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保龙专利>正文

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546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包括导电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绝缘层以及导热层,发光单元贴接于导电层并与其电连接,绝缘层叠接于导电层的表面,绝缘层开设有供发光单元穿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导热层则贴接于导电层上。借由可挠曲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弯折贴附于不同形状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发光灯条结构,尤指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在标示或警示场合需要标示者,例如停车场所使用的停车栅栏机,为 了让驾驶者清楚看见栅栏的开放以及关闭,通常会在栅栏的横杆上涂布反光漆,使汽车的大灯照射至栅栏上而反光,使驾驶者清楚看见栅栏;然而,反光漆容 易随着长时间使用而脱落,造成必须定期在栅栏上涂布反光漆,如此将较为耗 费人力;再者,反光漆为一种被动的安全保护,当汽车大灯照射时,栅栏才会 发出亮光,在警示或标示功能上较为不足。因而发展出一种公知的发光灯条,主要包含外框、电路板、两个或两个以 上发光单元;这些发光单元与电路板电连接,而电路板与发光单元则容置于外 框内,而发光灯条可贴设于栅栏上发光闪烁,以提供主动式的安全保护。然而, 此种结构在使用上仍有一些问题点存在,由于此发光灯条无法挠曲、弯折,必 须在栅栏的两个端面分别贴设发光灯条,增加使用成本;另外,在栅栏的两个 端面分别贴设发光灯条也会加重栅栏整体的重量,增加栅栏机的负担。因此,如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确实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可根据实际使 用需求弯折贴附于不同形状上。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包括导 电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绝缘层以及导热层,其中,这些发光单元贴 接于该导电层并与其电连接,该绝缘层叠接于该导电层的表面,该绝缘层开设有供所述发光单元穿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该导热层贴接于该导电层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具有下列的1、 借由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可发出亮光并闪烁,提供较佳的警示效果,提 高发光灯条结构的功效。2、 借由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可被弯曲、折叠、缠绕等,在使用上可满足各 种不同的需求,以增加实用性及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立体组合透视图3为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4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I 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 10 导电层II 铜箔电路 20 发光单元30 绝缘层31 通孔 40 导热层70 栅栏机 71 栅栏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 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立体分解 示意图以及立体组合透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包括导电层IO、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20、绝缘层30以及导热层40,其中导电层IO,可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而配置,并在三维 空间内任意移动和伸缩;另外导电层IO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可焊性以及易于 装连的特性;另外,导电层IO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铜箔电路11所组成,而铜箔 电路ll还与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电线用以提供电力。绝缘层30,叠接于导电层10的表面,绝缘层30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 孔31,绝缘层30为不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发光单元20可为发光二极管,发光 单元20固定且电连接于导电层lO并与铜箔电路ll电连接,而通孔31供发光 单元20容置,而发光单元20的外表面外露出绝缘层30。导热层40则贴接于导电层10上,导热层40用以传导发光单元20以及导 电层10运作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避免发光单元20以及导电层IO过热而损坏; 而绝缘层30与导热层40都为片体。请参照图3,为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导电层IO顶面以绝缘层30封合, 避免导电层10外露,从而防止短路,且还具有保护功能,使导电层10不易损 坏而导致断路;而导电层10底面以导热层40封合,以保护导电层10并将导电 层10以及发光单元20所产生的热量导出以作散热之用。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 图,本技术可应用于停车场出入口的栅栏机70,栅栏机70具有可上下开 放及关闭的栅栏71,而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直接贴接于栅栏71的一个端面 上,直接取代反光漆,且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还可自己发光并闪烁以提供主 动式的警示保护,可达到较佳的警示效果。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 图,因为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可被弯折,所以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可直接 缠绕连接于栅栏71,如此,仅利用一个发光灯条结构1即可使栅栏的两个端面 都具有发光的效果,使用上更加方便。因此本技术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具有下列的优点1、 借由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可发出亮光并闪烁,提供较佳的警示效果, 提高发光灯条结构的功效。2、 借由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1可被弯曲、折叠、缠绕等,在使用上可满足 各种不同的需求,以增加实用性及方便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贴接于该导电层并与其电连接;绝缘层,叠接于该导电层的表面,该绝缘层开设有供所述发光单元穿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以及导热层,贴接于该导电层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 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铜箔电路所组成,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于该铜箔电路。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 元为发光二极管。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 元的外表面外露出所述绝缘层。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 与所述导热层都为片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包括导电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绝缘层以及导热层,发光单元贴接于导电层并与其电连接,绝缘层叠接于导电层的表面,绝缘层开设有供发光单元穿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导热层则贴接于导电层上。借由可挠曲的特性,使本技术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弯折贴附于不同形状上。文档编号F21S4/00GK201306638SQ20082013123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林保龙, 詹铭凯 申请人:林保龙;詹铭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发光灯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层; 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单元,贴接于该导电层并与其电连接; 绝缘层,叠接于该导电层的表面,该绝缘层开设有供所述发光单元穿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以及 导热层,贴接于该导 电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保龙詹铭凯
申请(专利权)人:林保龙詹铭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