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成龙专利>正文

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433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战部队战时使用的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该手术台由可定位上、下箱体1、2构成支撑体,在上箱体1顶设活动连接的头板5、背板4、坐板3、腿板8、臂板7,两侧固定手术灯12、输液架13、托盘架15等组合,下箱体2内设检测仪器、手术器械、配电盘,底设脚轮31,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独特、手术功能齐全、操作使用简便、整体定位可靠、展开、撤收迅速,保证运输安全,是野战部队理想的卫生装备,不仅适应战时,且可用于抢险救灾,演习训练及其它多种场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台,特别是涉及一种野战部队在野外作战时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或手术所使用的手术合。部队在野外作战以及演习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受伤,严重时将危及生命。为了战地及时救护伤员,保持部队战斗力,做好伤员的抢救和适时实行手术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已有的手术台体大笨重,根本不适应战时需要。临时采取多个箱体与床面拼凑的简易手术台其手术所需设备器材还需单独携行。这样一来,不仅增加救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给救护所的快速建立与撤收、设备器材的管理使用以及综合救治都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野战条件下进行综合救治并能使救护所快速建立与撤收,便于携带,方便战时使用的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本技术的方案如下所述该技术包括多功能监护除颤器、急救呼吸机,急救吸引器,氧气瓶,血压汁,手术灯,输液架,托盘架,隔离架,配电盘,滑道,万向脚轮,手摇传动机构和定位螺栓,通过可定位的上、下两箱体构成的手术台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上箱体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头板、背板、坐板、腿板、臂板及两侧滑道上固定的手术灯,输液架、托盘架、隔离架组合起来实现的。其上箱体为中空式结构,顶部活动连接头板、背板和坐板,四角设担架定位支座,其内对应背板处设有手摇传动机构,将头、背两板升降,在靠坐板端部的箱体两端对应设置由端部为一轴套的固定板及该板上的定位螺栓组成的支臂,并经该支臂连接固定两腿板,该上箱体的两侧还设有滑道。其下箱体内设数个间隔和至少一个抽屉,间隔内分别固定多功能监护除颤器,急救呼吸机、急救吸引器,氧气瓶、血压计等常规检测仪器、手术器械和配电盘,且底板均为抽拉式结构,箱体外部的柜门和侧板均采取活动连接或可拆式结构,收放自如。另在对应上箱体头板下的侧板的内壁上设有可伸缩支腿以及固定在箱体底部带有锁紧机构的万向脚轮。其头板与腿板的底面上设有外套弹簧的拉杆和与拉杆端部对应的棘齿构成的手动调节机构,且腿板一端设有短轴,直接插入上箱体所设支臂的轴套内。本技术具有下述主要优点1、将箱体、柜门、活动侧板等构成的手术台与医疗器械统筹一体,巧妙结合,构思新颖独特,方便运输使用,适宜战时战备需要。2、下箱体柜门与侧板采取活动连接或可拆式结构且各锁通用一匙,展开后配以支架可组成各种操作台和工作凳,使附属设备配套齐全,手术功能齐备,不仅充分体现一物多用,而且使操作简单快捷,能有效提高手术室展开、撤收速度,将为野战急救和手术提供可靠保障。3、上箱体四角设有担架定位支座,可根据需要将GJB831-90通用担架定位于台面之上,直接实施急救和手术作业。4、上、下箱体采用插接结构,底部设带锁紧机构的万向脚轮,使整体定位可靠,方便行走运输,以满足野战救护所救护范围手术定位要求。5、由于采取了手摇传动机构带动的背、头两板,短轴连接的腿板、臂板,加之腿板和头板底部的调节机构的有机结合,可适应各种疾病及全身各部位的急救与手术。调整灵活简便,工作性能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依次为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5、图6分别为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的操作台,工作凳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6所示的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首先将上箱体1经底部沿周边设置的限位挡扣于下箱体2之上,构成该技术的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上箱体1为中空式,顶部活动连接坐板3、背板4、头板5。并由箱体1内设置的手摇传动机构6控制背、头板4、5的升与降。在靠坐板3侧的箱体1两端对应设有支臂7,该支臂7由端部为一轴套的固定板与该板上的定位螺栓组成。将腿板8底部对应所设的短轴插入支臂7的轴套内,可调整腿板8左右方向位置并由定位螺栓加以固定。在腿板8与头板5的底部设置了外套弹簧的拉杆和拉杆端部对应的棘齿组成的调节机构9来调节腿板8、头板5上、下位置的倾斜高度以适应腿、头各部位的手术与急救。在箱体1顶部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担架定位支座10与GJB831-90型通用担架相匹配。将担架置于台面上可直接实施急救和手术作业。在上箱体1两侧还分别设有滑道11,在滑道11上有沿床面纵向、垂直方向灵活定位的手术灯12、输液架13、隔离架14、托盘架15和臂板16。撤收时,滑道11上卡固的所述器械12-14以及另做操作台及工作凳的金属伸缩支架一并置于上箱体1内。作为支撑体的下箱体2内设有数个间隔(如图1、图4,该间隔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数量以及大小),间隔内固定多功能监护除颤器17,急救呼吸机18,手持急救吸引器19、血压汁20、氧气瓶21、敷料器械包22、手术器械包23、配电盘24(如图3)和底层的抽屉25,该抽屉25内盛装麻醉急救药品药具。间隔内设滑道以便抽拉并可防潮防震。箱体2前部的柜门采取上掀式活动连接,上掀后直接插入箱体2内。且靠上箱体1头板5侧的侧板上掀后与内壁上的伸缩支腿组成麻醉台26,而对应侧的侧板27和后板28、29、30为可拆式,与伸缩支腿分别组成手术器械台,护士巡回台和工作凳。各柜门及侧板均配锁,各锁通用一匙。在箱体1底部配置4个设有卡簧的万向脚轮31兼顾推行和定位双重功能。本技术使用时呈全敞开状态,手术功能齐全,便于操作,且展收迅速。它是乞今为止,野战部队对外作战、抢险救灾、演习训练等野外急救手术中最为理想的卫生装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包括多功能监护除颤器(17)、急救呼吸机(18)、急救吸引器(19)、氧气瓶(21)、血压计(20)、手术灯(12)、输液架(13)、托盘架(15)、隔离架(14)、滑道(11)、配电盘(24)、万向脚轮(31)、手摇传动机构(6)和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由可定位的上、下两箱体(1)、(2)构成手术台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上箱体(1)顶部设活动连接的头板(5)、背板(4)、坐板(3)、腿板(8)、臂板(7),两侧滑道(11)上固定手术灯(12)、输液架(13)、托盘架(15)和隔离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综合急救手术台,其特征在于上箱体(1)为中空式结构,顶部活动连接头板(5)、背板(4)和坐板(3)、四角设担架定位支座(10),其内对应背板(4)处设置手摇传动机构(6)将头、背两板(5)、(4)升降,靠坐板(3)端部的箱体(1)两端对应设有端部为一轴套的固定板及该板上的定位螺栓组成的支臂(7),经支臂(7)连接固定两腿板(8),该上箱体(1)的两侧还没有滑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其特征在于下箱体(2)内设数个间隔和至少一个抽屉(25),间隔内分别固定多功能监护除颤器(17)等常规检测仪器、手术器械和配电盘(24),且间隔底部均设有滑道以便抽拉,箱体(2)外部的柜门和侧板均采取活动连接或可拆式结构,另在对应上箱体(1)头板(5)下的侧板的内壁上设置可伸缩支腿和箱体(1)底部带有锁紧机构的万向脚轮(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其特征在于头板(5)与腿板(8)的底面上设有外套弹簧的拉杆和与拉杆端部对应的棘齿构成的手动调节机构(9),且腿板(8)一端设有短轴直接插入上箱体(1)所设支臂(7)的轴套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战部队战时使用的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该手术台由可定位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综合急救手术台,包括多功能监护除颤器(17)、急救呼吸机(18)、急救吸引器(19)、氧气瓶(21)、血压计(20)、手术灯(12)、输液架(13)、托盘架(15)、隔离架(14)、滑道(11)、配电盘(24)、万向脚轮(31)、手摇传动机构(6)和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由可定位的上、下两箱体(1)、(2)构成手术台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上箱体(1)顶部设活动连接的头板(5)、背板(4)、坐板(3)、腿板(8)、臂板(7),两侧滑道(11)上固定手术灯(12)、输液架(13)、托盘架(15)和隔离架(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龙祁建城吴丽华徐新喜陈德瑞王本慧
申请(专利权)人:马成龙王本慧祁建城吴丽华徐新喜陈德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