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再福专利>正文

骨灰坛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48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灰坛防护罩,包括一容置骨灰坛的本体,本体上具有密集通孔,表面可设有字体与图案,本体顶端固设有上盖,上盖具有顶凸部,本体底端组设一下盖,下盖底层面具有底凸部,本体接缝处的内侧及底端内侧分别设有补强条,本体底端的补强条上具有橡胶条,以使骨灰坛容置其中得以平稳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透气、防火、防震的功能,能够对骨灰坛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灰坛防护罩,特指一种用耐高温金属材质制成的,能够对骨灰坛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的骨灰坛防护罩。
技术介绍
如图6所示,传统骨灰坛1由大理石或瓷制品制成,包括坛体11和坛盖12,坛体11盛装骨灰,坛盖12则将坛体11的开口予以封闭,然后供奉摆设于灵骨塔内。然而,由于一般灵骨塔供奉摆设来自四面八方的骨灰坛,亦会有无数亲人前来悼念祭拜,使灵骨塔香火不断,同时也因此蕴酿着灵骨塔内不为人知的意外。在台湾的台北地区以及屏东里港曾经发生过数起灵骨塔火灾事件,当时所使用的骨灰坛因材质特性无法承受高温及高压的破坏,导致聚集的骨灰坛破裂,造成许多先人的遗灰与遗骨混在一起,使许多亲人在火灾过后欲重新收拾整理的时候,却因无法分辨先者的遗灰与遗骨而感到相当悲恸及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灰坛的防护罩,防护罩采用金属材质(以可耐1400度高温的不锈钢为最佳材质)制成,使骨灰坛容置其间得以平稳定位,具有透气、防火、防震的功能,确保骨灰坛使用上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骨灰坛防护罩,包括一本体、一上盖和一下盖,可供容置骨灰坛的本体上具有密集的细小通孔,顶端固设有上盖,上盖具有顶凸部,底端组设下盖,下盖底层面具有底凸部,本体接缝处的内侧及底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防护罩以可耐高温1400度的不锈钢材质为佳的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上盖与本体顶端可采电焊方式结合为一体。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本体的表面可依据使用者的宗教信仰设有所需的字体和图案。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下盖与本体底端可用螺固组件结合定位。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本体的厚度为0.3mm-1.2mm。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本体可用厚度0.3mm-1.2mm的平面板弯设形成。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本体上所设细小通孔的直径为0.5mm-2mm。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本体底端的第二补强条上具有橡胶条。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在下盖与本体底端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橡胶垫。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制作精简、组装操作便捷;2、具有透气、防火、防震的功能;3、金属质本体的表面密布细小通孔,使金属质本体形成如同网状的物体,当骨灰坛在不慎遭受火灾或地震而破裂时,能有效将其内的遗灰或遗骨予以网住包裹,不致流落于外,有效避免与其它遗灰或遗骨混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应用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观影像图。图6为习知骨灰坛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防护罩2采用金属材质(以可耐1400度高温的不锈钢为最佳材质)制成,包括一本体21、一上盖22和一下盖23,本体21(请同时参阅图5)为一可容置骨灰坛1的圆柱体,用厚度约0.3mm一1.2mm左右的不锈钢平面板状体弯设形成,并于两端接缝处的内侧固设用以定位的第一补强条211,且在本体21底端的内侧亦固设用于定位的第二补强条212,第二补强条212上可固设软质的橡胶条213,以稳固托住置设其间的骨灰坛1,防止本体21内的骨灰坛1经摇晃碰撞而受损。本体21的表层上具有密集的细小通孔214,细小通孔214的直径为0.5mm-2mm左右,使本体21形成网状形体,具有当骨灰坛1意外破裂时,可防止其内的遗灰及遗骨流落于外的功能,同时亦具有透气作用,可防止其内部空间潮湿,另外亦具有透视作用,仍可清楚观视其中的骨灰坛1,可及时发现是否遭到偷窃或不当置换。本体21的表面可设有字体、图案215,字体、图案215可依不同信仰而设计不同的文字或图腾,能强烈突显其宗教上的特殊意念。另外,本体21底端上设有数螺孔216。上盖22与本体21为相同材质及相同形状的金属盖体,盖设固定于本体21顶端,再利用电焊方式将上盖22与本体21结合为一体。上盖22具有顶凸部221,作为加强金属质上盖22的结构强度。下盖23与本体21为相同材质及相同形状的金属形体,置设定位于本体21底端处,在对应本体21底端所设数螺孔216的部位设有数穿孔231,藉螺固组件232与本体21组设,下盖23底层面具有底凸部233,以加强金属质下盖23的结构强度,同时亦具有使用上的止滑及方便取拿、推挪作用。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防护罩2与骨灰坛1的组装方式,是事先将骨灰坛1放置在下盖23上,即可利用本体21与上盖22紧密结合为罩状形体,对骨灰坛1呈由上而下的罩盖包覆,并使本体21底端对应下盖23所具有的穿孔231作螺固定位而结合为一体。据此,上述本体21、上盖22及下盖23所组成的骨灰坛防护罩,在整体型态上具有透气、防火、防震的功能,可对骨灰坛起到有效的安全防护作用。同时,金属质本体21的表面密布细小通孔214,使金属质本体21形成如同网状的形体,当骨灰坛1在遭受火灾或地震而破裂时,可将其内的遗灰或遗骨予以网住包覆,不致流落于外,有效避免与其它不明的遗灰或遗骨混在一起。另外,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骨灰坛防护罩,亦可在下盖23与本体21底端的接合处设置一橡胶垫24,以使骨灰坛1放置其上后得以平稳定位,还可有效防止坛体1与防护罩2产生碰撞摩擦。权利要求1.一种骨灰坛防护罩,包括一本体、一上盖和一下盖,其特征在于可供容置骨灰坛的本体上具有密集的细小通孔,顶端固设有上盖,上盖具有顶凸部;底端组设下盖,下盖底层面具有底凸部,本体接缝处的内侧及底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防护罩以可耐高温1400度的不锈钢材质为佳的金属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上盖与本体顶端可采电焊方式结合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本体的表面可依据使用者的宗教信仰设有所需的字体和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下盖与本体底端可用螺固组件结合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厚度为0.3mm-1.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本体可用厚度0.3mm-1.2mm的平面板弯设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本体上所设细小通孔的直径为0.5mm-2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本体底端的第二补强条上具有橡胶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坛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下盖与本体底端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橡胶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灰坛防护罩,包括一容置骨灰坛的本体,本体上具有密集通孔,表面可设有字体与图案,本体顶端固设有上盖,上盖具有顶凸部,本体底端组设一下盖,下盖底层面具有底凸部,本体接缝处的内侧及底端内侧分别设有补强条,本体底端的补强条上具有橡胶条,以使骨灰坛容置其中得以平稳定位。本技术具有透气、防火、防震的功能,能够对骨灰坛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文档编号A61G17/00GK2655867SQ03208908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林瑞斌 申请人:许再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灰坛防护罩,包括一本体、一上盖和一下盖,其特征在于:可供容置骨灰坛的本体上具有密集的细小通孔,顶端固设有上盖,上盖具有顶凸部;底端组设下盖,下盖底层面具有底凸部,本体接缝处的内侧及底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许再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