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06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件,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上依次开有多个缺口,各缺口内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并在各缺口之上加设有与该杆元件拆卸连接的盖板,该盖板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形成了限位孔,同时,在该限位孔内放置有一移动轴,该移动轴的两端外露于限位孔,并通过各自的支臂与所述相邻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相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拆卸盖板,将移动轴方便地放入到滑槽中,并利用固定后的盖板将其限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装拆盖板,就可轻松地把移动轴放入或脱离滑槽,从而在实现相邻杆元件之间的拉伸、回缩的功能同时,还能达到装拆方便、易于维护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技术领城本技术涉及一种背部床板可以抬起或放下的电动床,具体指一种位于电动床的 背部床板和赝部床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床大多可通过作动器的驱动,使其背部床板按需作抬起或放下动作,以 改变使用者的体位或者达到起床时的辅助作用。同时,考虑到背部床板在抬起状态下, 让使用者的胸腹部较为舒适, 一般在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之间用可伸縮的连接结构来代 替传统的硬连接结构,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1271982C的《电动床和控制装置及其控 制方法》中就披露的这样一种背部弯曲部,该背部弯曲部包括数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 件,各杆元件之间的缝隙是可以变化的,即在杆元件的连接方向上,各杆元件之间可以 拉伸或回縮,以在杆元件的连接方向上实现平稳、持续地弯曲。而实现上述功能的背部 弯曲部,其相邻杆元件的对应侧面上通常设有卡扣式连接结构,也就是说,相邻杆元件 的对应侧面上分别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卡脚和卡槽。使用时,将各卡脚插入到 对应的卡槽中,使卡脚在卡槽中移动并可限位,从而使相邻杆元件可相对伸縮移动,实 现弯曲、变位,而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较为舒适的床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相 邻杆元件是通过卡扣式结构进行连接,因此,安装时, 一方面卡脚很难插入到卡槽中; 而一旦卡脚插入到卡槽中,又难以脱离,即拆卸工作较为吃力。且采用这样的卡扣式结 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又容易使卡脚发生磨损或断裂现象,因此,给维护工作带来 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现状,提供一种装拆方便、易 于维护的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 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件,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上 依次开有多个缺口,各缺口内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并在各缺口之上加设 有与该杆元件拆卸连接的盖板,该盖板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形成了限位孔,同时,在该限位孔内放置有一移动轴,该移动轴的两端外露于限位孔,并通过各自的支臂与所述相邻 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相连接。所述的滑槽可以是由突于缺口底面的较宽平坦凹入面形成。但为了减小移动轴的滑 动摩擦力,可以将滑槽的结构设计成以下方式,即在各缺口内设有两肋板,所述的滑槽 是由开设在各肋板上的下凹部所形成,以确保移动轴灵活地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盖板内侧面上还可以设有两挡板,各挡板 上具有与所述的下凹部相对应的上凹部,所述的限位孔由挡板的下凹部和肋板的上凹部 相互拼接而成,这样可防止移动轴在限位孔内上、下窜动,使限位孔起到更好的限位作 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各肋板侧面以与对应的各挡板侧面相接触为 佳,这样,当移动轴移动到限位孔的最外端时,在用力过猛的情况下,不至于让移动轴 从挡板与肋板的对接处滑出。非常实用的是,在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侧面上还可以设有榫眼,而各相邻杆元 件的另一杆元件上设有松动地插入到对应榫眼中的榫头,这样使相邻的杆元件在相对运 动时,既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又可以根据榫头和榫眼的深度、斜度来调整弯曲时 的角度。与现有拔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可通过拆卸盖板,将移动轴方便地放入到滑槽中, 并可利用固定后的盖板将其限位,因此本技术只要装拆盖板,就可轻松地把移动轴 放入或脱离滑槽,从而在实现相邻杆元件之间的拉伸、回縮的功能同时,还能达到装拆 方便、易于维护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在电动床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圃1中连接结构的反面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相邻杆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4中将移动轴放入滑槽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该连接结构1位于电动床的背部床板2和腰部床板3之间,其 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件,最外侧的两个杆元件以常规方式分别与背部床板2、腰部床板3相周连。而各相邻杆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现以其中一例加以说明,请 参见图3和图4,该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4上依次沿杆元件的长度方向上布置着三个 缺口41,各缺口内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在本实施例中,各缺口内设有两 平行设置的肋板43,各肋板的上边沿设有下凹部44而形成所述的滑槽,并在各缺口之 上加设有盖板5,该盖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位于缺口内的安装柱45上,即可使该盖板 与该杆元件4之间实现拆卸连接。这样当盖板5覆盖在缺口 41时,其与滑槽之间就形 成了限位孔7。在这里,为了使形成后的限位孔大小、位置适中,在盖板内侧面上设有 两平行布置的挡板51,各挡板下边沿上具有与下凹部相对应的上凹部52,限位孔由该 挡板的下凹部和肋板的上凹部相互拼接而成。同时在该限位孔内放置有一移动轴61,该 移动轴的两端外露于限位孔7,并通过各自的支臂62与相邻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6相连 接,请参见图5和图6。为了能使移动轴51可靠地限位在限位孔7中,在这里,将各肋板侧面与对应的各 挡板侧面相接触(如图4所示)。同时在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4侧面上设有榫眼42, 而各相邻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6上设有松动地插入到对应榫眼中的榫头63,这样在相邻 杆元件相互移动、变位时,榫头63在对应的榫眼42中移动,以调节弯曲时的角度。安装时,将移动轴61放置在滑槽中,盖上盖板5,然后通过螺栓将盖板固定在杆 元件4上,使盖板下方的挡板51侧面与对应的肋板43侧面相接触,并形成限位孔7, 这样移动轴61就可在限位孔中沿电动床的长度方向移动,并被限位孔7两端边沿所限 位,使相邻杆元件首尾顺接,以使床底部可弯曲。而一旦需要更换其中的杆元件时,只 要旋松相应盖板上的螺栓,使盖板5脱离缺口,便可将移动轴61从滑槽中移走,最终 使相邻杆元件相互脱离,而实现方便维护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件,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4)上依次开有多个缺口(41),各缺口内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并在各缺口之上加设有与该杆元件(4)拆卸连接的盖板(5),该盖板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形成了限位孔(7),同时,在该限位孔内放置有一移动轴(61),该移动轴的两端外露于限位孔(7),并通过各自的支臂(62)与所述相邻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排放的杆元件,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杆元件的一杆元件(4)上依次开有多个缺口(41),各缺口内设有沿电动床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并在各缺口之上加设有与该杆元件(4)拆卸连接的盖板(5),该盖板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形成了限位孔(7),同时,在该限位孔内放置有一移动轴(61),该移动轴的两端外露于限位孔(7),并通过各自的支臂(62)与所述相邻杆元件的另一杆元件(6)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床背部床板和腰部床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缺口(41)内设有两肋板(43),所述的滑槽是由开设在各肋板上的下凹部(44)所形 成。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华瑞理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