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电气设备的线圈电绝缘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826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包括:绕线筒(10),其具有带端部凸缘(12、13)的中心毂(11);线圈绕组(20);外部叠片堆叠(30)。绝缘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电绝缘机构(40),其包括至少一条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自粘的电绝缘带(40a),且具有覆盖部分(43)和两个保持部分(41、42),每个保持部分粘附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12a、13a、12b、13b)之一上,所述覆盖部分在与叠片堆叠(30)的相邻部分面对的区域中覆盖所述线圈绕组(20)的整个轴向延伸部;将每个保持部分(41、42)粘附到绕线筒(10)的端部凸缘(12、13)上;和在形成线圈绕组(20)之后,将覆盖部分(43)粘附到线圈绕组的轴向延伸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电气设备的线圈电绝缘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电气设备包 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具有带有端部凸缘的中心毂;线圈绕组;和叠片堆叠。本专利技术更具 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使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绕组绝缘的方法,所述电机的定子特别是用于制冷 压缩机的类型。
技术介绍
例如用于制冷压缩机的电机定子通常由形成在绕线筒中的线圈绕组和在所述线 圈绕组外部的叠片堆叠形成。在电机应用于制冷压缩机时,所述电机安装在密封的外壳的 内部。尽管本专利技术用于使下述类型的任何电气设备的线圈绝缘,其中所述电气设备包括 通常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绕线筒和金属叠片堆叠,所述绕线筒具有结合有端部凸缘的中心 毂并且承载有线圈绕组,所述金属叠片堆叠位于绕线筒和线圈绕组的外部,但本专利技术将针 对电机(特别是用于制冷压缩机的电机)的定子进行描述。用于压缩机的例如直线类型的电机,除了定子之外还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 构由基部部分和推进部分形成,所述基部部分固定至压缩机的活塞,所述推进部分替代在 旋转电机(不是直线电机)的转子来支承磁性元件。电机定子通常包括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绕线筒,所述绕线筒具有管状中心毂,所 述中心毂具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电气设备的线圈电绝缘的方法,所述电气设备包括:绕线筒(10),所述绕线筒(10)具有带有端部凸缘(12、13)的中心毂(11);线圈绕组(20);和外部叠片堆叠(3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将叠片堆叠(30)安装到绕线筒(10)上之前进行下述步骤:-提供电绝缘机构(40),所述电绝缘机构包括至少一条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自粘的电绝缘带(40a),所述电绝缘机构(40)具有覆盖部分(43)和两个保持部分(41、42),每个保持部分被粘附并且保持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面(12a、13a)和外表面(12b、13b)之一上,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至所述保持部分(4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BR 2007-10-2 PI0706119-6一种用于使电气设备的线圈电绝缘的方法,所述电气设备包括绕线筒(10),所述绕线筒(10)具有带有端部凸缘(12、13)的中心毂(11);线圈绕组(20);和外部叠片堆叠(3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将叠片堆叠(30)安装到绕线筒(10)上之前进行下述步骤-提供电绝缘机构(40),所述电绝缘机构包括至少一条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自粘的电绝缘带(40a),所述电绝缘机构(40)具有覆盖部分(43)和两个保持部分(41、42),每个保持部分被粘附并且保持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面(12a、13a)和外表面(12b、13b)之一上,所述覆盖部分结合至所述保持部分(41、42),以被粘附到所述线圈绕组(20)上,并且所述覆盖部分的尺寸适于在所述线圈绕组(20)的两个相对区域中的每一个内覆盖所述线圈绕组(20)的整个轴向延伸部,所述两个相对区域中的每一个与叠片堆叠(30)上的相邻部分面对;-将所述电绝缘机构(40)的每个所述保持部分(41、42)粘附到所述绕线筒(10)的端部凸缘(12、13)上;和-在形成所述线圈绕组(20)之后,将所述电绝缘机构(40)的覆盖部分(43)粘附到线圈绕组(20)的所述轴向延伸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机构(40)包括单条电绝缘带 (40a),所述单条电绝缘带具有成一体的所述两个保持部分(41、42)和所述覆盖部分(4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充;b_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所述覆盖部分(43)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和 C-将每个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 面(12b、13b)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充;b_将一个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 面(12b、13b)上;C-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所述覆盖部分(43)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和 d-将另一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另一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 面(12b、13b)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43)由在所述两个保持部分 (41,42)之间延伸的电绝缘带(40a)的单个延伸部限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每个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 面(12a、13a)上;b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 充;和C-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所述覆盖部分(43)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分(41、42)通过基部保持部分 (44)彼此结合,以便安置在所述绕线筒(10)的所述中心毂(11)上,所述覆盖部分(43)由 两个端部覆盖延伸部(43)限定,所述端部覆盖延伸部属于两个保持部分(41,42)中的每一 个。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a”之后包括其它中间步骤al_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每个覆盖部分(43)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靠在端部 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13b)上进行保持,其中所述电绝缘带(40a)的相应保持部分 (41,42)粘附在上述端部凸缘的内表面(12a、13a)上;bl_从所述绕线筒(10)的所述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13b)释放所述电绝缘 带(40a)的每个覆盖部分(43)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b2-使每个覆盖部分(43)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围绕粘附到所述绕线筒(10)的所 述端部凸缘(12、13)上的相应保持部分(41、42)进行角位移。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一个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应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 面(12a、13a)上;b_在所述中心毂(11)中形成所述线圈绕组(20),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充; C-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所述覆盖部分(43)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和 d-将另一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另一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 面(12b、13b)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a”之后包括其它中间步骤al_将所述电绝缘带(40a)的覆盖部分(43)靠在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 13b)上进行安置和保持,其中所述电绝缘带(40a)的保持部分(41、42)粘附在上述端部凸 缘的内表面(12a、13a)上;bl_从所述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13b)释放所述电绝缘带(40a)的覆盖部 分(43);b2-使所述覆盖部分(43)围绕粘附到所述端部凸缘(12、13)上的相应保持部分(41、 42)进行角位移,直到所述覆盖部分(43)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机构(40)包括两条电绝缘带 (40a),每条电绝缘带具有所述电绝缘机构(40)的所述保持部分(41、42)之一和一端部覆 盖延伸部(43a)。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充;b_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以使 得所述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在所述线圈绕组(20)的所述轴向延伸部上搭接;和C-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所述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邻且 相应的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13b)上。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充; b_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所述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邻且 相应的端部凸缘(12、13)的外表面(12b、13b)上;C-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以使 得所述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在所述线圈绕组(20)的所述轴向延伸部上搭接。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次序的步骤a_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所述保持部分(41、42)粘靠在所述绕线筒(10)的相应的 端部凸缘(12、13)的内表面(12a、13a)上;b_将所述线圈绕组(20)设置在所述中心毂(11)中,直到获得绕线筒(10)的期望填 充;和C-将每条电绝缘带(40a)的端部覆盖延伸部(43a)安置于所述线圈绕组(20)上,以使 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R帕谢科ER许尔泽CR希勒DEB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R[巴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