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玉德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07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由床身、框架、动力箱组成,床身包括床头、床尾、床架和床支撑,其特征在于:框架分为翻身框架和起背框架,翻身框架镶嵌在床架内,翻身框架的两端通过中心轴与床架横梁和床头横梁连接,翻身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起背框架通过在起背框架一端的连接轴镶嵌在翻身框架内,起背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另一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另一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在医院和家庭中的护理床多为手摇式。申请号01242570.2公布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它有床架,在床架上安装起身机构、曲腿机构和左、右侧身机构以及设置床板,床板由左、右侧身架、起身架、座架和曲腿架组成,起身架、座架和曲腿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起身机构、曲腿机构的螺杆与螺母配合构成一对螺旋副,分别与起身架和曲腿架连接;左、右侧身机构通过传动轴分别与为四连杆机构的升降架之连接杆连接,升降架之连接杆与升降杆连接,升降杆分别连接并支撑左、右侧身架。该结构承接病人起身、曲腿、左右侧身的全部重量,结构负载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由床身、框架、动力箱组成,床身包括床头、床尾、床架和床支撑,框架分为翻身框架和起背框架,翻身框架镶嵌在床架内,翻身框架的两端通过中心轴与床架横梁和床头横梁连接,翻身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起背框架通过在起背框架一端的连接轴镶嵌在翻身框架内,起背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另一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另一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动力箱通过支撑与床架连接。翻身动作的完成由动力箱的电机旋转推动蜗轮蜗杆和推杆,将连接在推杆上的横梁顶起,翻身框架以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转动,起背动作的完成由动力箱的电机旋转推动蜗轮蜗杆和推杆,将连接在推杆上的翻身框架横梁顶起,起背框架以在起背框架一端的连接轴为旋转中心转动,将连接在推杆上的起背框架横梁顶起。本技术的优点是翻身框架将人体重量集中到两头中心轴上实现整体翻转,起背翻采用上身和臀部自重平衡杠杆式,克服了现有技术挤压式侧翻的不足,支撑重量降低了50%强。当起背框架平行上下升降是可起到抻腰强身的作用,可节省护理员,减轻护理和家庭负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由床身、框架、动力箱组成,床身包括床头2、床尾1、床架3和床支撑13,框架分为翻身框架4和起背框架5,翻身框架4镶嵌在床架3内,翻身框架4的两端通过中心轴10、11与床架横梁和床头横梁连接,翻身框架4通过连接轴与动力箱6的推杆8连接,动力箱6由电机15连接蜗轮蜗杆14和推杆8组成,起背框架5通过在起背框架5一端的连接轴12镶嵌在翻身框架4内,起背框架5通过连接轴与另一动力箱7的推杆9连接,另一动力箱7由电机连接蜗轮蜗杆和推杆9组成,动力箱6、7通过支撑16、17与床架3连接。在床架3上安装4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动力箱的电机连接。实施例2,动力箱的动力机构由直线马达连接推杆。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由床身、框架、动力箱组成,床身包括床头、床尾、床架和床支撑,其特征在于框架分为翻身框架和起背框架,翻身框架镶嵌在床架内,翻身框架的两端通过中心轴与床架横梁和床头横梁连接,翻身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起背框架通过在起背框架一端的连接轴镶嵌在翻身框架内,起背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另一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另一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动力箱由电机连接蜗轮蜗杆和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动力箱的动力机构由直线马达连接推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己护理床由床身、框架、动力箱组成,框架分为翻身框架和起背框架,翻身框架镶嵌在床架内,翻身框架的两端通过中心轴与床架横梁和床头横梁连接,翻身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动力箱由电机连接推杆组成,起背框架通过在起背框架一端的连接轴镶嵌在翻身框架内,起背框架通过连接轴与另一动力箱的推杆连接,动力箱通过支撑与床架连接。优点是翻身框架将人体重量集中到两头中心轴上实现整体翻转,起背翻身采用上身和臀部自重平衡杠杆式,克服了现有技术挤压式侧翻的不足,支撑重量降低了50%。当起背框架平行上下升降是可起到抻腰强身的作用,可减轻护理和家庭负担,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经济实用。文档编号A61G7/00GK2661150SQ200320121729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贺玉德, 孙洪文, 贺兴农 申请人:贺玉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玉德孙洪文贺兴农
申请(专利权)人:贺玉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