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方法及支持其的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4292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方法。尤其是,该方法包含确定用于提供不同的相位角给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的对角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从第一码本内选择酉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以及根据该对角矩阵以及该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方法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众多多媒体服务的用途与使用人口成长以及通信服务的广泛使用,无线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为了包容改变的需求,最重要就是增加通信系统的容量。增加容量的方法包含找寻新的可用频宽,以及改善现有资源的效率。 作为改善现有资源使用的示例,发射机与接收机可配备多天线来有效使用空间域内的资源,以取得分集增益。再者,多天线允许数据通过每一天线并行传输,以此增加传输容量。 有关使用多天线传输与接收数据的方法可由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Multi Output,MIMO)系统所表示。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方法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支持该方法的设备,其实质性地避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与缺点造成的一或多个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设备。 在下列说明中将公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与特征,并且对于原本就精通此技术的人士而言,有些部分从下列实施例中就可理解,或者实施本专利技术就可知道。通过书面说明中和其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内特别指出的结构,如此就可实现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其它优点。 为了达成这些目的及其它优点,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本文中所实施以及广泛描述的,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方法包含确定用于提供不同的相位角给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的对角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从第一码本内选择酉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以及根据所述对角矩阵以及所述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内,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设备包含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其被配置为确定用于相移和码本中的至少一个的对角矩阵,并且所述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是以所述对角矩阵与酉矩阵为基础的;以及预编码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对角矩阵以及所述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 可了解,本专利技术上述一般说明以及下列实施方式都仅是示例性与示范性的,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对权利要求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所包括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它们被结合在此并构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为说明MIMO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结构的示例图; 图2为说明使用CDD方案的多天线系统的发射机的示例图; 图3为说明相位序列的应用的示例图; 图4为说明使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方案的多天线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示例图; 图5为说明用于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示例图; 图6为说明两种基于延时样本大小的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示例图; 图7为说明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基于SCW OFDM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示例图;以及 图8为说明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基于MCW OFDM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示例图。 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说明,且其部分将可从说明中被了解,或可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其他优点将可通过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所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并获得。 在此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附图内将说明其示例。无论在什么地方,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1为说明MIMO系统内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结构的示例图。请参考图1,发射机包含信道编码器101、映射器103、串并(Serial-to-parallel,S/P)转换器105以及多天线编码器107。尤其是,信道编码器101可将重复(或额外)比特附加至传输数据比特,以便减少信道以及/或噪声造成的干扰。映射器103可将数据比特转换成数据符号,并且S/P转换器105可排列数据符号来分配给子载波。最后,多天线编码器107可将并列排列的数据符号转换成时空信号。 另外,该接收机包含多天线解码器109、并串(Parallel-to-serial,P/S)转换器111、解映射器113以及信道解码器115。接收机的多天线解码器109、P/S转换器111、解映射器113以及信道解码器115的功能分别与发射机的多天线编码器107、S/P转换器105、映射器103以及信道编码器的功能相反,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多天线OFDM系统内,可使用许多方式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度。这些方法包含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e,STC)方案以及循环延时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方案。STC和CDD方案可用来取得空间分集。更进一步,这些方法另包含波束形成方案以及预编码方案,这都用来增加信噪比(Signal-to-noise,SNR)。 STC以及CDD方案一般用于不需要反馈信息的开放式循环系统,以增加传输数据的可靠度。再者,波束形成方案以及预编码方案一般用于使用反馈信息将SNR最佳化的闭环系统。 尤其是,对于增加空间分集增益以及SNR的方法而言,以下将分别详细讨论CDD以及预编码方案。 首先,CDD方案允许多天线系统的每一天线传输具有不同延时或具有不同大小的OFDM信号,如此接收机可取得频率分集增益。 图2为说明使用CDD方案的多天线系统的发射机的示例图。 在OFDM符号经过S/P转换器以及多天线编码器处理并且接着通过每一天线被发射之后,当被传输到接收机时会在OFDM符号上加上(或附上)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CP可加入到OFDM符号以避免信道内干扰。在此,传送至第一天线以用来传输的数据序列其上并没有附上CP,但是传送至后续天线以用来传输的数据序列就已经附加上了CP。也就是,传送至后续天线的数据序列附加有特定量的循环延时比特。 若这种循环延时方案应用在频率域,则可用相位序列的倍数来表示循环延时。图3为说明相位序列的应用的示例图。请参阅图3,在频率域内依照天线而有不同配置的相位序列(例如相位序列1~相位序列M)中的每一个经过复用,然后应用至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此后,已转换的数据可传输至接收机,并且图3的这种处理可称为相移分集方案。 若使用相移分集方案,则平坦衰落信道会转换成频率选择信道。此外,通过信道编码可取得频率分集增益,及/或通过频率选择调度可取得多用户分集增益。 第二,预编码法包含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方案以及量化方案。尤其是,若反馈固定量的闭环系统的反馈信息时,则可使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方案。此外,量化方案可用于反馈量化的信道信息。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方案将作为反馈信息的预编码矩阵(其对于发射机与接收机是已知的)的索引传送至发射机,以取得SNR增益。 图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确定用于提供不同的相位角给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的对角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从第一码本内选择酉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以及根据所述对角矩阵以及所述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7-4-26 10-2007-0040744;US 2006-9-19 60/826,11.一种在使用多个子载波的多天线系统内使用基于相移的预编码来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确定用于提供不同的相位角给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的对角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从第一码本内选择酉矩阵以作为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以及根据所述对角矩阵以及所述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从第二码本内选择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选取的预编码矩阵、对角矩阵以及所述酉矩阵来对子载波相关的符号执行预编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对应的子载波的索引被计算为特定大小的码本之后,选择所述酉矩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角矩阵的相位角与所述酉矩阵中的至少一个随时间改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角矩阵允许连续天线的相位角线性增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角矩阵允许偶数天线与奇数天线的相位角交替地具有相同相位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角矩阵允许与其它天线具有高相关性的特定天线具有不同相位角。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日任彬哲李旭峰千珍英高贤秀郑进赫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