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财专利>正文

隆鼻术用的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及塑形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26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隆鼻术用的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及塑形刀,配套设置、配合使用,属于美容(整形)外科隆鼻手术的专用器械。鼻假体包括呈柳叶形状的鼻背假体、鼻尖部为凸凹形分叶状的鼻尖假体和长方形鼻中隔假体且三者各为独立的分体;鼻假体塑形材包括鼻背假体塑形材、鼻尖假体塑形材和鼻孔支架,与鼻假体配合使用,用于鼻背、鼻尖和鼻中隔的塑形;塑形刀是用于雕刻鼻假体塑形材的工具。解决原隆鼻术中鼻假体为一个整体,术后感观不自然;鼻尖受力组织变薄甚至假体外露;矫正鼻中隔过短、过低,鼻部缺乏美感的问题。假体结构设计合理,术后鼻部形状自然,且富有美感,尤其对于矫正蒜头鼻极为有效;成形雕刻方便、精确,形态直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隆鼻术中使用的假体,具体是隆鼻术用的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及塑形刀
技术介绍
面部整形(容)中的隆鼻术为目前广为流行的常见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传统的隆鼻术使用的是鼻尖与鼻背为一个整体的假体,其形状为柳叶型,或L型,这种假体结构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加之没有很好的塑形方法,术后感观不自然,且并发症较多。生理状态下的鼻尖与鼻背之间呈分体状,仅有软组织及韧带相连,而整体的鼻假体在鼻尖受力移位变形时势必造成假体的上下受力,鼻背受力尚无大碍,而鼻尖常常受力则组织变薄甚至假体外露。东方人大多数鼻尖低平,其原因在于鼻中隔过短、过低,因此鼻部缺乏西方人挺、长、翘的美感。隆鼻术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直接在鼻外部雕刻假体,很难把假体雕刻的十分精确。另外,常规的隆鼻术中假体为医用硅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制品,膨体聚四氟乙烯由于材料本身质地柔软,与组织的亲和力好,但支撑力不够且雕刻成形困难;而硅胶支撑力较好但亲和力不足。如果,使用塑形材预制出假体模型,再按假体模型雕刻假体,这样就能把假体雕刻的十分精确,再结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和硅胶的特性设计出合适的鼻中隔假体进行隆鼻术,可以塑造出完美的鼻形。这种先使用塑形材预制出鼻部假体模型的做法以及相应的塑形材、鼻中隔假体,在目前的隆鼻术中还未见有资料报道或在实际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隆鼻术用的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及塑形刀,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及塑形刀,配套设置、配合使用,先使用塑形材预制出鼻部假体模型的做法,配合术式完成隆鼻术中的模拟、雕刻、成形过程,使整形后的鼻部更趋于自然、完美。鼻假体在术中埋植于鼻部组织内起到塑形作用,本技术中的鼻假体包括鼻背假体、鼻尖假体、鼻中隔假体,三者各为独立的分体;鼻背假体呈柳叶形状,靠近鼻根部位向上翘起;鼻尖假体的鼻尖部为凸凹形分叶状,分叶状处向前凸起,两个分叶之间向内凹陷,鼻小柱处向下弯曲;鼻中隔假体呈长方形,前端上止点呈圆弧形,后端的上1/4处向后呈内弧形突出,弧形突出的长度为鼻中隔假体宽度的1/3,此弧形突出结构恰好与鼻中隔下前缘的外弧形结构吻合,使植入后的鼻中隔假体稳定,更具支撑力。鼻中隔假体放置于鼻中隔前下端,支撑鼻翼软骨向前向下,使鼻孔成为竖立的卵圆形,鼻尖向下向前挺起。鼻假体塑形材用于雕刻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包括鼻背假体塑形材、鼻尖假体塑形材和鼻孔支架;鼻背、鼻尖假体塑形材的结构、形状、尺寸与鼻背、鼻尖假体一致;鼻孔支架为两个相同的卵圆形筒,用于模拟放置鼻中隔假体后的鼻孔与鼻尖的形状。塑形刀是用于雕刻鼻假体塑形材的工具,塑形刀一端为尖形刀,一端为圆形刀,圆形刀连接手柄,手柄与尖形刀之间由圆柱形塑形杆相连。鼻假体与鼻假体塑形材,形状对应,根据性别和个体差异设计为大、中、小三种型号。技术中的鼻中隔假体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两种,单纯型为医用硅胶制成;复合型的中间是硅胶支架、支架两侧表面为膨体聚四氟乙烯,使鼻中隔假体既有硅胶的支撑力,又有膨体聚四氟乙烯的组织亲和力,完全可以代替软骨使用。鼻假体材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或硅胶两种,鼻假体塑形材使用雕塑泥制型。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塑形刀配套置于盒内,产品分为聚四氟乙烯或硅胶两种。使用时,取出鼻孔支架置于双侧鼻孔,模拟出鼻中隔假体放置后的效果,然后将鼻背与鼻尖塑形材置于鼻部,用塑形刀雕塑出术者满意的鼻假体模型后,取下用吹风机吹干成为假体模型,按着假体模型形态雕刻假体,由于塑形后的硅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的鼻背、鼻尖假体与实用形态极为相近,因此按假体模型雕刻假体十分方便、精确。获得满意形态的鼻假体后,用于分体式隆鼻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鼻假体中鼻背、鼻尖和鼻中隔三个假体均为独立分体结构,符合人体生理状态,鼻尖假体的凸凹形分叶状结构,使鼻尖出现左右两个鼻尖亮点,术后鼻部形状自然,且富有美感,而且减少并发症。2.使用鼻中隔假体可延长鼻中隔,将鼻尖向下、向前挺起,使鼻孔由扁平变成挺立的卵圆形,使鼻小柱向下凸出,尤其对于矫正蒜头鼻极为有效。3.使用鼻假体塑形材预制出模型,再按模型雕刻假体,方便、精确,形态直观,可使患者直接感受到术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鼻背假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鼻尖假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鼻中隔假体结构侧视图;图6是图5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鼻背假体塑形材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鼻尖假体塑形材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鼻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塑形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鼻背假体、2鼻尖假体、3、鼻中隔假体、4鼻背假体塑形材、5鼻尖假体塑形材、6鼻孔支架、7尖形刀、8塑形杆、9手柄、10圆形刀、11硅胶支架、12聚四氟乙烯。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中鼻背假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由图所示,鼻背假体1为柳叶状,上端宽为10-12mm,下端宽为8-10mm,长度为45-55mm,靠近鼻根部位向上翘起,主体厚度为5-6mm。图3提供的是鼻尖假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由图所示,鼻尖假体2的鼻尖部为凸凹形分叶状,分叶状处向外凸起,两个分叶之间向内凹陷,主体厚度为5-7mm。分叶总宽度12-14mm,分叶的长为10-12mm,鼻小柱处长为5mm,宽为4mm,向下弯曲90-120°。图5提供的是鼻中隔假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图,由图所示,鼻中隔假体3长为25mm,上端宽10-12mm,下端宽7-9mm,厚度为1-1.5mm,前端上止点呈圆弧形,后端的上1/4处向后呈内弧形突出,长度为鼻中隔假体3假体宽度的1/3。图7所示为本技术中鼻背假体塑形材结构示意图,鼻背假体塑形材4的形状和尺寸鼻背假体1一致,为柳叶状,上端宽为10-12mm,下端宽为8-10mm,长度为45-55mm,靠近鼻根部位向上翘起,主体厚度为5-6mm。图8所示为本技术中鼻尖假体塑形材结构示意图,鼻尖假体塑形材5的形状和尺寸鼻尖假体2一致,鼻尖部为凸凹形分叶状,分叶状处向前凸起,两个分叶之间向内凹陷,主体厚度为5-7mm。分叶总宽度12-14mm,分叶的长为10-12mm,鼻小柱处长为5mm,宽为4mm,向下弯曲90-120度。图9所示为本技术中鼻孔支架塑形材结构示意图,鼻孔支架6为两个相同的卵圆形筒,厚度为0.5mm,高度、长度均为7mm。图10提供的是本技术中鼻假体塑形刀的结构示意图,塑形刀全长130mm,一端是尖形刀7,一端为圆形刀10,刀宽为5mm,厚度为2mm。圆形刀10直接连接手柄9,手柄9与尖形刀7之间由圆柱形塑形杆8相连,塑形杆8长25mm,直径2mm。鼻假体可以用硅胶和膨体聚四氟乙烯制作,如果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制作鼻假体时,鼻中隔假体3中间是硅胶支架11,硅胶支架11两侧粘贴膨体聚四氟乙烯12。鼻假体、鼻假体塑形材在上述尺寸范围内,分三种型号设计、设置,同塑形刀一起装在盒内。使用时,取出鼻孔支架6置于双侧鼻孔,模拟出鼻中隔假体3放置后的效果,然后将鼻背塑形材与鼻尖塑形材置于鼻部,用塑形刀雕塑出满意的鼻假体模型后,取下用吹风机吹干定型。按着模型雕刻鼻背和鼻尖假体,获得满意形态的鼻假体后,再实施隆鼻术。术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隆鼻术用的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鼻背假体(1)、鼻尖假体(2)和中隔假体(3),三者各为一个独立的分体;所述的鼻背假体(1)呈柳叶形状,靠近鼻根部位向前翘起;所述的鼻尖假体(2)的鼻尖部为凸凹形分叶状,分叶状处向外凸起,两个分叶之间向内凹陷,鼻小柱处向下弯曲;所述的鼻中隔假体(3)呈长方形,前端上止点呈圆弧形,后端的上1/4处向后呈内弧形突出,弧形突出的长度为鼻中隔假体(3)假体宽度的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财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