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98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弹簧,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为由一长条形金属或者树脂环形绕转而成,且呈一螺旋状,在该变形本体上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旋圈体;以及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从而保证该压缩弹簧在受力时,受力均衡,且不容易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压缩弹簧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受力均衡,受力后不容易发生变形,质量良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结构,特别是一种受力均衡且不易变形 的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早期的弹簧只是将具有弹性的物体弯曲而成,且仅仅只是直接利 用该物体的弹力,使得其在有限的弯曲距离上做一个往复运动。对于上述,虽然早期的弹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 是,其只是弯曲的弹性物体,在一些压力比较的大的情况下,这种弯 曲的弹性物体便无法满足。在上述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早期的弹簧是无法提供大的回复 力,无法做往复运动,进而其很容易在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变形,甚至 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力均衡,且不易变形,并且适用范围广泛的压縮弹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压縮弹簧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为由一长条形金属环形绕转而成,呈一螺旋状,且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 的螺旋圈体。此外,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以保证受力 均衡,压縮弹簧不容易发生变形。本技术所述压縮弹簧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受力均衡,受 力后不容易发生变形,质量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压縮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过程来对本技术所述压縮弹簧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中所示压縮弹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压縮弹簧1包括第一承置端10、第二承置端11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10 和第二承置端11之间的变形本体12,其中,所述变形本体12为由 一长条形金属环形绕转而成,其呈一螺旋状,且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 的螺旋圈体120。此外,所述第一承置端10和第二承置端11具有一平整面13, 通过该结构可使得该所述第一承置端IO和第二承置端11更好的与外 界物接触,受力面大,受力均衡,从而亦保证了该压縮弹簧l不会因 为局部受力而造成容易变形损害。另外,所述变形本体12亦可由长条形树脂环绕旋转而成。 使用时,使用所述第一承置端IO和第二承置端11与外界物接触或者装设于外界物体上。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呈一螺旋状,其上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旋圈体;在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弹簧,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为由一长条形金属或者树脂环形绕转而成,且呈一螺旋状,在该变形本体上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旋圈体;以及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从而保证该压缩弹簧在受力时,受力均衡,且不容易发生变形。本技术所述压缩弹簧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受力均衡,受力后不容易发生变形,质量良好。文档编号F16F1/44GK201310588SQ20082012326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四龙 申请人: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该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呈一螺旋状,其上具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旋圈体;在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