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86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床,结构简单,可防止背抬起动作时对床使用者的压迫感,防止使用者滑动。背部板组件(12)处于水平状态时,其旋转轴(11)位于背部板组件(12)的上方,因此,在床使用者仰卧在床垫上时,旋转轴(11)位于比背部板组件(12)的端部(连接轴16)靠近床使用者的腰的位置。因此,当背部板组件(12)向上升的方向旋转时,床使用者的上半身以其腰为中心进行旋转,背部板组件(12)也以靠近床使用者的腰位置的旋转轴11为中心进行旋转,故作用于床使用者的压迫感较少,床使用者在床长度方向的滑动也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转动背部板组件(背ボトム)而将背抬起的电动床,尤其涉及可防止躺在床上的人的身体在背抬起时受到压迫或滑动的电动床。
技术介绍
电动床作为医用床装置,可通过作动器的驱动等将背部板组件抬起或放下,以改变瘫痪的患者体位及对某种程度自己可行动患者的起身进行辅助等。另外,不限于医用床,即使在一般的床中,也有在床使用者保持躺在床上的状态下能将背部板组件抬起、放下来以便看电视或读书的电动床。在这些电动床中,背部板组件、腰部板、膝部板及脚部板等被连接,在这些托上铺设有床垫。并且,通常在对背部板组件进行抬起的背抬起动作时,使背部板组件向抬起的方向转动,在对背部板组件进行放下的背放下动作时,相反地使背部板组件向放倒的方向转动。腰部板通常被固定,脚部板与膝部板的上升及下降相配合而被上升驱动和下降驱动。在该场合,在各托上设有床垫,并且,床使用者躺在该床垫上。因此,当将电动床的背部板组件向抬起的方向转动时,床使用者的转动支点即腰的中心位置处于背部板组件转动支点的上方。因此,若使背部板组件上升(向抬起的方向转动)时,背部板组件上的上半身被朝脚一侧推压,身体就滑动。此外因背部板组件上升,身体会感到压迫感。作为防止对该腹部的压迫感的电动床,有日本特许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该特许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床是,由1个作动器对背部板组件进行上升及下降驱动,同时通过连杆机构而与该背部板组件的驱动联动、使脚部板上升及下降驱动。在背抬起时,该电动床的背部板组件稍许向离开脚部板的方向移动、后退,其机械的转动支点比背部板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还处于下方。另外,存在日本特许文献2所述的在背抬起时抑制身体滑动和对身体压迫的电动床,。该特许文献2所述的电动床作成使支承被托的背框架下端沿圆弧状的导向道移动,通过转动支点沿该圆弧状的导向道移动,防止压迫身体和身体的滑动。特许文献1特开2001-321407号公报。特许文献2特开2000-140039号公报。但是,在特许文献1所述的电动床中,背部板组件具有从水平位置逐渐离开脚部板并移动到抬起位置的动作,而背部板组件的机械转动支点处于背部板组件的下方,因此,难以充分消除背抬起时对使用者的压迫感和身体滑动,并且,用来进行所述动作的连杆机构是复杂的。另外,在特许文献2所述的电动床中,用于使支承背部板组件的被框架下端沿圆弧状的导向道移动的机构也是复杂的。因此,必要的零件个数多,且使用连杆,难以确保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背抬起时的床使用者的压迫感并可防止使用者滑动的电动床。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床的特点是,具有背部板组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背部板组件的转动支点以及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对所述背部板组件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动支点在该背部板组件处于水平位置时位于所述背部板组件的上方。在该电动床中,还具有框架和固定在该框架上、设有所述转动支点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最好从所述框架向上方突出。所述驱动装置可构成为具有作动器,其基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框架上,活塞顶端部与所述背部板组件连接,可转动地支承所述作动器的基部的支承部位于所述转动支点的下方。此外,还可构成为,具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框架上的膝部板及脚部板;基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框架上、活塞顶端部与所述膝部板及/或脚部板连接的另一作动器,利用另一作动器,使所述膝部板及/或脚部板旋转驱动。还有,可构成为,所述背部板组件的端部和所述转动支点通过连杆连接,或通过作为扶手的棒状的连接构件连接。而且,在所述支承部上设有覆盖该支承部的罩子,在该罩子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地将转动自如的扶手或栅栏进行支承的孔。采用本专利技术,当背部板组件处于水平位置时,由于背部板组件的转动支点位于该背部板组件的上方,故在床使用者夹着床垫等躺在背部板组件上的场合,所述转动支点靠近床使用者的腰的位置。因此,当背部板组件向抬起的方向旋转时,床使用者的上半身以其腰的位置为中心进行转动,欲将背抬起,而此时,由于背部板组件也以接近腰位置的位置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故可抑制背部板组件对床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压的情况,可减轻对床使用者的压迫感,也可减少背部板组件抬起时的床使用者的滑动。采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仅使背部板组件的转动支点位于背部板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位置的上方这样极其简单的结构,因此,可减少背抬起动作时对床使用者的压迫感和滑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电动床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其背部板组件转动支点的图。图3是表示其动作的图。图4是同样表示其动作的立体图。图5是从床内侧看到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电动床左侧的旋转轴11附近的立体图。图6是同样从床外侧看到床右侧的旋转轴11附近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其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电动床的背部板组件12处于水平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同样表示其背部板组件12的抬起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同样表示其背部板组件12的抬起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电动床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其背部板组件的转动支点的图,图3是表示其动作的图,图4是同样表示其动作的立体图。台车框架1包括在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杆和将该纵杆连接的至少一对横杆,在该台车框架1的一对纵杆上,分别设有利用旋转轴3c将第1连杆3a及第2连杆3b在其中间连接的呈X字状的连杆机构。并且在该X字状连杆机构上设有升降框架2。升降框架2也与台车框架1相同,具有在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杆和将该纵杆相互连接的至少一对横杆2a。第1连杆3a的下端通过旋转连接部4a而可旋转地与台车框架1的纵杆连接,第2连杆3b的上端通过旋转连接部(未图示)而可旋转地与升降框架2的纵杆连接。另外,第1连杆3a的上端可稍许沿床长度方向滑动并可旋转地支承在设于升降框架2的纵杆的滑动连接部4b上。又,第2连杆3b的下端通过滑动连接部(未图示)也可旋转和滑动地支承在台车框架1的纵杆上。作动器40的基部被可旋转地连接并支承在升降框架2上,,其活塞40a通过旋转支点41可旋转地与连接在旋转轴3c上的连杆42相连接。由此,当活塞40a通过作动器40的驱动而伸出时,旋转轴3c被向床头部侧(图1的左方)推压,转动第1连杆3a和第2连杆3b,以使由第1连杆3a及第2连杆3b上下形成的角度变小,使X连杆的宽度变窄升降框架2就上升。另一方面,当作动器40的活塞40a缩入时,旋转轴3c就被拉向床的脚部侧,转动第1连杆3a和第2连杆3b,以使X连杆的宽度变宽升降框架2就下降。在升降框架2的一对纵杆上分别立设有背部板组件12的支承部10,在该支承部10的上部设有背部板组件12的旋转轴11(转动支点)。该旋转轴11如图2所示,当背部板组件12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该背部板组件12的上方。以使背部板组件12与连杆12a构成的角度不变的状态通过连接轴18将该背部板组件12固定连接在连杆12a的一端上,连杆12a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在旋转轴11上。另外,背部板组件12包括一对杆和设置在该杆上的多个(图示例子为3个)的支承板13a、13b、13c,如图4所示,背部板组件12的一对杆配置在框架2的纵杆附近,该背部板组件12的一对杆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具有背部板组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背部板组件的转动支点以及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对所述背部板组件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动支点在该背部板组件处于水平位置时位于所述背部板组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龙也田村纯一岛田由香池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