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仲安专利>正文

一种电控可调刹车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1642 阅读:35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控可调刹车总泵包括有上阀体、下阀体、防尘盖和排气挡座,上阀体与下阀体的一端相互密封扣合连接,防尘盖和排气挡座分别被定位在上阀体和下阀体没有相互扣接的另一端,在上阀体与下阀体内部从上往下由碗形隔板、上阀门组件、继动活塞、下阀门组件及排气挡座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五空腔、第六空腔,其中第一空腔与第三空腔连通,第四空腔与第六空腔连通,第二空腔、第五空腔与外界贮气筒连通,第一空腔、第四空腔与制动室连通,在上阀体的活塞挡座、上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七空腔,该第七空腔经设在上阀体壁上的小孔与第一空腔连通,并在小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七空腔与第一空腔连通与关闭的电磁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控可调刹车总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各种车型的刹车总泵, 一般的制动效果还可以。当载货的重车 在山路或坡度大的路上行驶时就会觉得剎车踏板踩下去太重,制动效果差。为 此出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刹车王,虽提高了重车在山区行驶的制动效果,但在 轻车或空车行驶时,就会感觉刹车太粗暴,整个车厢会蹦,发现车轮被抱死的现象,从而导致轮胎严重磨损,制动鼓寿命短。如图l所示,目前使用的刹车王在制动刹车时,脚踩制动踏,经推杆把压力传递到挺杆5,由挺杆5把压力传递给平衡弹簧93,再由平衡弹簧93把压力 传递给上活塞4,上活塞4的阀芯下顶上阀门组件,即阀芯顶住上闽门组件的 中心孔向下运动,使第二空腔A和第一空腔B连通,从而使第二空腔A和与 第二空腔A连接的贮气简(与接口 13连通的贮气简)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 空腔B内,经接口 14进入制动气室。在上活塞4的闽芯下推上闽门组件时, 上阀门组件也下推继动活塞100,同时压迫第一空腔B内的气体从小孔进入第 三空腔D,进一步推动继动活塞100下移。同理,继动活塞100的闽芯下顶下 阀门组件的中心孔向下运动,使第四空腔E和第五空腔F连通,从而使与第五 空腔F连接的贮气简(与接口 23连通)内的压縮空气入第四空腔E,经接口 22进入另一制动气室。上述目前使用的刹车王制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缺点制动时,当上活塞4向下运动,下顶上阀门组件下移,使连接贮气简的第 二空腔A内压缩空气进入第一空腔B,第一空腔B内压缩空气对上活塞4的台阶平面产生 一个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跟上活塞4受到制动踏板对上活塞4的压力平衡,上活塞4停止向下运动。由于上活塞4的台阶平面的面积是原普通 总泵的1/2,而气体对刹车王上活塞4压力和普通总泵相等,因此上活塞4受到 第一空腔B内压缩空气向上的气体压强是原普通总泵制动时的2倍。如果制动 踏板上用同样的力,第一空腔B内的制动气压的压强会比普通刹车总泵增加一 倍。因此在载重情况下,刹车王的制动效果比原普通总泵要灵敏。然而在空车 行驶时,车轮转动的惯性比载重时小得多,由于刹车王的制动气压大,制动时, 车轮很容易被抱死,造成轮胎磨损严重、轮鼓使用寿命短,连调整臂的使用寿 命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可调刹车总泵,该剎车总泵解决了现 有刹车王在空车行驶时刹车粗暴的缺点,可以与普通刹车总泵一样,制动比较 柔缓,当重车行驶于山路时,又能起到刹车王的作用,刹车较轻,制动效果好。本技术中的电控可调刹车总泵包括有上阀体、下阀体、防尘盖和排气 挡座,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的一端相互密封扣合连接,所述防尘盖和所述 排气挡座分别被定位在所述上闽体和下阀体没有相互扣接的另一端,所述上阀体内部 一体成形有将所述上阀体内部隔开形成两个容置空间的碗 形隔板,所述碗形隔板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两个容置空间的中心孔,在所 述中心孔的下方、所述碗形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中心孔呈开启或闭 合状态的上阀门组件,同时在所述碗形隔板与所述防尘盖之间设置有上活塞、 用于连接外部连接件并用于推动所述上活塞的挺杆、用于定位所述上活塞的活 塞挡座,在所述活塞挡座、上活塞、碗形隔板及上阀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空所述下阀体内部也 一体成形有将所述下阀体内部隔开形成两个容置空间的 碗形隔板,所述碗形隔板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两个容置空间的中心孔,在 所述中心孔的下方、所述碗形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中心孔呈开启或闭合状态的下阀门组件,所述下闽门组件直接与所述排气档座抵接;在所述上阀门组件与所述下阀门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下阀门组件随所述上阀门组件一起往下移动的继动活塞;在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闽体内部从上往下由所述碗形隔板、上阀门组件、 继动活塞、下阀门组件及排气挡座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 四空腔、第五空腔、第六空腔,其中第一空腔与第三空腔连通,第四空腔与第 六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第五空腔与外界贮气简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第四空腔与制动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在所述活塞挡座、上活塞之 间形成有第七空腔,该第七空腔经设在上阀体壁上的小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并在小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七空腔与第 一 空腔连通与关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在所述上阀体的侧壁上,所述电磁阀的一端经接口与所述第 一空腔连通,同时所述电磁闽经所述上阀体壁上的所设的小孔及所述活塞挡座 上的小孔与所述第七空腔连通。在所述活塞挡座与所述上活塞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上阀门组件包括有阀门挡座、上组合阀门及设在所述阀门挡座与上组 合阀门之间的回位弹簧。所述下阀门组件包括有阀门挡座、下组合阀门及设在所述阀门挡座与下组 合阀门之间的回位弹簧。所述上组合阔门及所述下组合闽门的顶部设置有带环形圆筋条的密封橡胶。所述回位弹簧呈宝塔形。所述连通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空腔的接口的直径为5毫米。 所述用于连接电磁阀与所述活塞挡座上小孔的小孔有两个,且相互呈交叉 分布。本技术中的电控可调剎车总泵通过电磁阀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可出现 两种不同的刹车效果, 一是剎车较缓,再者是剎车提前,即同一总阀具备两种 不同的刹车功效。其具有现有普通刹车总泵制动比较柔缓,在空车行驶时剎车柔缓的优点,同时在重车行驶于山路时,又能起到刹车王的作用,具有刹车较 轻,制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剎车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中电控可调刹车总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该图中示出了对电磁阀、与制动气室连接接口的剖视结构;图3为本技术中电控可调刹车总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该图中示出 了对与贮气简、制动气室连接接口的剖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 一 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电控可调刹车总泵包括上阀体1、下 阀体2、防尘盖3、上活塞4、挺杆5、防尘护罩6及排气挡座7。其中,上阀 体l与下阀体2的一端相互扣接,即上阀体l的下面板10扣在下阆体2的上板 面20上,上阀体l的下板面10和下阀体2的上板面20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 圈8,而防尘盖3和排气挡座7分别通过挡圈9、 90定位在上阀体1和下阀体2 没有相互扣接的另一端内。上阀体l内部一体成形有(也可以密封设置)用于将上阀体l隔开上下两 个容置空间的碗形隔板11,该碗形隔板11的中间开有中心孔110。在碗形隔板 ll上方、上阀体l内部形成的圆形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上活塞4、用于定位上活 塞4的活塞挡座40、孔用挡圈41。在活塞挡座40的下板面43、上活塞4的下 台阶面42、上阀体l的内侧壁与碗形隔板ll之间形成第一空腔B,在上活塞4 的外圆柱面44、上台阶面47、上阀体1内侧壁及活塞挡座40的上板面之间形 成第七空腔C。同时在上阀体l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空腔B与制动气 室的接口 14、用于连通第二空腔A与贮气简的接口 13及用于连通第一空腔B 与电磁阀92的接口15,其中接口 15的直径最好为5亳米。在活塞挡座40与置有 形密封圈,活塞挡座40与上活塞4的圆柱形 外侧壁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在上阀体1的内侧壁位于活塞挡座40的上板 面处设置有用于嵌入孔用挡圈41的环形槽12,使孔用挡圈41嵌入环形槽12 时恰好抵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可调刹车总泵,包括有上阀体、下阀体、防尘盖和排气挡座,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的一端相互密封扣合连接,所述防尘盖和所述排气挡座分别被定位在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没有相互扣接的另一端, 所述上阀体内部一体成形有将所述上阀体内部隔开形成 两个容置空间的碗形隔板,所述碗形隔板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两个容置空间的中心孔,在所述中心孔的下方、所述碗形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中心孔呈开启或闭合状态的上阀门组件,同时在所述碗形隔板与所述防尘盖之间设置有上活塞、用于连接外部连接件并用于推动所述上活塞的挺杆、用于定位所述上活塞的活塞挡座,在所述活塞挡座、上活塞、碗形隔板及上阀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 所述下阀体内部也一体成形有将所述下阀体内部隔开形成两个容置空间的碗形隔板,所述碗形隔板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两个 容置空间的中心孔,在所述中心孔的下方、所述碗形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中心孔呈开启或闭合状态的下阀门组件,所述下阀门组件直接与所述排气挡座抵接; 在所述上阀门组件与所述下阀门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下阀门组件随所述上阀门组件一起 往下移动的继动活塞; 在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内部从上往下由所述碗形隔板、上阀门组件、继动活塞、下阀门组件及排气挡座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五空腔、第六空腔,其中第一空腔与第三空腔连通,第四空腔与第六空腔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第五空腔与外界贮气筒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第四空腔与制动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在所述活塞挡座、上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七空腔,该第七空腔经设在上阀体壁上的小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并在小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七空腔与第一空腔连通与关闭的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仲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5月27日 13:19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13585315517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