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矫形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下肢骨伤支架。众所周知,下肢骨手术后矫形及护理,普遍采用棉垫子及卫生纸适当垫高患肢,一方面其可移性大,患者功能位置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对调节各种角度及高度有一定的困难,再者通风透气性差,不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及骨折愈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可自由调节角度及高度、透气性好、定位稳固的多功能下肢骨伤支架。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矩形底座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齿2,底座1一端与“凵”形套管9底边铰连,“凵”形套管9的两则边上分别设有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另一端分别与“凵”形支撑框4的两侧边铰连,“凵”形支撑框4两边的下侧与“凵”形前支架3的两端铰连。左连接杆7与右连接杆8之间、“凵”形套管9及“凵”形支撑框4的两侧边之间连有弹簧6,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下侧分别与“凵”形后支架11的两侧边铰连。本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凵”形套管9的管壁上设有锁紧螺栓10。“凵”形支撑框4的两侧边上端分别设有一个防护杆5。本技术可将患肢稳固定位,通风透气性好,促进血液循环及骨折愈合,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下肢骨伤支架,设有一个矩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矩形底座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齿2,底座1一端与“凵”形套管9底边铰连,“凵”形套管9的两则边上分别设有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左连接杆7、右连接杆8另一端分别与“凵”形支撑框4的两侧边铰连,“凵”形支撑框4两侧边的下侧与“凵”形前支架3的两端铰连,左连接杆7与右连接杆8之间、“凵”形套管9及“凵”支撑框4的两侧边之间连有弹簧6,右连接杆7、左连接杆8下侧分别与“凵”形后支架11的两侧边铰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霞,赛小珍,董文早,谢波,孙文学,鞠洪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