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手机天线及天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7356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手机天线及天线模组, 包括一个馈电点和两个辐射体。第一辐射体呈狭长片状;第二辐射体一端与第 一辐射体一端相连并环绕第一辐射体,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留有缝隙构成第一 狭缝,平行于第一辐射体上边缘的上部与所述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平行于第 一辐射体下边缘的下部与所述下边缘构成第三狭缝;所述上部向后折弯,该上 部远离第二辐射体自由端部分窄于该第二辐射体的其他部分;馈电点与第一辐 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相连,贴于天线支架下表面,与手机主板上的射频RF信号 馈电点相连,所述RF信号馈电点和所述手机主板上的直流地间连接一电感。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保持天线效率的同时减小天线实际占用的空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机天线技术,特别涉及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 片、手机天线及天线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主要有平面形状(PIFA )天线和单极(Monopole ) 天线两种。随着近年来手机逐渐向小型化和超薄化方向发展,手机天线的空 间也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其中的PIFA双频天线需要的空间不小于600x7mm3 , Monopole天线所需要的体积比PIFA双频天线所需要的体积小得多,然而在 距离Monopole天线体7mm以内的空间内不能放置金属部件,否则会影响天 线效率,这一空间称为Monopole天线的净空区。由于Monopole天线需要 较大的净空区,因此,Monopole天线实际占用的空间较大,限制了手机的 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手机天 线及天线模组,能够在保证手机天线效率的同时减小Monopole天线实际占 用的空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该辐射片包括 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馈电点; 第一辐射体,呈一狭长的片状;第一辐射体的一端垂直于该第一辐射体的上边缘在该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 内向上依次延伸出第 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馈电点与第二连接部直接相连; 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延伸出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沿与第一辐6射体的下边缘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内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辐射 面,再在该平面内向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平行于第一 辐射体的下边缘延伸出第二段辐射面,再在该平面内向上拐一直角并延伸直 至越过第一辐射体的自由端,形成第三段辐射面,再背离第一辐射体延伸出 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四段辐射面,然后向上拐一直 角、再向背离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 第五段辐射面,第五段辐射面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留有缝隙,形成第 一狭缝,第五段辐射面与第一辐射体的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第二段辐射面 与第一辐射体的下边缘构成第三狭缝,并且,第四段辐射面的宽度小于第二 辐射体其他部分的宽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极双频手机天线,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馈电点;第一辐射体,呈一狭长的片状;第一辐射体的一端垂直于该第一辐射体的上边缘在该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内向上依次延伸出第 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馈电点与第二连接部直接相连;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延伸出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沿与第一辐射 体的下边缘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内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辐射面,再 在该平面内向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平行于第一辐射体的 下边缘延伸出第二段辐射面,再在该平面内向上拐一直角并延伸直至越过第一 辐射体的自由端,形成第三段辐射面,再背离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 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四段辐射面,然后向上拐一直角、再向背离第 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五段辐射面,第 五段辐射面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留有缝隙,形成第一狭缝,第五段辐射 面与第一辐射体的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第二段辐射面与第一辐射体的下边缘 构成第三狭缝,并且,第四段辐射面的宽度小于第二辐射体其他部分的宽度;第四段辐射面贴于天线支架前表面与上表面相交的倒角上、并且第五段辐 射面向后翻折;第一连接部向后折弯、第二连接部向下再向前折弯后,馈电点与手机主板上的射频RF信号馈电点相连,其中,所述RF信号馈电点和所述手机主板上的 直流地之间连接一 电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极双频手机天线模组,包括天线体和天线支架;所述天线体,具有一呈狭长片状的第一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的一端相连的第二辐射体、以及馈电点;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相连的一端垂直于该第 一辐射体的上边缘在该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内向上依次延伸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馈电点与第二连接部直接相连;第二辐射体沿与第一辐射体的下边 缘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辐射体所在平面内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辐射面,再在该平面 内向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平行于第一辐射体的下边缘延 伸出第二段辐射面,再在该平面内向上拐一直角并延伸直至越过第一辐射体的 自由端,形成第三段辐射面,再背离第一辐射体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 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四段辐射面,然后向上拐一直角、再向背离第一辐射体延 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五段辐射面,第五段辐射面 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留有缝隙,形成第一狭缝,第五段辐射面与第一辐 射体的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第二段辐射面与第 一辐射体的下边缘构成第三狭 缝,并且,第四段辐射面的宽度小于第二辐射体其他部分的宽度;天线支架包括天线固定部,天线体的第 一辐射体贴于天线固定部的前表面, 第二辐射体的第四段辐射面贴于天线固定部前表面与上表面相交的倒角上、并且第五段辐射面向后翻折并贴于所述天线固定部的上表面;第一连接部向后折 弯、第二连接部向下再向前折弯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于所述天线固 定部的表面,馈电点贴于天线固定部的下表面,并与手机主板上的射频RF信 号馈电点相连,其中,所述RF信号馈电点和所述手机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间连 接一电感。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中的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和天线 模组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馈电点,其中的馈电点通过并联在手机主板和所述馈电点之间的电感与所述手机主板相连。第一辐射体呈一狭长的 片状,第二辐射体的一端与第一辐射体的一端相连,并环绕所述第一辐射体, 第二辐射体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留有缝隙,构成第一狭缝,第二辐射体平行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上边缘的上部与所述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第二辐射体平行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下边缘的下部与所述下边缘构成第三狭缝;第二辐 射体的所述上部向后折弯,该上部远离第二辐射体自由端部分的宽度小于该第二辐射体的其他部分的宽度;馈电点通过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 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相连;第一连接部向后折弯、第二连接部向下再向前折弯后,馈电点与手机主板上的射频RF信号馈电点相连,其中,所述RF信号馈电点和所述手机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间连接一 电感。通过调整第 一狭 缝、第二狭缝和第三狭缝的长度及宽度,以及第二辐射体的长度和第一辐射 体的长度和宽度,即可调整手机天线的高频谐振频率、低频谐振频率、高频 带宽、低频带宽以及天线的辐射方向,由于第二辐射体的上部远离第二辐射 体自由端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辐射体其他部分的宽度、对天线的辐射效率影 响较大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与所述上部远离第二辐射体自由端部分的距 离较远,因此,所述上部远离第二辐射体自由端部分的辐射效率较低,当在 该部分附近放置金属部件时,由于放置了金属部件而对天线产生的电容特性 又可以通过在馈电点和天线主板之间并联的电感来消除,因此,在所述上部 远离第二辐射体自由端部分的部分附近放置金属部件对天线的整体辐射效率影响较小,从而能够在保持天线效率的同时减小Monopole天线实际占用 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的展开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在实际使用时 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其特征在于,该辐射片包括第一辐射体(11)、第二辐射体(12)和馈电点(13); 第一辐射体(11),呈一狭长的片状; 第一辐射体(11)的一端垂直于该第一辐射体(11)的上边缘在该第一辐射体( 11)所在平面内向上依次延伸出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馈电点(13)与第二连接部(102)直接相连; 第二辐射体(12),与第一辐射体(11)延伸出第一连接部(101)的一端相连,沿与第一辐射体(11)的下边缘垂直 的方向在第一辐射体(11)所在平面内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辐射面(121),再在该平面内向第一辐射体(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辐射体(11)的下边缘延伸出第二段辐射面(122),再在该平面内向上拐一直角并延伸直至越过第一辐射体(11)的自由端,形成第三段辐射面(123),再背离第一辐射体(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四段辐射面(124),然后向上拐一直角、再向背离第一辐射体(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在该平面内延伸出第五段辐射面(125); 第五段辐射面(125)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接部(101)之间留有缝隙,形成第一狭缝(14),第五段辐射面(125)与第一辐射体(11)的上边缘构成第二狭缝(15),第二段辐射面(122)与第一辐射体(11)的下边缘构成第三狭 缝(16),并且,第四段辐射面(124)的宽度小于第二辐射体(12)其他部分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宪君刘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