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2818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装置,包括一USB接头底座以及一电路板,该USB接头底座的一端部形成一开口,而其一表面凹设有多数个沟槽,各沟槽中皆固定有一接脚,该电路板呈凸字型,包括一窄部以及一宽部,该窄部的一表面设有多数个与所述接脚对应的接点,且该窄部穿入该开口,以使所述接点与USB接头底座的所述接脚的端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接脚设置于USB接头底座中,而不突出于外,让呈凸字型电路板的窄部伸入USB接头底座中以与所述接脚接触而形成电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该USB接头底座中的空间,借此可缩小USB装置整体的体积,提高该USB装置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缩小的体积的USB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般简称为USB)热拔插的方 便性以及迅速的传输速率,因此已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接口,供计算机 主机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也可应用于如读卡机、闪存装置、无线网卡等电子 装置上。现有的USB装置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技术申请第96129181号的专利案,其包 括一USB接头底座以及一电路板,该USB接头底座呈矩形, 一端部穿设有多数 个穿孔,而该USB接头设有多数个接脚,各接脚的一端自对应的穿孔延伸而出, 使得该USB接头底座形成有穿孔的端部突出有多数个接脚,而该电路板为一矩 形板体,其与该USB接头底座相邻,且其于一端部的位置形成多数个对应于该 USB接头底座的接脚的接点,且各接点与对应的接脚接触。前述现有的USB装置,其内部各接脚的一端皆突出于该USB接头底座的一 端部,再将该电路板的接点与接脚接触,然而,现今电子产品强调轻薄短小, 现有的USB装置必须符合这种趋势,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将现有 USB装置的体积再縮小,则是目前相关产业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縮小的体积的USB装置,以增进市场 竞争力。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SB装置,包括 一 USB接头底座,其一端部形成有一开口 ,而其一表面凹设有多数个沟槽, 各沟槽中皆固定有一接脚;一电路板,其呈凸字型,包括一窄部以及一宽部,该窄部的一表面设有多 数个与所述接脚对应的接点,且该窄部穿入该USB接头底座的开口,以使所述 接点与USB接头底座的所述接脚的端部接触。上述的USB装置,其中,该USB接头底座呈阶梯状,包括一封闭端以及一 开放端,该开放端的高度大于该封闭端的高度,该电路板的窄部容纳于该USB 接头底座的开放端中。上述的USB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机壳,其包括一主壳体以及该USB接头 底座,该主壳体的一端形成具有一槽口的容纳槽,而该USB接头底座的开放端 的高度及宽度皆小于该主壳体,该USB接头底座的开口连通于该容纳槽,该电 路板的宽部设置于该主壳体内。上述的USB装置,其中,该USB接头底座与该主壳体一体成形。 上述的USB装置,其中,该机壳还包括一封盖,其封闭该壳体的槽口。 上述的USB装置,其中,该主壳体为可拆式的,包括能相互对合的一下壳 体及一上片体,该下壳体呈矩形,具有开放的顶部以及封闭的底部,其一端面 自顶部朝底部凹设有一 U字型缺口 ,该缺口近下壳体内侧又深入凹设有一下卡 槽,而该上片体对应于该下壳体的形状,其底部形成有对应且对合于该下壳体 的下卡槽的一上卡槽,该USB接头底座的开放端的外周缘凸设有对应且卡合于 该上卡槽及下卡槽的凸缘,以固定该USB接头底座以及该主壳体。上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的另一端面自顶部朝底部凹设有 一卡合凹槽,二侧边的内表面各凹设有一结合槽,该上片体的底部凸设有对应 且对合于该卡合凹槽的一卡合板,且该上片体底部的两侧各凸设有对应该结合 槽且与其相互卡合的一卡钩,以使该上片体与下壳体相互结合。上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头外壳,其呈矩形框体,包覆于该USB接头底座的外侧。上述的USB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上还设有多数个电子元件。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USB装置,其至少包括一主壳体,其第一端具有一USB接头底座,且该USB接头底座的一侧设有 多数个接脚;一电路板,具有多数个电子元件,其一端设有多数个接点;该电路板由该 USB接头底座的一开口插置,该多数个接脚对应地与该多数个接点相接;其中 该主壳体与该USB接头底座之中,分别容置有所述电子元件。由于目前容纳USB接头底座的插座皆为统一规格,因此该USB接头底座的 长度为固定,而本技术则将接脚设置于USB接头底座中,而不突出于外, 让呈凸字型电路板的窄部伸入USB接头底座中以与所述接脚接触,而形成电连 接,由于本技术充分利用该USB接头底座中的空间,故可縮小USB装置整 体的体积,因此能够符合目前市场对于电子装置的要求,进而提高该USB装置 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机壳 11主壳体111槽口 112容纳槽12 USB接头底座 121封闭端122开放端 123沟槽124接脚125开n13凸缘14下壳体HI缺口142下卡槽143卡合凹槽144结合槽15上片体151上卡槽152卡合板153卡钩20电路板21窄部22宽部23接点2425电子元件30封盖40接头外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USB装置,包括但不局限应用于一 微型读卡机、 一无线信号接收器、 一无线网卡、 一随身碟…等等;其主要包括 一USB接头底座12以及一电路板20,而于本实施例中,该USB装置包括一机壳10,其包括一主壳体11、与该主壳体11 一体成形的该USB接头底 座12以及一封盖30,该主壳体11的一端形成具有一槽口 111的容纳槽112, 而该USB接头底座12呈阶梯状,包括一封闭端121以及一开放端122,该开 放端122的高度大于该封闭端121的高度,且该开放端122的高度及宽度皆小 于该主壳体ll,以使该机壳10大致呈一凸字型,该USB接头底座12的开放 端122形成有一开口 125,该开口 125连通于该容纳槽112,而其顶部凹设有 多数个沟槽123,各沟槽123中皆设有一接脚124,在本实施例中该封闭端121 上凹设有四个沟槽123,且设有四个接脚124,该封盖30封闭该主壳体11一 端的槽口 111;该电路板20,其匹配于该机壳10的形状而呈一凸字型,其包括一容纳于 该USB接头底座12的开放端122中的窄部21以及容纳于该容纳槽112中的一宽部22,该窄部21的上表面设有多数个与所述接脚124对应的接点23,且该 窄部21穿入该开口 125,以使所述接点23与USB接头底座12的所述接脚124 的端部接触;一接头外壳40,其呈矩形框体,并包覆于该USB接头底座12的外侧。请参看图3所示,该USB装置的顶部尚设有多数个电子元件24、 25,体 积较小的电子元件24可设置于该电路板20近窄部21处,而体积较大之电子 元件25则可设置于该电路板20近宽部22处,以充分利用该USB装置的空间。请参看图l所示,本实施例组装完成后即成为图中所示的结构,本实用新 型的USB装置能够縮短接脚124的长度,又能让机壳10的主壳体11的长度縮 短,故能减少USB装置整体的体积,以达到目前对于电子装置轻薄短小的要求。请参看图4及图5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大致与上述实 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机壳包括一可拆式的主壳体以及与该主壳体结合的 该USB接头底座12:该主壳体包括一下壳体14以及一上片体15,该下壳体14呈矩形,其具 有开放的顶部、封闭的底部、二端面以及二侧边,而一端面自顶部朝底部凹设 有一U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装置包括: 一USB接头底座,其一端部形成有一开口,而其一表面凹设有多数个沟槽,各沟槽中皆固定有一接脚; 一电路板,其呈凸字型,包括一窄部以及一宽部,该窄部的一表面设有多数个与所述接脚对应的 接点,且该窄部穿入该开口,所述接点与USB接头底座的所述接脚的端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唯川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