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收器,在第一频率转换电路(4),对通过天线(1)接收的高频模拟信号暂时转换成低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对由此生成的数字信号,在DSP(9)实行数字信号处理后,回复到模拟信号,由第二频率转换电路(12)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作为目标的中频信号,只要在A/D转换器(8)将比中频低的频率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即可,不需要依据乃奎斯特准则的高速取样,同时,关于DSP(9)也不需以高取样频率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实行频率转换、转换为中频 信号进行处理的接收器,适合用于例如采用超外差方式的接收器。
技术介绍
在采用伴随频率转换的接收信号方式、所谓超外差方式的接收器中,通 过将接收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和从局部振荡器输出的局部振荡信号在混频 器进行频率混合,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 一般,在超外差方式的接收器 中,将局部振荡频率fu)设定为相对接收的载波频率fRF仅偏移中频A fff的频率。艮P,局部振荡频率fLo设定为如下式f*L0 = fRF it flF将局部振荡频率fLO取比载波频率fRF高者称为上侧局部振荡方式,将局部 振荡频率fLO取比载波频率fRF低者称为下侧局部振荡方式。在此场合,在混频 器进行|fRF —fL0| = flF的频率转换。在混频器的输出侧置有IF滤波器,仅使中频fiF信号通过其以后的电路。此 后,中频flF信号被检波电路检波,经所设定的处理,成为基频信号。根据场合, 基频信号在低频放大电路被放大。这样,超外差方式将中频信号解调为基频 信号。在接收器中,也有采用将来自接收电波的高频信号朝基频信号直接转换 频率的直接转换方式(也称为直接变换方式或零中频(IF)方式)(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l)。直接转换方式的接收器将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按原样在高频放大 电路放大,从该信号直接在检波电路检波基频信号。[专利文献l]特开2000-49640号公报直接转换方式与超外差方式相比,不需要接收电路的IF(中频)段,因此,除了能大幅度减少接收器的零件数,还可减少组装面积。这样,直接转换方式的 接收器与超外差方式相比,结构简单。与此相反,超外差方式干扰少,不太会受输入信号电平影响而可进行检 波输出。虽然与直接转换方式相比,构成复杂,但是整体性能上优越,因此,现在 使用最多。由于近年来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使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 字信号处理器)等的数字电路实现以往由模拟电路实现的功能的例子正在 增加。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也在DSP对由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 进行处理。例如,通过由DSP构成以往由SAW滤波器(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表面声波滤波器)构成的IF滤波器,IF滤波器也成为可与其他电路一起 集成化在一个IC芯片。但是,例如在FM调谐器或TV调谐器时,中频为10MHz以上,混频器输出 的中频信号频率较高。因此,为了将其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需要根 据乃奎斯特准则(Nyquist criterion)高速取样。其结果,存在A/D转换器的消耗 电力增大问题。另外,在处理数字信号的DSP作为动作时钟,也需要高的取样 频率,存在消耗电力变大问题。又,以高取样频率动作的A/D转换器或DSP电路 构成复杂,也存在电路规模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在使用DSP等数字电路 实现中频转换方式的接收器中,无需使得A/D转换器或DSP以高的取样频率动 作,减少消耗电力及縮小电路规模。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模拟信号暂时 转换成低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对由此生成的数字信号,实行数字信号处理后,回复到模拟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作为目标的中频信号。按照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在A/D转换器对低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 换,因此,不需要依据乃奎斯特准则的高速取样。其结果,能减少A/D转换器的 消耗电力。另外,即使是处理由该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路,作为 动作时钟,也不需要高的取样频率,也能减少数字电路的消耗电力。而且,能简4化A/D转换器及数字电路的构成,也能縮小电路规模。 附图说明图l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接收器的构成例。图2表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中使用的中频信号及低频信号的频带的例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图l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 的接收器的构成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接收器设有天线l,带通滤波器2, LNA (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3,第一频率转换电路4,第一局 部振荡电路5,第一PLL (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电路6,晶体振子7, A/D转 换器8,DSP9,第一D/A转换器10,第二D/A转换器11,第二频率转换电路12,第 二局部振荡电路13及第二PLL电路14构成。第二频率转换电路12是IQ信号混频器,如图1所示,设有I信号用混频器 12a, Q信号用混频器12b,加法器12c及90。移相器12d。除天线l之外的图l构成 可以通过例如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或Bi—CMOS (Bipolar—CMOS,双极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工艺集成到l个半导体芯片。带通滤波器2从天线1接收的广播波信号之中选择特定频带的广播波信 号输出。LNA3以低噪声对通过带通滤波器2的高频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第一 频率转换电路4通过使得从LNA3输出的高频模拟信号和从第一局部振荡电 路5输出的局部振荡信号实行频率混合,对高频模拟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 成比设为目标的中频fe信号频率低的低频模拟信号。本实施形态的接收器为TV调谐器场合,如图2(a)所示,设为目标的中频 fff为例如45MHz,中频信号的频带宽为6MHz。第一频率转换电路4进行频率 转换,将高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比45MHz低的频率,尽可能接近基频的频率,且 能确保6MHz频带宽的频率的低频模拟信号。例如,低频模拟信号的中心频率fb如图2(b)所示,设为4MHz。这种场合,第一PLL电路6基于由晶体振子7输出的所设定频率的基准信号生成时钟信号, 第一局部振荡电路5根据所述第一PLL电路6生成的时钟信号,产生对于生成 4MHz的低频模拟信号来说必要的频率的局部振荡信号。接着,将该局部振荡 信号供给第一频率转换电路4 。A/D转换器8对由第一频率转换电路4输出的低频模拟信号实行模拟/数 字转换。这样成为数字信号的低频信号输入DSP9。 DSP9通过对由A/D转换 器8供给的数字信号以数字方式进行滤波处理,实行频带限制。由此,抽出以 4MHz作为中心频率fu、具有6MHz窄频的频带宽的低频信号。由DSP9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实行滤波场合,与以往外附于半导体芯片的 SAW滤波器相比,能得到深的频带外衰减量(80 90dB)。此外,也能以数字方 式正确地取得通带(passband),也能防止凹口(notch)发生。即,能实现频率特性 较佳的滤波器,能抽出具有所期望的频带宽的良好低频信号。又,DSP9具有基于4MHz的低频fLF的(sin LFt)的正弦表信息以及(cos wt)的余弦表信息,利用所述表信息,将如上所述抽出的低频信号分割为同相 信号(I信号)以及具有直角相位的正交信号(Q信号)。第一D/A转换器10对由DSP9输出的数字的I信号实行数字/模拟转换。又, 第二D/A转换器ll对由DSP9输出的数字的Q信号实行数字/模拟转换。第二频 率转换电路12进行频率转换,将由第一D/A转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收器,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接收器包括: 第一频率转换电路,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模拟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比上述中频低的低频模拟信号; A/D转换器,对由上述第一频率转换电路输出的低频模拟信号实行模拟/数字转换; 数字电路,对由上述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实行包含滤波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 D/A转换电路,对由上述数字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实行数字/模拟转换; 第二频率转换电路,对由上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低频模拟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上述中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10-4 273387/20061.一种接收器,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接收器包括第一频率转换电路,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高频模拟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转换成比上述中频低的低频模拟信号;A/D转换器,对由上述第一频率转换电路输出的低频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毅,宫城弘,
申请(专利权)人:NSC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