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524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智能床体、智能床垫、输入单元、处理控制单元、输出单元、网络通讯单元和供电单元。输入单元包括各种传感器,用于采集相应信号传输给处理控制单元,经处理控制单元分析处理后给出指令给输出单元,从而执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动作。通过网络通讯单元将处理控制单元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的服务器中,实现数据储存和远程数据获取。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全方位对看护对象的生理状态进行非接触实时连续的监测,侦测身体状态异常、失禁状态、褥疮状态、睡眠状态、异常离床,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及时的自动调节和报警,以及紧急呼叫获得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功能床,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已接近两亿且有快速增长趋势,所以老人照护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人体衰老后,各种疾病发生率逐步提高,自理能力减退,容易发生各种异常事故。并且老年人在床上的时间会增加到四层以上。基于这一中国国情,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护理床,实时对老人的生理体征及异常时间进行连续监测并自动减轻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增强了老人自身的信心和尊严,同时有利于家庭和睦,发扬中国民族孝道的传统美德,减少老人疾病的突发率,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目前市场上床通常为电动功能床,功能非常有限,另外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按钮完成相应部位的姿态变化,无法实现基于特定应用情景或人员某种生理异常状态进行自动调节来减缓潜在事故的发生,或者只能改善用户的生活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功能床存在功能有限,以人工操作为主,缺乏多参数考察人体生理异常状态而进行自动调节功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护理床。本技术的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智能床体、输入单元、处理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供电单元,输入单元包括微机电传感器,处理控制单元包括处理控制器,输出单元包括驱动组件控制单元;微机电传感器和驱动组件控制单元均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供电单元与输入单元、处理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均分别电连接;驱动组件控制单元设置在智能床体上,智能床体包括相连的2段或以上可相对活动的部件。进一步地,输入单元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输出单元还包括加热通风单元;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通风单元均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加热通风单元包括出气孔。出气孔的数目为1~12个,当数目为4个及以上时,其排列方式是以阵列形式布置在智能床垫的中部。优选地,出气孔数目为4~6个,设置在智能床垫的中部,即人躺在上面时,靠近人体的臀部的位置区域。进一步地,输入单元还包括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进一步地,输入单元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进一步地,输入单元还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进一步地,输入单元还包括紧急呼叫按钮,紧急呼叫按钮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进一步地,处理控制单元还包括声音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声光输出元件,声音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声光输出元件均分别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智能护理床还包括智能床垫,智能床垫设置在智能床体上,微机电传感器设置在智能床垫上。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智能护理床还包括网络通讯单元和服务器;网络通信单元与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与供电单元电连接,与服务器无线连接。网络通讯单元为WIFI、3G、GPRS和/或4G模块,用于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送到服务器。一般服务器为远程服务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系统实现全智能闭环控制,内置多种智能模式,实现事件异常侦测和自动改善结果的全闭环处理,如失禁后自动通风干燥,剧烈咳嗽时自动调整体位,褥疮患者自动翻身等。2)非接触式生理体征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如呼吸率和心率的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人工测量,或者穿戴式方法测量导致的数据采集无法连续,或者被测量人员不配合的情形。3)专门设计的传感器布局,确保侦测的稳定有效性。4)采用了多种复合传感,如声音、体位、环境状态、失禁状态以及呼吸、心率参数等,确保了异常侦测的准确性及全面性。5)具有远程数据终端警示,信息获取方便及时不遗漏。系统内置网络通讯单元,完成现场数据向指定服务器及时的数据传送。本技术的智能护理床相当于一种全智能关爱床,可以实现生理体征的连续非接触测量,监测人员的睡眠质量、生理异常、异常离床、失禁等异常事件,并自动启动相应机制对异常可能造成的伤害后果进行抑制或消除。采用本技术能有效全方位对人员的生理状态进行非接触实时连续的监测,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极大促进老人的身体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创建真正的和谐社会起到实质性的推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护理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护理床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一、装置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智能床体1、驱动组件控制单元2、处理控制单元3、智能床垫4、温湿度传感器5、加热通风单元6、微机电传感器7、紧急呼叫按钮8、气体传感器9、重量传感器、网络通讯单元、供电单元和服务器。智能床体1由多段可相对活动的部件连接而成,其支撑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这些活动部件包括活动床板。驱动组件控制单元2可以接受外部指令实现对智能床体1相应部件(如活动床板)进行控制,使得活动床板可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实现老人翻身、背部抬起和腿部抬起等动作。驱动组件控制单元2设置在智能床体1的床板下方。处理控制单元3设置在智能床体1的床尾栏杆上,其内有一处理控制器,对各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判断,并产生相应的输出。处理控制单元3内置有声音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声光输出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通讯单元被内置到处理控制单元3中,具有WIFI、3G、GPRS模块,用于将出现异常警示的数据传送到远程的服务器。智能床垫4放置在智能床体1的床板上,内置多组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5、微机电传感器7和气体传感器9。微机电传感器7布置在距离智能床垫4的床头端的50~60cm的区域,即一般人体躺着智能床垫4上时,其胸部正好靠近微机电传感器7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智能床垫4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了三个微机电传感器7,其中一个位于智能床垫4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另外两个分设在两边,三者间隔20~25cm。温湿度传感器5设置在智能床垫4长度方向距离床头端100~110cm的区域,即约人体躺在智能床垫4上的臀部的附近。气体传感器9设置在智能床垫4长度方向距离床头端70~130cm的区域,即约人体躺在智能床垫4上的背部到大腿的附近。各传感器和处理控制单元3用导线连接。加热通风单元6设置在距离智能床垫4长度方向的床头端的80~120cm的区域。加热通风单元6内置通气管道和加热单元,可以接受指令启动对工作区域进行加热、干燥和通风。通气管道与出气孔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距离智能床垫4长度方向的床头端的80~120cm的区域内均匀分布设置了六个出气孔,即在智能床垫4长度方向上分两排,两排间隔30~40cm。每排有三个并其中一个位于智能床垫4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另两个间隔20~25cm。紧急呼叫按钮8与处理控制单元3电连接触发紧急状态下的报警。在本实施方式中紧急呼叫按钮8设置在智能床垫4的床头。服务器是Web服务器,可以处理处理控制单元3传送的报警数据并将信息显示到手机终端或信息板等显示设备。本技术可以在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床体、输入单元、处理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微机电传感器,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处理控制器,所述输出单元包括驱动组件控制单元;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单元均与所述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输入单元、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均分别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智能床体上,所述智能床体包括相连的2段或以上可相对活动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床体、输入单元、处理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微机电传感器,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处理控制器,所述输出单元包括驱动组件控制单元;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单元均与所述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输入单元、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均分别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智能床体上,所述智能床体包括相连的2段或以上可相对活动的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输出单元还包括加热通风单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通风单元均与所述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还包括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处理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伟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