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维元专利>正文

多功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06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理病床领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便盆输送机构(3)横向配置在床架(12)上部紧靠臀位一侧,可由护理人员或病人自己操作送出或放入便盆,完成解便;驱动机构(2)由可控气弹簧和弹力斜撑杆组成,由护理人员操作实现病人由平卧到端坐各种体位变换,以至使病床形成靠背轮椅,便于病人解便和移动并使护理强度大为减轻;两护栏间可架设折叠式台面,以满足病人吃饭,看书、写字等需要;病床重量轻,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床,尤其是一种侧面带便盆输送机构,具有三折式床框,便于移动的多功能护理病床,适用于医院或家庭护理卧床瘫痪病人。本技术申请人长期经历护理偏瘫病人,而市场上尚见不到价格较低、功能适当的护理床具。现有的多功能病床,如中国专利CN2077696虽功能较多但制造成本偏高,其便盆输送装置是利用便孔盖固定架牵拉载有便盆安放车的水平小车,并通过箱体侧壁上的升降导轨使便盆车升至病人臀下,病人解便后靠弹簧使水平小车复位;双重小车呈纵向配置,加上便盆安放车的升降运动导致空间占用过大,所需构件较多,加大了成本;另外便盆初始置放位置在床下较低处不便取放和清理便盆。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便孔盖随动的便盆输送机构,便孔开,送入便盆,便孔闭、运出便盆,在病床侧上部靠近臀位呈横向配置,载便盆小车紧靠臀位下方只做水平运动,行程较短、占用空间小、构件少、制造成本较低,护理人员可以在床侧站立操作,便于取放和清理便盆,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折式床框结构,其特点是背位可升起0-75°,大腿位可升起0-50°,而足位可下降0-90°,以实现病人需要的各种体位,保证病人能以半卧或端坐姿势解便;另外病床设有输液架、护栏、制动脚轮、弹簧床垫和折叠式台面附件;适当调正背位起升角度和足位下降角度,并在两护栏间架设台面附件后,病人可以从事看书、写字、吃饭等项活动;如果背位升起75°足位下降90°时床可由2000缩至1100形成一靠背轮椅,满足病人户外活动或病室间转移、治疗之需要;若病人处在急救期可以使用输液架,而在康复期本病床可做普通病床使用。本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使病人感觉方便舒适,并大大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有利于大多数医院和家庭采用的病床。为此,便盆输送机构和足位调正构采用手动式,背位和大腿位靠可控式气弹簧驱动,比电动或液压式驱动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操作比常规丝杆螺母式省力、方便,从而提高了功能和成本比值。本技术的目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臀位床框与床架顶部固定连接,并与背位床框、大腿位床框、足位床框依次铰接,形成三折式床框结构;臀位和大腿位中部形成一完整便孔,便孔盖置于便孔中保持与床面齐平,并固定在一个便孔盖托架上;该托架横向配置并与一个铰接轴固定成一整体,与床架顶部铰接,一个短驱动臂固定在该铰接轴中部,靠床侧手柄和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实现便孔开、闭;一对连杆又分别与便孔盖托架和一个载便盆小车铰接;载便盆小车安放在固定于床架顶部紧靠臀位下方的两根轨道上;当便孔打开时,通过连杆将小车拉至臀位正下方,当便孔关闭时,连杆又将小车推回原位与床侧齐平,护理人员站立床侧即可取出或放入便盆。病床背位和大腿位的起落是依靠可控式气弹簧辅以护理人员较小的操作力完成的;而足位的起落是依靠普通拉簧并辅以护理人员较小的操作力完成的,足位调好后用锁紧手柄定位。按以上方式实施本技术,既保证了病人(特别是失去自我护理能力的病人)和护理人员所需的必要功能,与电动方式或液压方式相比又降低了制造成本,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至于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各部位结构组成图。图2是从图1F-F方向看到的随便孔盖连动的便盆输送机构结构图。图3是从图1G方向看到的足位床框调正机构结构图。图4是护栏和输液架的结构图。图5是图4的俯视剖面图。图6是图2的俯视剖面图。图7是折叠式台面示意图。图8是图7侧视局部剖面图。参见图1、本技术是由床架组件1,床框组件7及相应的驱动机构2,便盆输送机构3护栏部件4,和可拆卸式折叠台面5及弹性床垫6组成。床架组件1是由制动脚轮11和固定在上面的床架12组成;该组件是固定和安装其他各部件的基础。属于床框组件7的臀位床框221固定在床架12顶部并与大腿位床框226铰接于驱轴223,而与背位床框215铰接于驱轴220;大腿位床框226又与足位床框232铰接于枢轴228四付床框形成三折式床框结构,足位床框由斜撑杆233支承、其余三付床框由床架12顶部支承;各床框均有单独的床垫239,222,240和241固定其上,各床垫之间相隔一小的距离,同时铰接枢轴220和223的中心略高出床框平面一个适当高度,其目的是当背位床框215或大腿位床框226绕框轴做升起运动时,使相邻两床垫间不发生干涉。另外,以臀位和大腿位交接处为中心合开成一完整便孔242、243、(参见图6、图2)便孔盖224及其垫板323通过便孔盖固定架32配置于便孔中并与床面齐平。足位床框232由水平位置绕枢轴228下降0-90°是通过调正斜撑杆233的倾斜角度来实现的,二根相同的斜撑杆其一端与232铰接于各自的枢轴244,而其自身光滑的外元分别插入各自的滑套234中形成滑动配合(参见图3),两个滑套与轴238对称连成一体,每个滑套上加工出一段与轴238同轴的光滑外元部分装在固定于支架236上的滑动轴承239中可以转动,而最外端的螺纹部分旋有锁紧手柄237;当松开手柄237时斜撑杆233在操作力作用下可在滑套234中上下滑动同时234以轴238为中心做补偿转动,并使足位床框232上、下运动,达到所需角度时锁紧237即可,支架236固定在床架12的适当位置,为保证当足位床框232随大腿位床框220升至极限位置DE时,使助力拉簧235保持对斜撑杆向上有效的拉力;助力拉簧235一端的拉勾与斜撑杆233下端勾接而另一端的拉勾与滑套234的实体部分拉接从而使斜撑杆233经常受一向上的轴向力,此力大小与足位床框和床垫的总重量形成的下垂力大至相当,这样当松开索紧手柄237调正足位角度时,不仅可以防止足位床框232因自重突然落下,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护理人员使232升起时的操作力。背位床框215的升降运动是由以下各零件组合成的驱动机构2并辅以操作力来实现的;可控式气弹簧22(可从市场上买到)配置在床架12侧面,其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在床架12顶端的支架23铰接,另一端用螺母27、28,固定一个连板210,该连板通过销轴211与背位床框215上的铒座212铰接;另外,一个杠杆218通过销轴219铰接在210上做为支点,该杠杆一端与伸入22内部的控制触头29接触,另一端通过拉线216与杠杆式控制手柄213相联系;213与固定在215上的支板214铰接。当握紧213时通过拉线216、杠杆218将触头29顶入22内部,使气弹簧22解除自锁,此时对215施加一向上的操作力,22即可将床框215顶起,达到所需仰角时,松开213、触头29恢复原位,22重新锁上,使背位床框215稳定在所需状态;以同样方式可使215稳定在0-75°的任何位置。因病人上身重量各不相同,为使操作力保持在3Kg,在与22对称的床架12另一侧配置一与233相同的斜撑杆25,其外面装有压簧24和压力调解螺母26,在压簧24下面依次装有与234、238、236作用相同的三个零件234′,238′和236′,只是没有锁紧手柄237;压簧24使25经常受一向上的力作用在215上,这个力与气弹簧22产生的上升力之和与215的总重力(包括病人上身重量,床垫重量)大体相当,从而保证了操作轻便,而大腿位床框226只由气弹簧229驱动(不要弹性斜撑杆辅助),其控制原理和结构与上述背位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制动脚轮(11),床架(12),三折式床框组件(7),驱动机构(2),便盆输送机构(3),弹性床垫(6),护栏部件(4),和折叠式台面(5),其特征是:a. 所述三折式床框组件(7)其臀位床框(221)固定在床架(12)顶 部并与大腿位床框(226)铰接于枢轴(223),与背位床框(215)铰接于枢轴(220),其铰接中心略高出床框顶面,而大腿位床框(226)又与足位床框(232)铰接于枢轴(228),臀位床框(221)和大腿位床框(226)在其铰接部位开有局部便孔(243)、(242)并合成一个完整便孔,便孔盖(224)置于便孔中,与周围床垫(222)、(240)齐平,并与下面的便盆输送机构(3)相连系,b. 所述便盆输送机构(3)横向配置在床架(12)上部紧靠臀位一侧,c. 所述驱动机构 (2)其可控气弹簧(22)和(229)配置在床架(12)侧上部同一垂直面内,背位斜撑杆(25)配置在床架(12)另一侧与(22)对称,两根相同的足位斜撑杆(233)其一端与(232)铰接于各自的枢轴(244),其光滑外元分别扦入各自的滑套(234),两滑套与轴(238)对称连成一体,每个滑套上加工出一段与轴(238)同轴的光滑外元部分装在固定于支架(236)上的滑动轴承(239)中可以转动,光滑外元部分外端有螺纹旋有锁紧手柄(237),拉簧(235)一端勾接在(233)的自由端,另一端与滑套(234)的实体部分勾接,d. 所述折叠台面(5)由两块相同台面板(51)、(52)通过四扭簧铰链连接而成,(51)、(52)两边固定有弹性卡件(53),并有限位槽(513),e. 所述护栏部件(4)上装有限位环(410 )和输液架(42),输液架(42)有四处安装位置供选择。...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制动脚轮(11),床架(12),三折式床框组件(7),驱动机构(2),便盆输送机构(3),弹性床垫(6),护栏部件(4),和折叠式台面(5),其特征是a.所述三折式床框组件(7)其臀位床框(221)固定在床架(12)顶部并与大腿位床框(226)铰接于枢轴(223),与背位床框(215)铰接于枢轴(220),其铰接中心略高出床框顶面,而大腿位床框(226)又与足位床框(232)铰接于枢轴(228),臀位床框(221)和大腿位床框(226)在其铰接部位开有局部便孔(243)、(242)并合成一个完整便孔,便孔盖(224)置于便孔中,与周围床垫(222)、(240)齐平,并与下面的便盆输送机构(3)相连系,b.所述便盆输送机构(3)横向配置在床架(12)上部紧靠臀位一侧,c.所述驱动机构(2)其可控气弹簧(22)和(229)配置在床架(12)侧上部同一垂直面内,背位斜撑杆(25)配置在床架(12)另一侧与(22)对称,两根相同的足位斜撑杆(233)其一端与(232)铰接于各自的枢轴(244),其光滑外元分别扦入各自的滑套(234),两滑套与轴(238)对称连成一体,每个滑套上加工出一段与轴(238)同轴的光滑外元部分装在固定于支架(236)上的滑动轴承(239)中可以转动,光滑外元部分外端有螺纹旋有锁紧手柄(237),拉簧(235)一端勾接在(233)的自由端,另一端与滑套(234)的实体部分勾接,d.所述折叠台面(5)由两块相同台面板(51)、(52)通过四扭簧铰链连接而成,(51)、(52)两边固定有弹性卡件(53),并有限位槽(513),e.所述护栏部件(4)上装有限位环(410)和输液架(42),输液架(42)有四处安装位置供选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床,其特征是驱动背位床框(215)的气弹簧 (22)其一端通过销轴(21)与固定在床架(12)顶部的支架(23)铰接,另一端用螺母(27)、(28)固定一个连板(210),该连板(210)通过销轴(211)与背位床框(215)上的耳座(212)铰接,一个杠杆比为21的杠杆(218)通过销轴(219)铰接在(210)上做为支点,(218)一端与伸入(22)内部的控制触头(29)接触,另一端通过穿入(215)空心管构件内部的拉线(216)与杠杆比为51的控制手柄(21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元
申请(专利权)人:张维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