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308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模块,包含光伏二极管、导电框架及线路基板。光伏二极管定义前侧及后侧,具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位于前侧及后侧。导电框架位于光伏二极管的前侧,导电框架具有开口以形成内缘。第一电极连接导电框架的内缘以使光伏二极管位于导电框架下方,光伏二极管则暴露于开口中。线路基板位于光伏二极管的后侧,线路基板具有第一导电接点、第二导电接点、及导电凸块叠置于第一导电接点上方并向上延伸以连接导电框架。第二导电接点连接第二电极。第一导电接点则藉由导电凸块及导电框架电性连接第一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导电框架结合导电凸块来取代习知的引线结构,避免使用习知透明封胶或粘胶以改善受热老化破裂的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光伏电池模块,特别是关于具有导电框架结构的光 伏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图1A显示习知的光伏电池模块10。如图所示,光伏电池模块10包含 一线路基板ll; 一散热器12; —光伏电池芯片13;及一聚光透镜14。光伏 电池芯片13可吸收外来光线将其转成电流并由线路基板11传送出去。散热 器12用来散逸光伏电池芯片13产生的热量。聚光透镜14则用来使光线聚 集于光伏电池芯片13上。线路基板ll包含导电接点111。透过引线15,导 电接点111与光伏电池芯片13的电极13P电性相接。引线15与电极13P或 导电接点111的连接界面设有粘胶17以稳固彼此的连接。图1B显示另一种 习知的光伏电池模块100,其结构与光伏电池模块10大致相同。光伏电池模 块100同样具有聚光透镜但在此未显示。光伏电池模块100还包含透明封胶 19覆盖其上,用以保护光伏电池芯片13及引线15。习知的光伏电池模块10或100有诸多缺点。举例而言,打线即是工艺 上相当烦瑣成本相对高昂的步骤,况且引线将占据许多空间。此外,为了增 加发电效率,习知光伏电池模块10或100会尽可能提高聚光透镜14的聚焦 倍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伏二极管,定义前侧及后侧,该光伏二极管具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位于该前侧及该后侧; 导电框架位于该光伏二极管的该前侧,该导电框架具有开口以形成内缘,该第一电极连接该内缘以使该光伏二极管暴露 于该开口中; 线路基板位于该光伏二极管的该后侧,该线路基板具有导电凸块向上延伸以连接该导电框架,其中该光伏二极管的该第一电极藉由该导电框架及该导电凸块电性连接该线路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光伏二极管,定义前侧及后侧,该光伏二极管具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位于该前侧及该后侧;导电框架位于该光伏二极管的该前侧,该导电框架具有开口以形成内缘,该第一电极连接该内缘以使该光伏二极管暴露于该开口中;线路基板位于该光伏二极管的该后侧,该线路基板具有导电凸块向上延伸以连接该导电框架,其中该光伏二极管的该第一电极藉由该导电框架及该导电凸块电性连接该线路基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线路基板还包含第 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该导电凸块叠置于该第一导电接点上方。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接点连接 该第二电极。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机透明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台徽
申请(专利权)人:太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