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负重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101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保护假体或将它们连接在人体上的器械。其主要结构包括:钉帽和钉柄,其特征是:a,钉帽外端端面为光滑的弧面;b,钉帽上有一只台阶孔;c,在钉帽的内端面上与钉帽台阶孔相对应位置固定着开有至少三条轴向槽口的管状钉柄;d,管状钉柄中有一只锥形螺母;e,钉帽台阶孔中有一只与锥形螺母配合的沉头螺栓。在钉柄四周的钉帽内端面上设置骨端固定刺,更加完善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保护假体或将它们连接在人体上的器械,确切地讲是一种安装在所截下肢末端的易于下肢负重的器械。现代截腿术形成的残肢末端因骨端面积小,易生骨刺等原因而不能负重。截下肢者通常穿戴末端悬空的假腿,由此,常导致骨端突出等并发症的出现,给许多人带来巨大的苦痛。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植入人体下肢残肢骨端的装置,增加下肢残体的负重能力、消除骨端突出等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技术所提供的下肢负重钉包括钉帽和钉柄两部分,其特征是钉帽的外端端面为光滑的不规则弧面,在钉帽上有一只台阶孔;与该台阶孔相对应,在钉帽的内端面上固定着开有至少三条轴向槽口的管状钉柄。在管状钉柄中有一只锥形螺母,与锥形螺母相配合在钉帽台阶孔中安装着一只沉头螺栓。为了防止术后初期下肢负重钉在人体中相对位移,并有利于髓腔内出血的引流。本技术在钉帽内端面、管状钉柄的四周置放至少三只骨端固定刺。为了增加下肢负重钉的固联效果,本技术中钉柄的管状外壁上有凸起的髓腔固定刺。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是大腿负重钉的主视说明书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说明书附图3是小腿负重钉的主视图;说明书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图中1—锥形螺母、2—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负重钉,包括钉帽和钉柄,其特征是:a、钉帽外端端面为光滑的不规则弧面;b、钉帽上有一只台阶孔;c、在钉帽内端面上与钉帽台阶孔相对应位置固定着开有至少三条轴向槽口的管状钉柄;d、管状钉柄中有一只锥形螺母;e、钉帽台 阶孔中有一只与锥形螺母配合的沉头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荣军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