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益斌专利>正文

直视输卵管钩取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35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行女性绝育术采用输卵管吊钩钩取输卵管,因带有盲目性而常易发生误钩、滑脱、意外损伤,造成并发症及后遗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由镜筒、把手和内芯构成,呈中空结构。将闭合状态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入女扎切口后取出内芯,接通冷光源,借助附属的微型吸引管和输卵管拉钩,即可在镜筒内直视下寻找、钩取输卵管游离端。构思新颖,使用安全方便,钩管准确率达100%,从而使受术者无疼痛和牵拉不适。(*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妇科绝育手术器械。现行女性绝育仍以经腹输卵管绝育术为主要手段,手术医师通常采用输卵管吊钩提取输卵管,因其带有盲目性,常易发生误钩、滑脱、意外损伤,造成并发症及后遗症,给受术者带来很大痛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直视输卵管钩取镜,一改传统的盲目提取为直视钩取输卵管,使用十分安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闭合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外壳1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内芯2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外壳1的把手3表面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附属微型吸引管4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附属输卵管拉钩5结构示意图。附图2、4中,本技术的外壳1由镜筒6和把手3构成,镜筒6是直径为2.0~2.2cm的空心管,其下端边缘向里凹进,上端以螺纹与把手3连接;把手3平面呈圆鼓状,把手3除开有螺纹孔7外,还以螺纹孔的圆心为中心开有凹槽8,把手3的表面上置有旋转板9,旋转板9的一侧以螺母10与把手3活动连接,另一侧开有孔11,孔11与镜筒6内壁形成内切圆。附图3中,内芯2由杆14两端分别焊接探头12和把手13而组成,把手13下端是一圆凸台,其直径与外壳1的把手3上的凹槽8的直径相同,凸台高度与杆14的长度之和等于外壳1的长度,探头12呈秃头圆锥状。附图5中,微型吸引管4的直径为2~4mm,其头部开有若干小孔但最顶端不开有小孔。附图6中,输卵管拉钩5的杆上套有呈圆锥状的可上下滑动的护钩帽15,下端是一小弯钩。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常规行女扎切口,长约2cm,进腹后在腹膜切口上下端及二侧分别用四把血管钳夹持,插入闭合状态时的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紧贴前腹壁腹膜直至膀胱子宫凹,此时寻找输卵管的方法有二种(1)顺一侧子宫体边缘向底部滑动镜筒6~8cm,到达相当于卵巢和输卵管之解剖部位。(2)沿子宫体正中线向子宫底部滑动镜筒,到达子宫底后,沿边缘轻轻滑向一侧子宫角部,到达附件解剖部位。取出内芯的同时将镜筒轻轻推入盆底,把纤维导光灯芯头端的连接束插入旋转板的小孔中,接通冷光源。镜筒内如有渗液,用微型吸引管吸净,如镜筒内有肠管或大网膜等滑入,用微型吸引管轻轻将其拨离镜筒,仔细观看,先寻到卵巢或输卵管系膜,尔后轻轻向头端滑动镜筒,均能清晰见到输卵管峡部,此时将镜筒再沿输卵管长轴向远端滑动,以暴露输卵管伞部或壶腹部,用输卵管拉钩在直视下钩住输卵管系膜,放下护钩帽,轻轻提入镜筒内3~4cm,利用中空的镜筒保护肠管、大网膜等不被误伤,轻提输卵管拉钩的同时连同镜筒一起提出切口,在切口外行正常输卵管结扎术。本技术有如下优点一、一改数十年来女性绝育均采用输卵管吊钩非直观下盲目钩取为直观下寻找、钩取输卵管,钩管准确率100%。二、手术切口明显小于采用吊钩法之切口,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三、输卵管拉钩钩住输卵管后决不会发生滑脱。四、由于钩取的是输卵管的游离端,故牵拉反应极小,无痛苦及不适,受术者容易接受。五、寻找、钩取输卵管均在镜筒内进行,从而不会发生肠管、网膜等损伤。权利要求1.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由内芯2、镜筒6、把手3及附属的微型吸引管4、输卵管拉钩5构成,其特征是镜筒6是直径为2.0~2.2cm的空心管,其下端边缘向里凹进,上端以螺纹与表平面呈圆鼓状的把手3连接,把手3的表面上置有凹槽8和旋转板9,内芯2由杆14两端分别焊接探头12和把手13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视输卵管钩取镜,其特征是旋转板9的一侧以螺母10与把手3活动连接,另一侧开有孔11,孔11与镜筒6内壁形成内切圆,把手13下端的圆凸台的直径与凹槽8的直径相同,凸台高度与杆14的长度之和等于外壳1的长度,探头12呈秃头圆锥状。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视输卵管钩取镜,其特征是附属的微型吸引管4的直径为2~4mm,其头部开有若干小孔但最顶端不开有小孔,输卵管拉钩5的杆上套有呈圆锥状的可上下滑动的护钩帽15。专利摘要现行女性绝育术采用输卵管吊钩钩取输卵管,因带有盲目性而常易发生误钩、滑脱、意外损伤,造成并发症及后遗症。本技术提供的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由镜筒、把手和内芯构成,呈中空结构。将闭合状态的本技术插入女扎切口后取出内芯,接通冷光源,借助附属的微型吸引管和输卵管拉钩,即可在镜筒内直视下寻找、钩取输卵管游离端。构思新颖,使用安全方便,钩管准确率达100%,从而使受术者无疼痛和牵拉不适。文档编号A61F6/00GK2116476SQ92213418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顾益斌 申请人:顾益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由内芯2、镜筒6、把手3及附属的微型吸引管4、输卵管拉钩5构成,其特征是:镜筒6是直径为2.0~2.2cm的空心管,其下端边缘向里凹进,上端以螺纹与表平面呈圆鼓状的把手3连接,把手3的表面上置有凹槽8和旋转板9,内芯2由杆14两端分别焊接探头12和把手1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益斌
申请(专利权)人:顾益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