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体和底座,所述床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辐射铅罩,该防辐射铅罩与床体之间通过移动结构进行连接,且移动结构对称分布在床体的两侧;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有与床体转动连接的丝杠、螺纹套接在丝杠外侧的螺母、与螺母固定连接并伸出床体侧边的连杆以及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结构启动以后可以带动防辐射铅罩自动移动,同时设置的旋转结构可以带动防辐射铅罩旋转开启或者关闭,使得患者在上床检查时,不再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帮助患者进行防辐射遮蔽的调节操作,不仅减轻了检查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缩短了检查前后期准备工作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检查的工作效率。检查的工作效率。检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医院影像科的CT室是专门用来给病人做CT检查的房间,室内陈设CT机和检查用护理床。众所周知,在进行CT检查时的放射线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CT检查时,大多直接让病人躺在检查床上,其他部位没有任何防辐射措施,这样病人的健康组织受到CT扫描,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0003]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622323.0的CT室检查床,其公开了:包括床板和床板下边的床腿,床板上设有纵向设有两条滑道,滑道内依次设有腿部约束防辐射带、会阴部约束防辐射带、胸部约束防辐射带和头枕,通过三条约束防辐射带对病人身体局部部位的遮蔽,进而保护其免受辐射伤害。
[0004]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患者的身材不同,约束防辐射带就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身材调整位置,通常情况下,需要检查医护人员手动辅助患者进行调节操作,同时帮助患者将约束防辐射带绑在患者身上,检查结束以后,又需要手动帮助患者取下防辐射带,整个操作流程起来较麻烦,不仅增加了检查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延长了检查前后的准备时间,进而降低了检查操作的效率。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CT室检查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查医护人员手动辅助患者进行调节操作,同时帮助患者将约束防辐射带绑在患者身上,检查结束以后,又需要手动帮助患者取下防辐射带,整个操作流程起来较麻烦,不仅增加了检查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延长了检查前后的准备时间,进而降低了检查操作的效率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体和底座,所述床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辐射铅罩,该防辐射铅罩与床体之间通过移动结构进行连接,且移动结构对称分布在床体的两侧,用于控制防辐射铅罩沿床体长度方向移动调节位置;
[0009]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有与床体转动连接的丝杠、螺纹套接在丝杠外侧的螺母、与螺母固定连接并伸出床体侧边的连杆以及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结构。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由伺服电机、三个链轮和啮合套接在三个链轮外侧的链条组成,三个所述链轮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其中一个链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另外两个链轮分别与两根丝杠端部同轴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有控制伺服电机启闭的控制器和用于
测量调节距离的测距传感器,该测距传感器与螺母外壁相固定。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铅罩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杆之间通过旋转结构进行连接,且防辐射铅罩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杆之间通过插接结构进行连接,以实现防辐射铅罩旋转开启或关闭。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结构由固定在防辐射铅罩端部的从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的主动轮以及驱动主动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组成。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有端块和开设在端块上表面的插槽,所述防辐射铅罩的端部插入插槽内与端块插接连接。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床体安装移动结构的区域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连杆的内部转动镶嵌有滚珠,且滚珠与活动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结构启动以后可以带动防辐射铅罩自动移动,进而调整其使用位置,同时设置的旋转结构可以带动防辐射铅罩旋转开启或者关闭,使得患者在上床检查时,不再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帮助患者进行防辐射遮蔽的调节操作,不仅有效减轻了检查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大大缩短了检查前后期准备工作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检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移动结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床体;11、活动槽;2、底座;3、防辐射铅罩;4、移动结构;41、丝杠;42、螺母;43、连杆;431、滚珠;44、伺服电机;45、链条;46、链轮;47、控制器;48、测距传感器;5、旋转结构;51、从动轮;52、主动轮;53、驱动电机;6、插接结构;61、端块;6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3,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体1和位于床体1下方用于支撑床体1的底座2,在床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辐射铅罩3,防辐射铅罩3采用圆弧形状,保证了防辐射铅罩3内空足够患者躺入的同时,避免防辐射铅罩3的体积占用多余空间,考虑到防辐射铅罩3为了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以及患者所需的不同遮蔽部位,该防辐射铅罩3与床体1之间通过移动结构4进行连接,且移动结构4对称分布在床体1的两侧,移动结构4包括有与床体1转动连接的丝杠41、螺纹套接在丝杠41外侧的螺母42、与螺母42固定连接并伸出床体1侧边的连杆43以及驱动丝杠41旋转的驱动结构,床体1安装移动结构4的区域开设有活动槽11,便于为丝杠41提供转动的空间,也方便了螺母42在丝杠41转动过程中的移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辐射铅罩(3),该防辐射铅罩(3)与床体(1)之间通过移动结构(4)进行连接,且移动结构(4)对称分布在床体(1)的两侧,用于控制防辐射铅罩(3)沿床体(1)长度方向移动调节位置;所述移动结构(4)包括有与床体(1)转动连接的丝杠(41)、螺纹套接在丝杠(41)外侧的螺母(42)、与螺母(42)固定连接并伸出床体(1)侧边的连杆(43)以及驱动丝杠(41)旋转的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由伺服电机(44)、三个链轮(46)和啮合套接在三个链轮(46)外侧的链条(45)组成,三个所述链轮(46)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其中一个链轮(46)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固定,另外两个链轮(46)分别与两根丝杠(41)端部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有控制伺服电机(44)启闭的控制器(47)和用于测量调节距离的测距传感器(48),该测距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