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章信专利>正文

自动防褥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62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预防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自动防褥疮床,它是在床头上装有固定床排和活动床排两部分,在床板的下部装有电机、蜗杆、蜗轮、凸轮轴、凸轮、链轮等,在电机上装有延时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电机为动力,借助蜗轮、蜗杆、凸轮和延时控制器,自动控制活动床排上,下反复运动,使病人1/2着床部位交替悬空、交替支撑机体,减轻了机体局部持久性压力和潮湿因素,从而防止并发褥疮。(*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预防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自动防褥疮床。目前,用于预防褥疮的床,有充水床、气垫床、泥床、悬浮床、翻身床、按摩床、控温床、机械横向波浪床等。根据人体血液循环受阻并发褥疮的原理以及临床实践证明以上所说各种防褥床,有的机体透气散湿性差,有的变换机体着床部位太局限。难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防止效果差。而且有些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够有效地防止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压力因素、潮湿因素并发褥疮的自动防褥疮床。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将普通床的床板改为活动床排和固定床排间隔排列的两部分,以电机为动力,借助蜗轮、蜗杆、凸轮和延时控制器,自动控制活动床排上、下反复运动,使病人的二分之一着床部位交替悬空,交替支撑机体,以减轻机体局部持久性压力和潮湿因素,从而防止并发褥疮。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B-B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A-A线的剖视图4是延时控制器线路图。自动防褥疮床主要是由床头〔1、2〕、固定在床头〔1、2〕上的床板〔3〕、固定在床板〔3〕下部的由电机〔6〕、带轮〔7、9〕、蜗杆〔11〕、蜗轮〔14〕、凸轮〔20〕、链轮〔21〕组成的传动系统以及安装在床板〔3〕下部的由时间继电器〔34〕和行程开关〔35、36〕等组成的延时控制器 〔32〕构成。床板〔3〕为固定床排〔26〕和活动床排〔27〕间隔排列的两部分。固定床排〔26〕固定在床头〔1、2〕上,在活动床排〔27〕下部装有滚轮轴〔29〕和滚轮〔28〕,活动床排〔27〕通过滚轮〔28〕支撑在凸轮〔20〕上。为了便于活动床排〔27〕向下运动,在活动床排〔27〕装有一拉簧〔30〕在床板〔3〕下部的床腿上,固定有支架〔4〕,通过螺钉〔5〕将电机〔6〕固定在支架〔4〕上。在床梆〔25〕的一端,固定有轴承支架〔13〕,轴承支架〔13〕上装有轴承〔12〕,通过轴承〔12〕装有蜗杆〔11〕,与蜗杆〔11〕相吻合装有蜗轮〔14〕,蜗轮轴〔15〕,在蜗轮轴〔15〕上装有轴套〔16〕、锁紧螺母〔17〕、平键〔18、19〕,第一凸轮轴〔31〕、凸轮〔20〕、链轮〔21〕、支架〔22〕。支架〔22〕通过螺钉〔23〕固定在床梆〔25〕上,在链轮〔21〕上装有链条〔24〕。在床梆〔25〕的另一端,装有第二凸轮轴〔38〕和链轮〔39〕,通过链条〔24〕,带动第二凸轮轴〔38〕转动,同时带动各凸轮〔20〕转动。延时控制器〔32〕安装在固定支架〔4〕上,它是由继电器〔33〕、时间继电器〔34〕、行程开关〔35、36〕、保险丝〔37〕组成。当接通电源时,电源经保险丝〔37〕接通控制回路,电源经行程开关〔35、36〕串连的常闭触点接通继电器〔33〕,吸合线圈,于是继电器〔33〕得电闭合,电机〔6〕运转,带动传动系统转动,使活动床排〔27〕上升或下降。当活动床排〔27〕上升或下降到极限时,由活动床排〔27〕上安装的连杆机构将行程开关〔35〕、或〔36〕常触点打开,继电器〔33〕失电,电机〔6〕停止转动。活动床排被定于上升或下降的极点处,同时,行程开关〔35〕或〔36〕常开点闭合,时间继电器〔34〕得电并延时,当予置时间到达时,时间继电器〔34〕的常闭点闭合,接通继电器〔33〕线圈,电机〔6〕运转,如此反复。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6〕转动,带轮〔7〕通过传动带〔8〕将动力传给带轮〔9〕,由平键〔10〕带动蜗杆〔11〕、蜗轮〔14〕旋转,蜗轮〔14〕旋转时,带动第一凸轮轴〔31〕旋转,同时通过链条〔24〕带动第二凸轮轴〔38〕旋转,设在第一、第二凸轮轴〔31〕〔38〕上的凸轮〔20〕通过滚轮〔28〕将活动床排〔27〕慢慢托起,当凸轮〔20〕转至最高点时,电机〔6〕在延时控制器〔32〕的控制下停止。延时控制器〔32〕延时至一定时间后,起动电机〔6〕,然后带动各传动件,使凸轮〔20〕降至最低点停止,等待下一工作循环。当凸轮〔20〕降至最高点时,活动床排〔27〕在最高位置将病员托起。当凸轮〔20〕降至最低点时,固定床排〔26〕将病人托起。活动床排〔27〕和固定床排〔26〕在固定时间内交替托起病员。这样,病人因体重而受压部位不断变换,借以达到血液流通不受阻力,有利于透气防潮湿,从而防止并发褥疮。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防褥疮床,它是由床头、床板构成,其特征是在床头上装有固定床排,在固定床排之间,相间装有活动床排,在床板下部一端安装有电机、蜗杆、蜗轮、蜗轮轴,在蜗轮轴上装有凸轮轴、凸轮、链轮在电机上接有延时控制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褥疮床,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床排〔27〕是通过安装在活动床排〔2〕下面的与凸轮〔20〕相对应的滚轮〔28〕滚轮轴〔29〕支撑的。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防褥疮床,其特征是在活动床排〔27〕与凸轮〔20〕之间装有一拉簧〔30〕。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预防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自动防褥疮床,它是在床头上装有固定床排和活动床排两部分,在床板的下部装有电机、蜗杆、蜗轮、凸轮轴、凸轮、链轮等,在电机上装有延时控制器。本技术以电机为动力,借助蜗轮、蜗杆、凸轮和延时控制器,自动控制活动床排上,下反复运动,使病人1/2着床部位交替悬空、交替支撑机体,减轻了机体局部持久性压力和潮湿因素,从而防止并发褥疮。文档编号A61G7/057GK2096986SQ9122148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崔章信 申请人:崔章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防褥疮床,它是由床头、床板构成,其特征是在床头〔1、2〕上装有固定床排〔26〕,在固定床排〔26〕之间,相间装有活动床排〔27〕,在床板〔3〕下部一端安装有电机〔6〕、蜗杆〔11〕、蜗轮〔14〕、蜗轮轴〔15〕,在蜗轮轴〔15〕上装有凸轮轴〔31〕、凸轮〔20〕、链轮〔21〕在电机〔6〕上接有延时控制器〔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章信
申请(专利权)人:崔章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