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林专利>正文

防护隔离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07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中的防护隔离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透明塑膜制成的隔离帐罩(1)及将帐罩撑开并定位在仰卧患者头及咽喉部上方的支架组合而成,帐罩(1)上设有操作孔(5)、器械进出口(6)、氧气输入管口(7)和排气口(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临床医用防护用品的新型设计,特别是运用来防止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做气管切开术时的交叉感染,例如用于危重“非典”病人或其他需要做气管切开的场合。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对呼吸困难,出现严重痰痛,呼吸困难、缺氧危重病人的应急措施,在切开气管并插入导气管的瞬间,会因冷空气直接进入气管的刺激性引发反射性呛咳,造成气管及肺内分泌物等喷射状外泄,造成对近距离操作医护人员感染。在抗击非典病人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的感染实例中这是主要的原因。即使是非传染性病人在做这类处理时,其喷射污物也造成很大面积的污染并给清洗、消毒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至今并无很好的工具和办法加以应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医护入员做气管切开术时用的防护用具以实现患者气管中的喷射物与近距离操作人员的彻底隔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是采取塑膜制成的防护隔离帐罩以及将其支撑开的支架组成。借助于支架使防护隔离帐能设置在患者仰卧位时的头部以及胫喉部的上方。帐底面上可以预设手术孔口(或不设空孔口在手术时由医生剪开一个孔口),该孔口与气管切开手术巾配合使用,位上气管被切开部位。防护的帐罩侧面设有医生的操作孔,和助理医生和护上的器械传递口。操作时医护人员手术手套在操作孔的套袖保护下伸手进入防护隔离帐罩内进行操作,在气管切开并插入导气管的瞬间,喷出物全部被滞留在帐罩内,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及防止污染环境。手术完成后,医生只需脱下防护手套即可避免感染,而帐罩为一次性用品,用完拆下支架将帐罩焚毁。为了配合对病人的护理,在帐罩上还设有氧气输入口和抽气口。应用时可输进消过毒的氧气和排去患者呼出的气体,需要时将输出的气体通过消毒处理可防止手术间医护人员受感染的机会,也可减少患者受其他交叉感染的机会。下面结合给出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一次性使用的用塑膜制成的防护帐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防护帐罩的半圆柱形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帐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代表塑膜制成的防护帐罩,2代表帐罩上与支架配合的支撑索套,3代表中间隔膜,3A代表胫侧空间,3B代表头侧空间,4代表胫侧空间的帐底面,4A代表手术操作孔(可使用剪开),5代表医生操作口,5A代表塑膜制成的操作套袖,6代表器械进出口,6A代表通器械软通道管,7代表进(氧)气管口,8代表排气管口,9代表头侧空间的裙边,10A为支撑型支杆(公),10B为调节型支撑杆(母),10C为管状调节丝,10D为连接支撑杆的软塑片,12为下支撑架上的定位套,13为支撑于病床上的底座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和临床护理上的需要,在设计上将整个帐罩1由中间隔膜3分成内部两个空间,头侧空间3B和胫侧空间3A,胫侧空间3A设有底面4,则形成胫侧空间3A一个独立并封闭隔离的空间。操作孔5和器械孔6就设在胫侧空间3A的帐罩侧面上。施行手术时胫侧空间3A的底面4上的手术口4A与气管切开的专用手术中相配合露出气管切开部位。这样,医生从操作口5伸双手进入胫侧空间3A操作,器械由助手或护士从器械孔6递入,在套袖5和软通道管6的保护下整个操作在胫侧独立空间3A中完成。从切开气管中喷出的污物被全部阻止在该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感染及污染的可能性。由于中间隔膜3的作用,患者自己本身也受到保护。头侧空间3B罩住患者头部,将裙边9压在患者枕头上可形成一个氧气帐。头侧空间3B的侧面上设有氧气输入管R7,氧气或过滤后的富氧气体从该管输入,再经设在帐上部的排气管口8抽出去,如果是传染病患者(如非典病人)排气管则通过消毒装置再排出气体,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实现隔离操作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图1所给出的是本技术帐罩设计的一个实施例,撑开后的帐罩整体呈长方形,在长方形的各个侧面交汇的棱边上设置有穿套支架的索套管2,应用时将支架的支撑杆(10A,10B)从中穿过,并借助管式调节丝(10D)将公、母配套的支杆相互连接并将帐罩撑开定形,在应用时定位在患者的头及胫咽喉部上方。图3所给出的是帐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支架结构是针对实施例1长方体结构而设计的。从图1可以得出明显的启示将帐罩撑开的支架应当由上下两种支架,上下支架结构中都包括支撑型和调节型支撑杆(10A,10B)两种,支撑型支杆(公)10A结构的特点是端部为台阶圆柱形,调节型支撑杆(母)10B的端部为内螺纹。两支杆可借助管状调节丝10C实现连接,用杆10B与调节丝10C可实现配合螺纹连接和长度调节。管状调节丝10C的另一端为空心管,它可与支撑杆(公)10A的台阶实现滑动配合。以上结构可实现对应连接。杆10A与杆10B借助连接软塑片10D组合在一起, 撑开时三杆成相互垂直关系,收拢时可合为一束的开合式结构。将支撑杆(公与母配套)穿过帐罩上的支撑索套2,再借助管状调节丝10C连在一起,形成借助调节丝10C轴向支撑力将帐罩撑开定形。在以上结构中,下支架整体与下支架相同,但下支架多了一个使用状态下垂直向下的套管12,该套管12可与底座支架13形成插接,借助底座支架13将整个帐罩设定在病床上。底座支架13可用金属钢丝弯成L型。附图2给出了防护帐罩的另一形体的设计实例。在这一实施例中帐罩撑起来呈半圆柱形,沿柱端面圆边沿线和柱面轴向上设置有支架索套,采用直线装或圆现状支撑杆的支架穿过索套,并将其撑开成半圆柱状;帐罩上也设有操作口、器械口、充气管和排气管,应用时设定在患者头、咽喉部上方。其他内部结构设计与长方体形帐罩相同。以上实施例在支架结构上有较大区别,该支架中包括有圆弧形支撑杆,所以整个支架分为上圆弧支架和下圆弧支架两种,每种支架中都包括支撑型(端部为阶梯圆柱)和调节型支杆(端部为内螺管)两类。两种支撑杆可采取管状调节丝10C的结构件进行连接支撑,每种支架均由软塑片组成的开合式机构将各个支撑杆连为一体,下圆弧支架上增设底座支架的套管,以定位底座支架并借助其将帐罩设定在病床上患者的头、胫上方。各支撑杆的形状数量与结构均参照帐罩上索套设置和几何形状对应设计。具体原则可参照实施例1。本技术设计可以采用一付支架与多个一次性帐罩配套应用,大大降低用户消费成本。从根本上杜绝患者与外界的交叉感染,是一种有实际价值的新型医用工具。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中的防护隔离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透明塑膜制成的隔离帐罩(1)及将帐罩撑开并定位在仰卧患者头及咽喉部上方的支架组合而成,帐罩(1)上设有操作孔(5)、器械进出口(6)、氧气输入管口(7)和排气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防护隔离帐,其特征在于隔离帐罩(1)内由中间隔膜(2)将其分为头侧空间(3B)和胫侧空间(3A)两部分,头侧空间(3B)无底面,有裙边(9),胫侧空间为有底面(4)组成独立隔离空间(3A),操作孔(5)和器械传递口(6)设置在胫侧空间(3A)的侧面上,并配有防护套袖(5A)和隔离套软通道管(6A),氧气管口(7)和排气管口(8)设在头侧空间(3B)的侧面和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防护隔离帐,其特征在于帐罩(1)撑开后呈长方形,在长方体的各面汇交棱边处设置有穿套支架支撑杆(10A、10B)的索套(2),应用时支架的支撑杆(10A,10B)从索套(2)中穿过,并借助管式调节丝(1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
申请(专利权)人:程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