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803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肩托,包括托布,其特征是该托布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托布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定带,下端连有辅助固定带。中风患者佩戴后,可使上肢处于良肢位,有利于减轻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从而有利于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中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半脱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中 风病人因中风所致肩关节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肩托
技术介绍
肩关节疼痛和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率为60—80%。由于肩痛的存在,使得脑 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肌肉主动活动减少,妨碍了其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 维持,从而阻碍了其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 量。为此,临床上大都采用早期治疗的方法以防止上述肩病的发生。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用三角巾兜吊前臂,这种方式不但治疗效果差,且 易造成患者上肢的痉挛。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针 推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防治中风病人因中风所致肩 关节疾病且防治效果好的肩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托布,其特征是该 托布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托布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 定带,下端连有辅助固定带。本技术所说的辅助固定带有两根。主固定带和辅助固定带上 均连有尼龙搭扣,托布的背面连有与该搭扣相对应的粘接扣。本技术系根据中风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特点进行设计制作 的,由传统的固定前臂改为固定上臂,具有佩戴方便、价格低廉、实 用性强等特点,使用效果好。患者佩戴后,可使上肢处于良肢位,有 利于减轻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从而有利于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中风 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半脱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附图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具有托布1,可选用有弹性的厚质布料制作, 其形状以往肩部佩戴方便为宜。该托布1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2。托布1 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定带3,下端连有辅助固定 带4,该辅助固定带4共有两根。在主固定带3和辅助固定带4上均 连有尼龙搭扣,托布1的背面连有与该尼龙搭扣相对应的粘接扣。本 实施例治疗关节疼痛和半脱位效果明显,经临床试用60例,显效38 例,有效19例。本实施例可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以便于不同身材 的患者佩戴。权利要求1、一种肩托,包括托布(1),其特征是该托布(1)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2);托布(1)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定带(3),下端连有辅助固定带(4)。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托,其特征是所说的辅助固定带(4) 有两根。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托,其特征是主固定带(3)和辅助 固定带(4)上均连有尼龙搭扣,托布(1)的背面连有与该搭扣相对 应的粘接扣。专利摘要一种肩托,包括托布,其特征是该托布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托布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定带,下端连有辅助固定带。中风患者佩戴后,可使上肢处于良肢位,有利于减轻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从而有利于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中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半脱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档编号A41D13/05GK201200508SQ20082002128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刁玉波, 张爱梅, 静 李, 邹云涛 申请人:潍坊市中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肩托,包括托布(1),其特征是该托布(1)在对应于人体肩关节的部位附有肩垫(2);托布(1)一侧的上端连有主固定带(3),下端连有辅助固定带(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梅刁玉波李静邹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中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