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线杀菌装置,设置于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之间,其包括外壳和密封安装于外壳中的紫外灯管,所述外壳上设有分别对应连接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的三个接口。所述紫外灯管安装在一石英套管中,所述外壳一端开口,所述石英套管一端通过一弹性部件抵靠外壳底部,另一端通过一端盖压紧密封外壳开口。使用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分别对净水设备到储水设备、储水设备到用水设备以及净水设备直接到用水设备的饮用水杀菌消毒,避免储水桶内细菌微生物滋生、出水微生物残留偏高的问题,不仅延长储水桶内水质的保鲜和保存寿命,储水桶清洗消毒的周期和使用寿命,更保障了出水水质的卫生安全性。且无需增加杀菌设备的投入,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饮用水净化设备中的紫外线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紫外线杀菌器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
,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微生生 物等有害生物。在家用或者商业的饮用水净化设备中,紫外线杀菌已经成为一种可靠、高 效、安全的水质保障技术,来杀灭水中残留或滋生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生物,保障水质的卫 生和安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在家用和商业纯水设备中,其核心净水工艺技术往往采 用的是反渗透或纳滤技术,由于反渗透或纳滤膜组件及其配套的设备的购买成本和使用配 套要求相对较高,往往不能达到即时制水、即时供水的使用要求,所以普遍采用制水——储 水——供水的运行模式,就是增加一个储水单元,其能储存一定量的纯水,可以在需要用水 时,大流量地供应纯水,从而解决了反渗透和纳滤膜工艺供水不及的问题。但由于储水容器以及较长的水管管路无法做到彻底的无菌和安全,不可避免地存 在或多或少的微生物滋生问题,因而从纯水储水桶中流出的水往往存在微生物指标超标的 问题,特别是水质中的细菌总数指标常常超标,所以要想达到直饮的目标,必须对水质进行 杀菌消毒处理,由于紫外线杀菌操作简单、技术可靠、副作用小而被广泛采用。所以,在使用反渗透或者纳滤膜净水工艺的饮用水净化或者纯水系统中,紫外线 杀菌器最典型的使用方式如图1所示,外部进水通过净水设备1 (如反渗透膜组件)过滤, 经逆止阀2防止回流,再由三通接头3分别连接到储水设备4 (压力储水桶)和用水设备5 (直饮水龙头),用水时储水设备4储存的净水通过三通接头3流向用水设备5,并经紫外线 杀菌器6杀菌消毒后由用水设备5输出。上述纯水系统中采用传统的紫外线杀菌器结构及工作方式,紫外线杀菌 器6有一个进水接口和一个出水接口,其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ZL200820200365和 ZL200920316403中所公开的形式。当待消毒的水流经杀菌器时,通过紫外线照射将水中的 细菌微生物进行杀灭。此类杀菌器及其使用方式虽然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储水桶出水的 细菌微生物指标超标问题,但由于没有对纯水在进入储水桶之前进行杀菌消毒,而进入储 水桶之前的许多系统元件和管路(如膜、滤芯、滤壳、水管、接头、单向阀等)都可能会滋生细 菌微生物,所以进入储水桶的纯水往往是带有细菌微生物的。由于纯水在进入储水桶后,往 往需要储存几小时到几天时间,所以一旦储水桶的进水中含有细菌微生物或者储水桶内原 本存在细菌,则通常会导致在储水桶的内壁或者内胆等处细菌微生物滋生繁殖,使得储水 桶的出水细菌微生物含量增加、水质下降。虽然在储水桶出口管路中安装紫外线杀菌器能 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储水桶的出水水质,控制细菌微生物含量。但是,如果一旦储水桶的进水 中细菌微生物的含量较高,而且纯水的储存时间也较长的话,水中细菌微生物的含量可能 会明显上升,导致紫外线杀菌器的杀菌负荷大大增加,出水中的细菌微生物不能充分、有效地得到杀灭,甚至指标超标,影响到供水水质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紫外线杀菌装置,在净水设备处理后的 水进入储水桶之前以及储水桶的水流出供应外界使用时,都由同一台杀菌装置进行杀菌消 毒处理,有效提高杀菌消毒效果,且无需增设杀菌设备的投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外线杀菌装置,设置于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之间,其包括外壳和密封 安装于外壳中的紫外灯管,所述外壳上设有分别对应连接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 的三个接口。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还包括一石英套管,所述紫外灯管安装在石英套管中,所 述外壳一端开口,所述石英套管一端通过一弹性部件抵靠外壳底部,另一端通过一端盖压 紧密封外壳开口。所述端盖、石英套管和外壳三者之间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密封圈。所述外壳上的三个接口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两侧。所述外壳上的三个接口中,连接储水设备的接口和连接用水设备的接口之间对应 的有效杀菌长度最长。所述外壳内壁与石英套管之间设置有两条隔离条,使外壳和石英套管之间形成分 别对应两侧接口的两个腔体,该两个腔体下部连通。壳体中还包括套设安装在石英套管顶端外侧的上固定片和安装在石英套管底端 接触外壳底部的下固定片,所述各隔离条的两端分别凸设有至少一根固定针,所述上固定 片和下固定片上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各隔离条通过固定针插设于固定孔中,固定于上固定 片和下固定片之间。所述固定针贯穿设置于隔离条内,固定针两端分别从隔离条两端凸伸出。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或弹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如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具有三通杀菌结构,能够分别对净水设备流向储水设备、 储水设备流向用水设备以及净水设备直接流向用水设备的净水进行杀菌消毒,由于进入储 水桶的水是经过杀菌消毒的,因此可以很好的避免储水桶内细菌微生物滋生、出水微生物 残留偏高的问题,从而不仅延长了储水桶内水质的保鲜和保存寿命,延长了储水桶清洗消 毒的周期和使用寿命,也更加保障了出水水质的卫生安全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净水设备中的三通装置和紫外杀菌装 置,在无需增加石英套管、紫外灯管、密封圈等设备投入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杀菌效果,有效 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杀菌器应用于纯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紫外线杀菌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4中安装就位后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应用于纯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运行时的净水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参见图2、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紫外线杀菌装置7,设置于净水设备1、储水设备4和用 水设备5之间,其包括外壳71和密封安装于外壳71中的紫外灯管72,所述外壳71上设有 分别对应连接净水设备1、储水设备4和用水设备5的三个接口 711、712、7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杀菌装置还包括一石英套管73,所述紫外灯管72安装在石英套管 73中,所述外壳71 一端开口,所述石英套管73 —端通过一弹性部件74抵靠外壳71底部, 另一端通过一端盖75压紧密封外壳71开口。所述弹性部件74为弹簧或弹片。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4采用弹簧。所述端盖75、石英套管73和外壳71三者之间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密封圈76。为了增加净水流经紫外灯管的有效长度,进一步提升杀菌消毒的效果,所述外壳 71上的三个接口 711、712、713分别位于外壳71的相对两侧。其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应当使储水设备4流向用水设备5的净水的杀菌距离(即 有效杀菌长度)最长,因此,本实施例中,连接储水设备4的接口 712和连接用水设备5的接 口 713对应位于异侧。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优选方案,接口 711、712、713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 排布,但并不以之为限,由于接口 711、712、713相互连通,原则上可以任意选择连接相应设备。为了隔离引导净水流向,所述外壳内壁71与石英套管73之间设置有两条隔离条 77,使外壳71和石英套管73之间形成分别对应两侧接口 711、712、713的两个腔体,该两个 腔体下部连通。上述隔离条77由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线杀菌装置,设置于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之间,其包括外壳和密封安装于外壳中的紫外灯管,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设有分别对应连接净水设备、储水设备和用水设备的三个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