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动态分配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34443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动态分配无源接入网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中信号发送单元包含的光多载波产生单元产生的多载波输入到动态OFDM产生单元,进而传送到链路单元中,信号在链路单元中进行偏振复用,光纤信道传输和偏振解复用;信号匹配接收单元利用信号探测模块获得携带信息的射频信号,再经信号解调处理单元解调出用户所需的信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光OFDM接入的子载波动态分配,其中系统所采用的SWDA算法能够动态的调整OFDM符号中各个子载波的分布,实现低复杂度框架协议下的优化接入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OFDM动态分配接入网络系统及其方法。技术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持续发展,视频会议、实时游戏、IPTV等高带宽应用的不断涌 现,尤其是三网合一服务(Triple Play Services)的提出,对接入网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光纤接入方式以其巨大的带宽优势逐步得到了全球运营商及用户的青睐,尤其是 无源光网络技术(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其纯介质技术得到广泛的部署和应 用。无源光网络技术解决了通信网中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在未来的升级方案中,能够 进一步提高比特率以实现千兆对称光纤到户方案。当前的PON技术拥有一个庞大的族群, 时分多址无源光网络(TDMAP0N)、波分多址无源光网络(WDM-PON)、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 (0CDMA-P0N)及混合无源光网络(Hybrid PON)等。基于TDMA-PON技术的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和千兆 无源光网络(GPON),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上行方向上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 TDMA-P0N,限制了用户的带宽,不能够同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OFDM动态分配无源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信号发送单元20,链路单元21,信号匹配接收单元22;所述信号发送模块21包括光多载波产生模块200,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所述的光多载波产生模块输出基带光载波,输出多载波至所述的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输出加载的OFDM信号至所述的链路单元21;所述的链路单元21包括偏振复用单元210,信道211和偏振解复用单元210;所述的加载OFDM信号经偏振复用后送入所述的信道211,信道传输至接收端由所述的偏振解复用单元210进行偏振解复用;所述信道211是选择不同长度的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或者塑料光纤;所述信号匹配接收模块22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OFDM动态分配无源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信号发送单元20,链路单元21,信号匹配接收单元22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21包括光多载波产生模块200,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 ;所述的光 多载波产生模块输出基带光载波,输出多载波至所述的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输出加载 的OFDM信号至所述的链路单元21 ;所述的链路单元21包括偏振复用单元210,信道211和偏振解复用单元210 ;所述的 加载OFDM信号经偏振复用后送入所述的信道211,信道传输至接收端由所述的偏振解复用 单元210进行偏振解复用;所述信道211是选择不同长度的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或者塑料光 纤;所述信号匹配接收模块22包括信号探测模块220,信号解调与处理模块221 ;所述偏振 解复用后的信号经信号探测模块220检测后输出基带光载波至所述信号解调与处理模块 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多载波产生模块200包括DFB 光源,MZM(马赫-曾德调制器)所述的DFB光源,其核心器件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器将光栅放在半导体激光 器的有源区内代替反射面进行反射,利用光栅只反射一定波长的光波的特性,在多个频谱 中选取了与光栅固有波长相同的光震荡,进而输出单纵模激光至所述的MZM;所述的MZM (马赫-曾德调制器),将输入的光波信号和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分割,形成多 载波基带光输入至所述的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OFDM产生模块201包括 串并变换单元,动态映射单元,IFFT单元,循环前缀单元,并串转换单元,D/A转换单元 所述的串并变换对用户输入的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形成多路信号,输入至所述的动态映射单元;所述的动态映射单元,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数据流,结合信道条件,通过子载波动态分 配方法进行子载波和比特的动态分配;并根据星座映射算法,在各个子载波上进行xQAM、 xPSK等高阶调制的自适应调制,输出的信号送入所述的IFFT单元;所述的IFFT单元,对所述动态映射后的信号进行所述逆傅里叶快速变换,即把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向军刘博张琦王拥军尹霄丽赵同刚马建新饶岚张晓磊张丽佳关昕郝宇霆陈雨露原全新刘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