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性扶手组件及组装该组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98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温热治疗器的移动性扶手组件和采用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移动性扶手组件,包括,结合在床体框架上的滑动构件、结合在滑动构件上的扶手构件,及将扶手构件和滑动构件一起结合在床体框架上的缔结构件,其中,a)滑动构件包覆床体框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床体框架的外侧方向具有缔结部;b)扶手构件通过腿部结合在滑动构件,具有位于腿部上侧的本体部;c)缔结构件将扶手构件的腿部结合在滑动构件的缔结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扶手构件可滑动地结合床体框架,可调节其本体部的宽度和长度,对身体条件各异的使用者来说具有舒适且平稳地休息的同时享受温热热敷和指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温热治疗器的移动性扶手组件和采用该扶手组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温热治疗器是在使用者躺在床垫上的状态下,通过在其脊椎部位一边施加温热一边轻轻地施加指压,使弯曲的脊椎变直,来进行脊椎治疗的替代医学产品。温热治疗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使用者脊椎部位的治疗效果,除了温热热敷以及指压治疗以外,还向使用者的脊椎部位照射红外线,由此,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虽然最初温热治疗器是在日本开发的,但在韩国国内对此进行进一步开发,出示了手提包式产品,并已商品化,然后,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性,重新改善成床式而发展至今。作为床式产品的代表例子,可以举出韩国专利公告第159994号“温热治疗床”,韩国技术公告第226573号“温热治疗器”,以及韩国专利公告第355398号“温热治疗器用垫子的驱动器”等。但是,上述专利公告第159994号“温热治疗床”是最初在国内开发的床式温热治疗器,床体框架完全固定,而且其体积非常大,重量也很重,所以具有不适用于一般人家居使用的缺点。与此相反,上述技术公告第226573号“温热治疗器”是进一步改善这样的缺点,将床体框架制成组装式,然后再将垫子装配在其上的方式。该方式采用四个床腿框架,构成可将它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结构,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整体重量,提供移动性和方便性,故成为现今床式温热治疗器的普遍模型。图1表示以往通常使用的床式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50’。以往通常的床式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50’包括能够放置温热治疗器用垫子40的床板框架30。上述床板框架30可以装配可使使用者接受治疗的温热治疗器用垫子40,整体发挥支撑板的功能。另外,上述通常的框架组装体50’在上述床板框架30的两侧,结合有两个上部腿框架10和两个下部腿框架20,其结合方式为通常的螺丝结合。另外,为了能够承受使用者的身体下半身的重量,其在床体框架组装体50’的下部侧部位结合,其一侧端部22使其底部朝向外侧地与地面接触,而另一侧端部24与上部腿框架10的另一侧端部14结合。这样的以往的框架组装体50’,根据上述床板框架30,来决定放置在其上的治疗用垫子40(指主垫和辅助垫,以下相同)的宽度,上述治疗用垫子会决定躺在其上的使用者的脊椎治疗空间。另外,为了大量生产上述垫子40,其尺寸已被决定,该尺寸是以通常的一般人为基准的。因此,当相比于一般人体格较大的人躺在上述垫子40上时,其身体所占的比重就会加大,甚至有时会占据上述垫子40的整个面积。这种情况相比于韩国人更容易在外国人中出现,这是因为往往外国人比韩国人的体格大。相比于韩国人体格大的外国人在使用相同产品的床式温热治疗器时,对它不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且常常发生,其理由如下。床式温热治疗器在使用者躺在上述垫子40上的状态下,进行相当长时间的温热热敷和指压治疗,在此过程中,使用者自然会在松弛的状态下休息,而且很容易进入睡眠。在此过程中,使用者的各个身体器官都会松弛,特别是其双臂从其起初放置的肚子上很自然地向两侧滑落。此时,一般情况下,向两侧滑落的双臂会放置在主垫子上,或者会放置在上述床体框架上,并且在很舒适的状态下,能够继续进行温热热敷和指压治疗。但是,当为体格比一般人大的人时,躺在垫子40上的其身体会占据垫子40的整个空间,其双臂从其肚子上滑落的同时,不能被床体框架组装体支撑,而向下面耷拉着。此时,使用者瞬间从睡眠中惊醒,且暂时紧张。使用者将重新将其双臂放置在自己的肚子上,又重新进入睡眠状态,并且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就这样,以往的产品反复上述那样的过程,使用者反复处于紧张和松弛状态,成为一个非常不满意的休息时间,具有对其治疗效果反感的倾向。这样的现象比起体格较小的人,在包含外国人在内的体格较大的人中比较严重。如上所述,以往的床式温热治疗器在其使用过程中,难以利用垫子给体格大的人们提供更舒适、安稳的休息时间,这是实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相同产品的床式温热治疗器,不受使用者身体条件的限制,且可以在舒适且安稳的状态下提供休息时间,并且辅助发挥充分的治疗效果的移动性扶手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床体框架上可自由移动地结合上述扶手组件,即使是身体条件不同的人,都能舒适地获得充分的治疗效果的床式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温热治疗器的移动性扶手组件和采用该扶手组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使用者在躺下的状态下可放置其双臂且能够根据需要移动该位置的扶手组件和采用该扶手组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性扶手组件,包括,结合在床体框架上的滑动构件、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上的扶手构件,以及将上述扶手构件和上述滑动构件一起结合在上述床体框架上的缔结构件,其特征在于,a).上述滑动构件包覆上述床体框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床体框架的外侧方向具有缔结部;b).上述扶手构件通过腿部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具有位于上述腿部上侧的本体部;c).上述缔结构件将上述扶手构件的腿部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的缔结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的移动性扶手组件进一步包括额外的控制部支承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床式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a).两个腿框架,其整体形成四角形的封闭形状,在其内部里侧形成补强构件;b).床体框架,结合在上述腿框架,在其上能够放置垫子,整体形成四角形的封闭形状;c).移动性扶手组件,可滑动地结合在上述床体框架;其中,上述移动性扶手组件包括,结合在上述床体框架上的滑动构件、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上的扶手构件,以及将上述扶手构件和上述滑动构件一起结合在上述床体框架上的缔结构件,).上述滑动构件包覆上述床体框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床体框架的外侧方向具有缔结部;).上述扶手构件通过腿部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且具有位于上述腿部上侧的本体部;).上述缔结构件将上述扶手构件的腿部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的缔结部。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如下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组件时,具有无需制造根据身体条件的各种各样的床体框架体和垫子,即可提供最适于他们的状态的产品的优点。另外,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组件时,将扶手组件移动到最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适当位置上后使用,比起以往的具有固定式把手的产品相比,能够大大地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另外,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组件和采用该扶手组件的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时,可彻底排除使用者在其使用过程中突然惊醒或者瞬间紧张的原因,故可以在非常舒适的状态下使用,由此,具有可享受充分且满足的温热热敷和指压治疗的优点。以下,根据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所附附图仅用于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通常的床式温热治疗器用框架组装体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大致表示本专利技术扶手组件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扶手组件的结合关系的要部剖面图;图4A是以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示控制器支承构件的概略立体图;图4B是用于说明上述控制器支承构件的结合关系的分解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图4C是包含上述控制器支承构件的移动性扶手组件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图5A是用于说明上述移动性扶手组件的作动关系的要部概略主视图;图5B是用于说明上述移动性扶手组件的作动关系的扶手构件的侧视图;图6A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性扶手组件,包括,结合在床体框架上的滑动构件(110)、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上的扶手构件(120),以及将上述扶手构件和上述滑动构件一起结合在上述床体框架上的缔结构件(130),其特征在于,a).上述滑动构件(110)包覆上述 床体框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床体框架的外侧方向具有缔结部(112);b).上述扶手构件(120)通过其腿部(122)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110),具有位于上述腿部(122)上侧的本体部(128);c).上述缔结构件(13 0)将上述扶手构件(120)的腿部(122)结合在上述滑动构件(110)的缔结部(11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锡郑显植陈美善田载燕
申请(专利权)人:喜来健医疗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