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木专利>正文

骨折急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55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托架和两边能活动的固定架构成,托架与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相连,托架长方形由两个长的横杆和四个纵杆焊接而成,固定架两边相同,每边由一个连杆连着的四个固定片组成,其采用单架的急救原理,并改进缩小成即有单架支托肢体的作用,又有活动框架固定肢体的作用,达到对四肢骨折急救时所需的方便快捷迅速,使骨折早期有效固定,减少病人搬动时痛苦,有利于后期治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广泛适用于矿山事故、车祸、自然灾害等及各急救中心对四肢骨折的急救,同时也可配备以上现场以备急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骨科医用急救器械,适用于四肢骨折的急救。据申请人所知,我国许多地区对四肢骨折的急救处在较低水平。主要因为目前没有广泛适用于大部分地区的特有有效简便易用的四肢骨折急救器械,而最新医学教科书上,只指导用夹板、木板、树枝急救四肢骨折,因此,在矿山事故、交通创伤、自然灾害及参与急救的急救车和急救中心,对受伤病员的四肢骨折既没有配套特有器械,也没有简便有效的方法迅速处理。四肢骨折的急救是指受伤病员在没有送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以前的处理,包括在受伤现场及急救中心时的处理,其要求能既迅速又简单有效地固定患肢,并能达到搬运时尽量减少病员痛苦,始终保持正常生理力线,为今后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广泛适用于矿山事故、车祸、自然灾害等的伤员的急救及急救中心对四肢骨折的方便有效灵活的急救器械。其特点是将单架的急救原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急救上,并改进缩小形成既有单架支托肢体的作用,又有活动框架固定肢体的作用,达到急救时所需的方便快捷迅速,使骨折早期有效固定,减少病人搬动时痛苦,同时有利于后期治疗。本技术设计的骨折急救支架分大中小三型,每型形态相同,分别适用于上肢,小腿和大腿;每型由托架和两边能活动的固定架构成,托架与活动的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相连,托架长方形,上堑有海绵;两边固定架由弯成弧形的四个固定片组成,四个固定片由一个连杆连成整体;托架,即支托肢体的长方形框架由两个长的等长横杆和四个短的等长纵杆固定连接而成,每横杆直径3.0-55mm.每纵杆直径2.0-4.5mm;小号每横杆长160-250mm,每纵杆长25-50mm,中号每横杆220-340mm,每纵杆40-80mm,大号每横杆250-380mm,每纵杆65-110mm,四个纵杆固定间距等长,两端纵杆与横杆的固定点留有固定片下端向下延续形成的铰链固定点,托架上包一层托布,缝包时有一定张力,托布上铺堑一层10mm左右厚的海绵;固定架两边相同且能活动,每边由一个连杆连接的四个固定片组成,连杆与托架的横杆等长,为厚1.5-2.0mm,宽4-8mm的长板片或与横杆等粗的圆棒,其将四个固定片背侧上1/3处连接,使其成一整体即成一边固定架,连杆在第三个固定片处开始向外稍隆,以适应肢体下细上粗的形态,每个固定片弯成弧形,厚1.0-2.0mm,长40-140mm,宽15-30mm,与托架相连处即固定片下端向下延续部分弯成铰链,其与托架的横杆相套叠并以横杆为轴心括动,固定片内侧用布包裹内衬棉花或海绵以增加弹性,包布在固定片上端向上延长50-150mm,以便两边相对应的固定片能配置粘扣,迅速固定用。本技术优点在于填补了目前骨折急救时无器械的空缺、且能广泛用于许多不同条件地区对四肢骨折的急救,其轻便、简单、易用,急救时方便、快捷、有效;不仅能在急救车上和急救中心配套使用,在矿山工作现场,交通汽车上,高层建筑上等均可备置以便急救;其对四肢骨折的急救除有效及时的特点外,同时为后期治疗提供方便;另外,该技术在骨折治疗后也可起固定作用,便于病人功能锻炼。附附图说明图1是骨折急救支架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设计的骨折急救支架如图1所示,1为托架为长方形框架,由两个长的横杆和四个短的纵杆焊接而成,上包一层托布,托布上铺一层海绵,2为能活动的固定架,由一个连杆连着的四个弯成弧形的固定片组成,连杆在第三个固定片处开始向外稍隆,以适应肢体的形态,固定片包一层包布,内铡衬棉花或海绵,两边相对应的固定片配置粘扣4;3为托架1与固定架2的连接点,由每边四个固定片下端向下沿续弯成铰链而形成,其轴心即托架的长的横杆。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所示托架1的四个纵杆,两个横杆均用钢材制作,截取尺寸小号取横杆长160-250mm,纵杆长25-50mm,中号取横杆220-340mm,纵杆40-80mm,大号取横杆250-380mm,纵杆65-110mm,每横杆直径3.0-5.5mm,每纵杆直径2.0-4.5mm,取材后予以焊接,两端两个纵杆焊接点处留有放置固定片铰链的空隙,四个纵杆焊接间距相同,框架形成后,然后用帆布包一层托布,托布以缝合形式固定在框架上并使其有一定张力。托布上缝合或粘合一层10mm左右厚的敷盖托架的海绵,固定架2的固定片用铝合金材料或钢材制作,取材时除所需尺寸外还需多取弯成铰链的长度,即托架横杆的周长,因横杆直径3.0-5.5mm,故要多取10-17mm左右的铝板或钢板,使其弯成铰链,与托架的横杆套叠,铰链中间应跨过纵杆的固定点,其活动即以横杆为轴心;最后将固定片的外侧上1/3处铆合或焊接在连杆上,连杆用钢材或铝合金材料制作,其长度与横杆同,为厚1.5-2.0mm,宽4-8mm的长板或与横杆等粗的圆棒,并在第三个固定片处开始向外稍隆;固定片用帆布包裹,内侧衬棉花或海棉,包布在固定片上端向上延长50-150mm,以便两边相对的固定片能配置也即缝置粘扣。权利要求1.一种骨折急救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托架(1)和两边能活动的固定架(2)构成,托架(1)与固定架(2)以固定片向下延续形成的铰链(3)的形式相连;托架(1)长方形框架,由两个长的等长横杆和四个短的等长纵杆焊接而成;横杆直径3.0-5.5mm,纵杆直径2.0-4.5mm,小号每横杆160-250mm,纵杆25-50mm,中号每横杆220-340mm,纵杆长40-80mm,大号每横杆250-380mm,纵杆65-110mm,四个纵杆焊接间距等长,两端纵杆与横杆的固定点留有固定片向下延续形成的铰链(3)的固定点,托架(1)上包一层托布,缝合而成,并有一定张力,托布上粘铺或缝合一层10mm左右的海绵;固定架(2)两边相同且能活动,每边由一个连杆铆合或焊接的四个固定片组成,连杆与托架(1)的横杆等长,为厚1.5-2.0mm,宽4-8mm的长板片或与横杆等粗的圆棒,其将四个固定片背侧上1/3处连接使其成一整体即一边固定架(2);连杆在第三个固定片开始向外稍隆,以适应肢体形态;每个固定片弯成弧形,为厚1.0-2.0mm,长40-140mm,宽15-30mm铝合金板片或钢板片,并下端向下延续10-17mm以弯成铰链(3),其与托架(1)的横杆相套叠并以横杆为轴心活动,固定片内侧用帆布包裹,内衬棉花或海绵,包布在固定片上端向上延长50-150mm,以便两边相对应的固定片能配置也即缝置粘扣(4)。专利摘要本技术由托架和两边能活动的固定架构成,托架与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相连,托架长方形由两个长的横杆和四个纵杆焊接而成,固定架两边相同,每边由一个连杆连着的四个固定片组成,其采用单架的急救原理,并改进缩小成即有单架支托肢体的作用,又有活动框架固定肢体的作用,达到对四肢骨折急救时所需的方便快捷迅速,使骨折早期有效固定,减少病人搬动时痛苦,有利于后期治疗,本技术能广泛适用于矿山事故、车祸、自然灾害等及各急救中心对四肢骨折的急救,同时也可配备以上现场以备急用。文档编号A61F5/04GK2282862SQ9620629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鲁木 申请人:鲁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急救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托架(1)和两边能活动的固定架(2)构成,托架(1)与固定架(2)以固定片向下延续形成的铰链(3)的形式相连;托架(1)长方形框架,由两个长的等长横杆和四个短的等长纵杆焊接而成;横杆直径3.0-5.5mm,纵杆直径2.0-4.5mm,小号每横杆160-250mm,纵杆25-50mm,中号每横杆220-340mm,纵杆长40-80mm,大号每横杆250-380mm,纵杆65-110mm,四个纵杆焊接间距等长,两端纵杆与横杆的固定点留有固定片向下延续形成的铰链(3)的固定点,托架(1)上包一层托布,缝合而成,并有一定张力,托布上粘铺或缝合一层10mm左右的海绵;固定架(2)两边相同且能活动,每边由一个连杆铆合或焊接的四个固定片组成,连杆与托架(1)的横杆等长,为厚1.5-2.0mm,宽4-8mm的长板片或与横杆等粗的圆棒,其将四个固定片背侧上1/3处连接使其成一整体即一边固定架(2);连杆在第三个固定片开始向外稍隆,以适应肢体形态;每个固定片弯成弧形,为厚1.0-2.0mm,长40-140mm,宽15-30mm铝合金板片或钢板片,并下端向下延续10-17mm以弯成铰链(3),其与托架(1)的横杆相套叠并以横杆为轴心活动,固定片内侧用帆布包裹,内衬棉花或海绵,包布在固定片上端向上延长50-150mm,以便两边相对应的固定片能配置也即缝置粘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木
申请(专利权)人:鲁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