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的弱电流源。
技术介绍
在弱电流测试、高绝缘电阻测量、真空度测量、pH值测量、加速度测量等需要弱电流信号刻度和测量的技术应用中,需要有可调的内阻大的理想弱电流源。现在能用到的弱电流源,大致有三种 一、电子学方法实现的用稳定电压通过高阻产生弱电流,其电流可控但内阻小;二、对平板电容以一定的速率充放电,其产生的电流可以足够小且内阻足够大,但只能维持几分钟就要从头开始;三、电离室内部放置(3源做成固定输出的标准电流源,其输出电流固定,无法控制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控理想弱电流源结构,为相关的技术应用持续提供可调的理想弱电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制的弱电流源,包括一个作为高压电极的密封空腔,空腔内设有一个收集电极,作为高压电极的空腔与收集电极之间设有绝缘体,其中,在空腔内设有一个a源,收集电极与空腔分别连接可调电源的正负极,收集电极与电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可控制的弱电流源,其中,所述的a源的活度为33. 3Kbq。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可控制的弱电流源,其中,所迷的可调电源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100V。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电流源采用类似电离室结构,密封电离室本身的内阻基本上就是电离室绝缘体的电阻,大约在10"D到10"n或者更高,它具备了内阻足够大的特点,其测量射线时产生的电流会随着射线的强弱线性变化,当把一个活度合适的a源安装在这个电离室内部并在电离室两极加上合适的极化电压时,电离室会输出电流,这样就产生了理想电流源,当改变极化电压时,就实现了所谓可控制的理想弱电流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的弱电流源,包括一个作为高压电极的密封空腔(1),空腔(1)内设有一个收集电极(2),作为高压电极的空腔(1)与收集电极(2)之间设有绝缘体(3),其特征在于:在空腔(1)内设有一个α源(5),收集电极(2)与空腔(1)分别连接可调电源的正负极,收集电极(2)与电流输出端(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根,钱仲敏,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