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和平专利>正文

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3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包括喷药机、输药管、水平管和若干根竖直管,所有竖直管均与水平管相通,水平管与喷药机之间由软质输药管相连,在竖直管的下段设微喷孔,微喷孔距水平管的距离为25厘米~40厘米,竖直管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两相邻竖直管之间的间隔为30厘米。由于在采用水平管上等距离地设有多根竖直管,在竖直管下段的下端面上及侧面开设了若干个微喷孔,这样的喷药器具对于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能很好的发挥药效,它既能有效杀灭病虫害,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稻谷中的农药残留,为生产绿色优质大米提供技术条件。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rice medicine

A device for spraying rice with drugs, including spraying machine, conveying tube, horizontal tube and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tubes, all vertical tube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horizontal pipe between the horizontal tube and spraying machine by soft pipes connected in a vertical tube under section set up micro spray hole, micro spray hole horizontal tube the distance is 25 cm to 40 cm, vertical tube height of 40 cm to 50 cm,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adjacent vertical pipe is 30 cm. The equal distance in the horizonta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tubes, in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lower section vertical tube on the side and opened a number of micro spray hole spraying apparatus, such as lower control of rice planthopper and rice sheath blight and other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can play a very good effect, it can effectively kill pests, and to minimize the pesticide residues in rice and provide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green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喷药器具,专指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的喷药器具。
技术介绍
在水稻的一生中,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始终威胁着水稻的生长,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水稻进入抽穗灌浆成熟期,田间郁蔽,这一时期也是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的高发时期,若不对之进行有效防治,将会大幅度降低水稻产量,严重的可能导致颗粒无收。目前的防治方法是采取一定浓度的大剂量药水泼浇或用机动喷雾器进行喷射,药液大部分从稻穗及上层叶片滴落到田中,只有少量的药液能沿稻穗、上层稻叶流到稻棵的中下部,不仅防治效果不佳,农药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加重农药对环境污染,同时增加了稻谷中农药残留量。如何解决好病虫害防治与降低稻谷中的农药残留量这对矛盾,是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最为关切的技术难题,也是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水稻抽穗后病虫害的喷药器具,它能大幅度提高水稻中下部位病虫害的防止效果,尤其水稻抽穗后使用本器具,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保证稻穗上不沾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稻谷中的农药残留量,为生产绿色优质大米提供技术条件。-->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喷药机、软质输药管、水平管和若干根竖直管,所有竖直管均与水平管相通,水平管与喷药机之间由软质输药管相连,在竖直管的下段设微喷孔,微喷孔距水平管的距离为25厘米~40厘米,竖直管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两相邻竖直管之间的间隔为30厘米。在竖直管的下端设有微喷孔。在竖直管的下段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微喷孔。在竖直管的下端和下段均设有微喷孔。所述微喷孔的直径为0.05毫米~0.5毫米。本专利技术只要一个人就能独立使用,水平管的长度为1.5米~4.0米,操作人员在田头将喷药机加压后背在背上,双手握持水平管,向前走,喷药机中的药液就不断地通过软质输液管输入水平管中,再从各竖直管上的微喷孔中喷出,雾点直接喷射到稻颗基部,提高了防治效果。由于在采用水平管上等距离地设有多根竖直管,在竖直管下段的下端面上及侧面开设了若干个微喷孔,这样的喷药器具对于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水稻抽穗后期的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中下部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有效,它既能有效杀灭病虫害,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稻谷中的农药残留,为生产绿色优质大米提供技术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放大图;图中:1-喷药机;2-软质输药管;3-水平管;4-竖直管;5-微喷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如附图1、图2所示,它由喷药机1、输药管2、水平管3和六根竖直管4,所有竖直管4均与水平管3相通,水平管3与喷药机1之间由软质输药管2相连,在竖直管4的下段的侧面设微喷孔5,微喷孔5距水平管3的距离为30厘米,竖直管4的高度为50厘米,两相邻竖直管4之间的间隔为30厘米,在竖直管4的下端面也设有微喷孔,微喷孔5的直径为0.1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有多种,仅在竖直管的下端面开设微喷孔;仅在竖直管下段的侧面上开设微喷孔都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两种实施例,且微喷孔的直径大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0.05毫米~0.5毫米任意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喷药机(1)、软质输药管(2)、水平管(3)和若干根竖直管(4),所有竖直管(4)均与水平管(3)相通,水平管(3)与喷药机(1)之间由软质输药管(2)相连,在竖直管(4)的下段设微喷孔(5),微喷孔(5)开设位置距水平管(3)的距离为25厘米~40厘米,竖直管(4)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且两相邻竖直管(4)之间的间隔为3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穗不沾药的喷药器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喷药机(1)、软质输药管(2)、水平管(3)和若干根竖直管(4),所有竖直管(4)均与水平管(3)相通,水平管(3)与喷药机(1)之间由软质输药管(2)相连,在竖直管(4)的下段设微喷孔(5),微喷孔(5)开设位置距水平管(3)的距离为25厘米~40厘米,竖直管(4)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且两相邻竖直管(4)之间的间隔为30厘米。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朱和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