杆上套有与床框支架固连的螺母;螺杆顶端联有滑块,滑块设在滑轨内,滑轨设在折叠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病员左右翻身,便于大小便及冲洗下身、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塑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在医院里,病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它对病人康复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诸多医院中,病床均属单一产品,功能较少,因此,对于病员来说,则受到较大的制约。由于病员在特殊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其翻身困难、大小便无法自理等现象,而且长期卧床,还会使病员腰腿麻木,易患褥疮。因此只有借助护理人员或家属及陪员来完成这些烦杂的工作,为病员尽快地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病人免受腰腿麻木及患褥疮病之痛苦。但实际上护理工作是一种较为复杂、细致、耐心的工作,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使用该医用多功能床,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劳累,更能解决病人的排便及冲洗下身的不便。另外,对于病员家属及陪员来说,有时需要其彻夜陪伴护理,但实际中,医院均未有这些陪员设施,充其量只是椅凳而已,这对于陪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极为不利,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病员左右翻身,便于大小便及冲洗下身、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的医用多功能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提供一种可方便陪员休息的医用多功能床。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含有床框支架、床板等,床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由固定板活动联接折叠板而成,另一部分为与床框支架滑动联接的滑动板;床框支架下设有手轮、螺杆、螺母;手轮与螺杆固连,螺杆上套有与床框支架固连的螺母;螺杆顶端联有滑块,滑块设在滑轨内,滑轨设在折叠板的下方。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可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螺杆上的活动滑块并经滑轨移动来使折叠板的一边上升,将病员一侧抬起,进而达到翻身的目的,且可调节床框支架下的手轮,即能完成左右翻身的过程,可使病员躯体得以经常变化部位,避免褥疮病发生,还能有效解除病人的腰腿麻木。当病人在需解手时,可通过将床的另一部分滑动板沿床框支架平行拉出,然后将陪员床向外拉出以便将卫生器具装在留出的空间处使用,完毕后再将滑动板推复回原位,由此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也减轻了病员的痛苦。在床框支架的下端挂有陪员床,使用时可将其拉出打开,以便陪员休息使用,替代常规陪员用的登椅设施,可大大方便陪员照顾病人,能解除陪员的疲劳。本技术的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床框支架 2-折叠板 3-固定板 4-床板 5-滑动板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6-滑块 7-滑轨 8-螺杆 9-手轮 10-螺母 11-陪员床本技术还将结合附图1、2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2,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含有床框支架1、床板4等,床板4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由固定板3活动联接折叠板2而成,另一部分为与床框支架1滑动联接的滑动板5;床框支架1下设有手轮9、螺杆8、螺母10;手轮9与螺杆8固连,螺杆8上套有与床框支架1固连的螺母10;螺杆8顶端联有滑块6,滑块6设在滑轨7内,滑轨7设在折叠板2的下方床框支架1的下面活动连接有陪员床11,所述的陪员床11的床腿可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含有床框支架(1)、床板(4)等,其特征是床板(4)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由固定板(3)活动联接折叠板(2)而成,另一部分为与床框支架(1)滑动联接的滑动板(5);床框支架(1)下设有手轮(9)、螺杆(8)、螺母(10);手轮(9)与螺杆(8)固连,螺杆(8)上套有与床框支架(1)固连的螺母(10);螺杆(8)顶端联有滑块(6),滑块(6)设在滑轨(7)内,滑轨(7)设在折叠板(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床,含有床框支架(1)、床板(4)等,其特征是床板(4)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由固定板(3)活动联接折叠板(2)而成,另一部分为与床框支架(1)滑动联接的滑动板(5);床框支架(1)下设有手轮(9)、螺杆(8)、螺母(10);手轮(9)与螺杆(8)固连,螺杆(8)上套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育琮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