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穿着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59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穿着制品,其包括:至少一对彼此相对的层;插置在所述成对的层之间的吸液芯体,其中,通过粘合剂将所述成对层的沿着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到所述芯体的周边之外的一部分永久性地彼此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粘合剂将所述芯体永久性地连接到所 述成对的层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一次性穿着制品的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由多条施加在所述成对层的相对表面的至少一个上并沿着给定方向连续延伸的粘胶线形成,每条所述粘胶线具有在粘胶线上交替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从而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容纳有其 量比每个所述第二区域多出很多的粘合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吸收并容纳体液的一次性穿着制品,例如卫生巾、尿垫或者母亲的奶垫。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1-95837A披露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包括位于面向穿着者身体侧的透液的顶层、位于背向穿着者身体的不透液的底层、插置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吸液芯体以及一对被垂直偏压以在芯体上升高的不透液的防漏层,以便形成沿着纵向看到的前和后腰部区域、在腰部区域之间延伸的胯部区域、一对在芯体的纵向相对端部之外沿着横向延伸的端部翼片以及一对在芯体的横向相对端部的侧边缘之外沿着纵向延伸的侧翼片,其中,该芯体由薄棉纸包裹。在已知的尿布中,利用施加在各层和薄棉纸上的热熔粘合剂将顶层和底层彼此连接在一起、将防漏层连接在顶层和底层上、将薄棉纸连接到顶层和底层上、将芯体连接到各层和薄棉纸上。在上面引用的公开文献所披露的尿布中,被相当均匀地施加在各层和薄棉纸上的热熔粘合剂形成多条沿着纵向延伸且呈现为波浪形曲线的独立粘胶线。在粘胶线中,每对相邻的粘胶线彼此不相交地沿着横向彼此间隔给定距离,同时单个的粘胶线自身在几个位置处重叠。在各层和薄棉纸上的粘合剂的涂覆量在0.8-8g/m2的范围内。根据上述文献的披露内容,多条沿着纵向延伸并呈现为波浪形曲线的独立的粘胶线使各层、薄棉纸和芯体沿着纵向和横向具有基本上相等的粘结强度地彼此相连,由此防止了元件突然地从彼此上脱离。另外,在0.8-8g/m2的范围内的粘合剂的涂覆量能防止这样的问题,即,即使当纤维非织织物被用作顶层的原料时,粘合剂可在整个很宽的范围内堵塞纤维空隙,并由此保持顶层所需的透水性能。在上面引用的文献所披露的尿布的情况中,如果增加在层和薄棉纸上的粘合剂的涂覆量以便可靠地防止各层、薄棉纸和芯体彼此分离,过量的粘合剂不仅可沿着厚度方向而且沿着平面方向浸入层和薄棉纸的纤维空隙。因此,硬化的粘合剂可使各层的所需弹性变差。相反,如果减少在各层和薄棉纸上的粘合剂涂覆量以保持各层的所需弹性,这使在各层之间的所需的粘结强度、在各层和薄棉纸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在芯体和薄棉纸之间的粘结强度减小到不能接受,并且元件容易彼此脱离。对于该尿布而言,被相当均匀地施加在各层和薄棉纸上的粘合剂形成粘胶线,从而仅通过增加或减小沿着单独粘胶线的粘合剂的涂覆量可使粘合剂的涂覆量得到整体调节。相应地产生这样的缺点,使各层和薄棉纸以及芯体所需的粘结强度变差,如果粘结强度没有变差,则由于粘合剂的涂覆量使各层的弹性变差。这样,难以确保防止各层、薄棉纸以及芯体彼此脱离,并同时保持各层的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一次性穿着制品,以便可靠地防止这样的担心,即,各层可能彼此脱离和/或各层和芯体可能彼此脱离,同时保持各层的所需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一次性穿着制品,其包括至少一对彼此相对的层;插置在所述成对的层之间的吸液芯体,以及通过粘合剂将沿着周边方向向外延伸到所述芯体的周边之外的所述的层的一部分永久性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粘合剂将所述芯体永久地连接在所述成对的层中的至少一个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特征在于,粘合剂由多条施加在所述成对的层的相对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并沿着给定方向延伸的粘胶线形成,每条粘胶线具有在粘胶线上交替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从而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容纳有比每个第二区域所容纳的粘合剂的量多出很多的粘合剂。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式(1)第一区域中每单位长度上的粘合剂的量在0.0001-0.0045g/cm的范围内,第二区域中每单位长度上的粘合剂的量在0.00003-0.0008g/cm的范围内;第一区域中每单位长度上的粘合剂的量为第二区域中每单位长度上的粘合剂的量的三倍或者更多倍。(2)粘胶线在第一区域中沿着制品的厚度方向被折叠成彼此叠置的三层。(3)第一区域的长度在1-10mm的范围内,第二区域的长度在0.5-80mm的范围内。(4)第一区域的宽度在0.01-3mm的范围内,第二区域的宽度在0.003-0.5mm的范围内,第一区域的宽度为第二区域的宽度的三倍或者更多倍。(5)在成对的层上的粘合剂的涂覆量在2.0-100g/m2的范围内。(6)芯体包括由绒毛浆料、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和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组成的混合物以及至少由纸浆和聚合物颗粒组成的混合物,粘合剂由施加在芯体上的粘胶线形成,并且施加在芯体上的粘合剂的涂覆量在2.0-100g/m2的范围内。(7)所述层中的至少一个由纤维非织织物层和塑料薄膜层中的至少一个形成,非织织物层具有为0.3g.cm/m2或更大的压缩率以及为0.2mm或更大的厚度。(8)至少一个所述成对的层由包括弹性可拉伸的塑料薄膜和层压在所述塑料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纤维非织织物的复合层构成,从而薄膜被可收缩地连接在非织织物上,复合层可具有为0.3g.cm/m2或更大的压缩率以及为0.2mm或更大的厚度。(9)穿着制品包括一次性尿布,该尿布由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胯部区域构成,该胯部区域在腰部区域之间延伸,以便由一对在芯体的纵向相对的端部之外沿着横向延伸的端部翼片和一对在芯体的横向相对的侧边缘之外沿着纵向延伸的侧翼片构成轮廓;透液的顶层位于面向穿着者皮肤侧,不透液的底层位于背离穿着者皮肤侧,不透液的防漏层沿着纵向延伸并被垂直地偏压以升高到芯体的上方,至少顶层和底层形成成对的层,在顶层和底层以及防漏层中,至少底层形成端部翼片和侧翼片。(10)穿着制品包括卫生巾,该卫生巾具有前、后区域以及在前、后区域之间延伸的中间区域、在芯体的纵向相对端部之外沿着横向延伸的端部边缘区域、在芯体的横向相对侧边缘之外沿着纵向延伸的侧边缘区域,并且成对的层由位于面朝着穿着者皮肤侧的透液的顶层和位于背离穿着者皮肤侧的不透液的底层形成,在顶层和底层中,至少底层形成端部边缘区域和侧边缘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切掉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尿布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沿着图1中线III-III截得的剖视图;图4为沿着图1中线IV-IV截得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涂覆有粘合剂的非织织物或者薄膜的俯视图;图6为示出将粘合剂涂覆在非织织物或者薄膜上的方式的视图;图7为示出在涂覆粘合剂之后的非织织物或者薄膜的视图;图8为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卫生巾的局部切掉的透视图;图9为沿着图8中线IX-IX截得的剖视图;图10为沿着图8中线X-X截得的剖视图;以及图11为示出通过粘合剂将非织织物和薄膜连接起来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以下给出的附图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和卫生巾的实施例中可更加全面地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次性穿着制品的细节。图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切掉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尿布1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沿着图1中线III-III截得的剖视图,图4为沿着图1中线IV-IV截得的剖视图。在图1中,横向由箭头L表示,纵向由箭头M表示,厚度方向由箭头N表示。更具体地说,图3为沿连接线29截得的剖视图。这里所使用的非织织物10、13、17和薄膜12、22的“内表面”的措辞指的是朝着芯体4的表面,以及其的“外表面”的措辞指的是背离芯体4的表面。尿布1主要包括位于接触皮肤侧的透液的顶层2、位于不接触皮肤侧的不透液的底层3、插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井浩一郎白石雅和佐山宁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