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949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冰箱,具备:储藏室(2),其冷却保存储藏物;冷却器(11),其生成冷气;冷气通路(32),其配置于储藏室(2)的背面且由冷却器(11)生成的冷气流过该冷气通路(32)中;排出口(104a、104b),其朝向冷气通路(32)开口并向储藏室(2)排出冷气;离子发生装置,其配置于冷气通路(32)内且发生离子,其中,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流入冷气之后被分支为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上述冷气通路的分支之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发生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冰箱
技术介绍
具有发生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以往的冰箱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该冰箱在冷 藏室的背后配备有冷气管。在冷气管上多个排出口面向冷藏室而开口,在每一个排出口的 附近配置有离子发生装置。当驱动离子发生装置时,负离子与流过冷气管中的冷气一起从排出口排放到冷藏 室内。由此,能够去除储藏物的异味成分。另外,通过离子发生装置发生负离子和正离子并 送出到储藏室内,而能够进行储藏室内的除菌。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4365号公报(第2页至第6页、图3)但是,根据上述以往的冰箱,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一个排出口的附近并与冷气一 起排放到冷藏室内。因此,该排出口附近的离子浓度高而其他部分的离子浓度低。其结果, 冷藏室内的离子浓度变得不均勻。由此,存在冷藏室内的除菌效果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除菌效果的冰箱。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冰箱,具备储藏室,其冷却保存储藏物;冷却 器,其生成冷气;冷气通路,其配置于上述储藏室的背面并由上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流过该 冷气通路中;排出口,其朝向上述冷气通路开口并向上述储藏室排出冷气;离子发生装置, 其配置于上述冷气通路内且发生离子,该冰箱的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 流入冷气之后被分支为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上述冷气通路 的分支之前。根据该结构,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流入到在储藏室的背面所配置的冷气通路,而 含有在离子发生装置中发生的离子。含有离子的冷气分支为第一、第二分支路而在储藏室 的背面扩散而流通,并从排出口排出到储藏室内。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流 入冷气之后流路被拓宽,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上述冷气通路被拓宽之前。根据该结构, 流入到冷气通路的冷气通过狭窄的流入而通过离子发生装置含有离子。含有离子的冷气在 被拓宽的流路中扩散并流通,从而流速下降,分支成第一、第二分支路而从排出口缓慢向储 藏室内排出。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的冷气流入侧靠左 右中的一侧而设置,上述离子发生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成下游侧朝向左右中的另一侧。根 据该结构,在冷气通路中例如冷气流入到偏向第一分支路侧的位置。流入到冷气通路的冷 气被长度方向朝向第二分支路的方向延伸的离子发生装置引导,从而含有离子的冷气引导 到第二分支路。3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被配置成发 生离子的电极面沿着冷气的流通方向,并且与上述电极面相对置的面离开上述冷气通路的 壁面而偏向与冷气的流通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根据该结构,从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极面 发生的离子包含在沿着电极面流通的冷气中。另外,沿着电极面的相对置面流通的冷气与 含有离子的冷气合流。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与上述离子发生装置接触的冷气 的温度为高于_20°C的高温。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储藏室由冷藏室构成,并且 在上述储藏室中设置温度低于冷藏温度的低温隔离室,将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成比上述 隔离室的排出口靠上游侧。根据该结构,流入到冷气通路的冷气含有由离子发生装置发生 的离子。含有离子的冷气经由排出口排出到由低温的冷却室组成的隔离室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分支为第一、第二分支路之前设置有离子发生装置,所以含有 离子的冷气在储藏室的背面扩散并流通,并从排出口排出。因此,使储藏室内的离子浓度变 得均勻,从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冷气流入之后将冷气通路的流路拓宽,因此能够降低冷气的流速, 从而能够降低因离子的碰撞而发生的损耗。另外,由于在冷气通路拓宽之前设置有离子发 生装置,因此冷气在被扩散之前含有离子。因此,流过冷气通路的冷气可靠地含有离子,从 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除菌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冷气通路的冷气流入侧靠左右的第一、第二分支路的一侧而设 置且离子发生装置的长度方向朝向另一侧的方式倾斜设置,因此,离子发生装置起到风向 板的作用。由此,能够将冷气引导到离开第一、第二分支路的冷气流入侧的一侧。因此,冷 气均勻地流过第一、第二分支路,从而能够使储藏室的离子浓度变得更加均勻。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极面沿着冷气的流通方向,因此容易使离子 包含于冷气中。另外,离子发生装置被配置成与电极面相对置的面离开冷气通路的壁面而 靠流路内的一侧,因此,能够容易使流通在离开冷气通路的离子发生装置侧的冷气中含有 离子。另外,能够使沿着电极面的相对置面流通的冷气通过与沿着电极面流通的冷气进行 合流而含有离子。因此,使流通在冷气通路中的冷气均勻地含有离子,能够使储藏室的离子 浓度变得更加均勻。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与离子发生装置接触的冷气的温度为大于-20°C的高温,因此 能够降低霜附着到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极上。另外,在将对电极施加高压的高电压发生装置 与电极进行了单元化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情况下,高电压发生装置内的电气部件维持在高 于-20°C的高温。由此,能够防止高电压发生装置内的电气部件变成-20°C以下而无法维持 放电的情况。从而,能够使电极可靠地放电并发生离子。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将离子发生装置配置在比温度低于冷藏温度的隔离室的排出 口靠上游侧,因此,能够进行冷却室等的隔离室内的除菌。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右视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右侧面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体部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后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后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面板组件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冰箱;2冷藏室;3温度切换室;4制冰室;5蔬菜室;6冷冻 室;7、8、35隔热壁;11冷却器;12冷冻室送风机;15导入通风路;16加热器;17回流通风 路;18温度切换室送风机;20冷藏室挡板;22冷冻室回流口 ;23冷藏室送风机;31、32冷气 通路;32a第一分支路;32b第二分支路;32c流入部;32d拓宽部;36纵隔热壁;37温度切换 室排出挡板;38温度切换室回流挡板;57压缩机;100面板;101部件;102密封部件;102a 突起部;103a、103b、104a、104b、105a、105b 排出口 ;108 水槽;111 空间部;120 面板组件; 130离子发生装置;130a电极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 的冰箱的主视图以及右视图。在冰箱1的上部配备有通过门2a打开关闭的冷藏室2 (储藏 室)。在冷藏室2的下方沿左右并排设置有通过门3a、4a打开关闭的温度切换室3以及制 冰室4。在温度切换室3以及制冰室4的下方配备有通过门6a打开关闭的冷冻室6,在冷 冻室6的下方配备有通过门5a打开开闭的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具备:储藏室,其冷却保存储藏物;冷却器,其生成冷气;冷气通路,其配置于上述储藏室的背面且由上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流过该冷气通路中;排出口,其朝向上述冷气通路开口并向上述储藏室排出冷气;离子发生装置,其配置于上述冷气通路内且发生离子,该冰箱的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流入冷气之后被分支为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上述冷气通路的分支之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16 2007-297899一种冰箱,具备储藏室,其冷却保存储藏物;冷却器,其生成冷气;冷气通路,其配置于上述储藏室的背面且由上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流过该冷气通路中;排出口,其朝向上述冷气通路开口并向上述储藏室排出冷气;离子发生装置,其配置于上述冷气通路内且发生离子,该冰箱的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流入冷气之后被分支为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上述冷气通路的分支之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气通路在从上述冷却器流入冷气 之后流路被拓宽,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上述冷气通路被拓宽之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善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