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延风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422 阅读:4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其特征在于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其主要优点是两个相互隔离的气道的进排气管各连接一个气源和放气阀,可以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躺在其上的病人获得交替的相对运动和类似按摩的运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局部血液不流通造成的褥疮等,也可以相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负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床垫类的垫子,特别涉及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目前,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特别是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病人的护理,仅仅是给其经常翻身,擦洗或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时给予按摩等,护理者的劳动强度较大。即使这样,也经常发生褥疮和诸如肌肉萎缩等不良问题。这是一个基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从护理的责任心等主观方面来强调和加强,以期达到解决护理的问题。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们为了改善上述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以期解决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上述不足,和减轻护理者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按照以下描述的结构实现的,该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其特征在于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使用时将两个气道分别交替充气和放气,在病人的体下,形成一个局部运动的环境。本技术的优点是两个气道分别交替充气和放气,在病人的体下,形成一个局部运动的环境。对病人的躯体各部位获得交替的相对运动和类似按摩的运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局部血液不流通造成的褥疮等,也可以相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负担。 以下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垫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视图,即垫子的左侧的气道充气和右侧的气道放气的结构表示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的B-B视图,即垫子的右侧气道充气和左侧的气道放气的结构表示示意图。在附图中的各序号为1、基垫,2、左气道,3、左进排气管,4、右气道,5、右进排气管。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使用。参照附图,该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基本的结构是具有一个大平面的基垫1,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为了说明方便,可以认为,垫子是橡胶材料或是基本不透气的尼龙、聚酯等化纤材料,最好在其外面再套一个棉布的罩,以使其更舒适。使用时,将左右进排气管3和5分别连接一个充气泵和放气阀,条件较好的可以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人工智能或程序控制的泵和阀。一般,可以使用简易的脚踏式的充气泵。例如,先将左气道2充气,保持一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然后将左侧的气道内的气体通过进排气管3排出,再把右侧的右气道4用充气泵充气,也保持一定的时间,如20分钟。如此反复进行,病人的体下可以获得交替的相对运动,刺激血液的循环,减少褥疮和肌肉萎缩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护理者的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其特征在于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其特征在于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其主要优点是两个相互隔离的气道的进排气管各连接一个气源和放气阀,可以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躺在其上的病人获得交替的相对运动和类似按摩的运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局部血液不流通造成的褥疮等,也可以相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负担。文档编号A61G7/057GK2308372SQ9722816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田延风, 董征, 纪洪广 申请人:田延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垫子,其特征在于在平的基垫1的内部有相互隔离的左气道2和右气道4,左气道2与左进排气管3连通,右气道4与右进排气管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延风董征纪洪广
申请(专利权)人:田延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