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以宗专利>正文

颈肩平衡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09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颈椎病使用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头枕托(1)、颈曲托(13)、左右肩托(17、12)、颌带(2、4)、胸带(18、8)、可调牵引杆(19、7),该头枕托(1)制成扁长条半圆弧形,在头枕托(1)的中后部向下连接颈椎托(13),在颈椎托(13)的中下部横向连接伸出有肩背杆(14),该肩背杆(14)的两端与左右肩托(17、12)后部连接;该左右肩背托(17、12)分别制成扁长条弯弧形,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前端部有左右胸带(18、8),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中部与头枕托(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可调牵引杆(20)。(*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属于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肩平衡仪
技术介绍
牵引疗法治疗颈椎伤病,一般是采用悬吊式的颈椎牵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身体的重量或机械重力,通过牵引头颅来牵引颈椎。颈椎外伤骨折脱位,由于骨折椎体压扁,移位或脱位,颈椎缩短了,所以,用悬吊或机械牵引头颅的方法,使颈椎位移的椎骨复位,恢复长度。然而,颈椎病多不是外伤,而是长期低头工作或长期单向运动,或睡枕不正确,造成颅项韧带及颈肌受慢性损伤,肌肉韧带粘连,肌张力和弹性下降,左右不平衡协调,结果把附带的椎鼓拉歪了,骨歪了,椎间孔不正了,神经根受刺激,穿过椎体横突孔的椎动脉也因椎体倾斜,旋转而扭曲,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出现了颈椎病症状。因此说,颈椎病不是“颈椎短了”,而且是“歪了”,旋转倾斜了,头颈活动不灵活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矫正、调整平衡的颈肩平衡仪。人类的颈椎向前弯曲度,是在胎儿第7周开始形成,站立后此弯曲度和正中垂线在支撑头颅重力前提下,必须维护两眼平视的正常头颅位置,颈椎因病而改变了其中轴力线(左右弯曲)或曲线(前后弯凸),必须由肌肉的支撑相互代替来维护两眼平视的头颅位置,所以说,颈椎就算歪了,头颅也不能歪,这是所有颈椎病友都有体会的道理,因此,要纠正颈椎的力线,必须在维护头颅正常位置前提下,这就是自动矫正、调整平衡的颈肩平衡仪的作用原理之一;首先固定头颅于正常位置,两眼平视正前方的位置。颈椎骨“歪了”。是肌肉拉力不平衡引起,维持颈椎平衡的肌肉韧带均起于肩胸(包括胸椎),而止于颈椎骨,所以,颈椎骨歪了,肩胸也不平衡,根据有关专家的脊柱运动枢纽学说,颈椎一旦侧弯,由于颈胸椎枢纽的调控,其上部胸椎必向对侧侧弯,胸椎轻度侧弯就会带动所附的肋骨、锁骨隆起出现肩膀升高,左右不平衡,这就是颈椎病患者颈椎向右歪,其肩必须右低左高的道理所在。患者自己也感觉到两肩沉重,甚至酸痛,这是病友都了解的,因此,调节两肩的平衡,则可调整颈椎的平衡,这就似一棵树,树根歪,树干也歪,而调整树干的倾斜如果仅仅拉树冠,是很难的,如果调整树根,则树干自然顺树根调正而正回来,这就是自动矫正、调整平衡的颈肩平衡仪,通过压肩胸的方法达到调整颈椎侧弯、倾斜的主要原理。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用于颈椎病使用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头枕托、颈曲托、左右肩托、颌带、胸带、可调牵引杆,该头枕托制成扁长条半圆弧形,在头枕托的中后部向下连接颈椎托,在颈椎托的中下部横向连接伸出有肩背杆,该肩背杆的两端与左右肩托后部连接;该左右肩背托分别制成扁长条弯弧形,在左右肩背托的前端部有左右胸带,在左右肩背托的中部与头枕托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可调牵引杆。所述的可调牵引杆包括外杆、内杆、螺钮,该外杆的上端螺纹连接螺钮,该外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内杆的上部分,在内杆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有刻度,该外杆的下端套接有旋钮。所述的肩背杆包括中间内螺杆和左右外螺杆,该左右外螺杆的内端插入中间内所述的颈椎托的上部开有调整槽孔,在头枕托的中后部连接有调整螺栓,该调整螺栓穿过调整槽孔,在螺栓上连接有固定锁母。使用时,将左右肩托放置在肩膀上,带上头枕托、颌带及胸带,调整可调牵引杆,以肩部有适当压力及左右两肩压力相一致为准,每次佩带30~60分钟,以感到舒适为度,佩带后可以看书、看电视、散步,对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矫正、调整平衡,不仅能纠正早期侧弯、倾斜的颈椎骨,还能保护颈椎因长时间的单一头颅运动(如上网、看电视、阅读、书写、驾车等)而损伤。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牵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肩背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使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使用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用于颈椎病使用的颈肩平衡仪,它包括头枕托1、颈曲托13、左右肩托17、12、颌带2、4、胸带18、8、可调牵引杆19、7,该头枕托1制成扁长条半圆弧形,在头枕托1的中后部向下连接颈椎托13,在颈椎托13的中下部横向连接伸出有肩背杆14,该肩背杆14的两端与左右肩托17、12后部连接;该左右肩背托17、12分别制成扁长条弯弧形,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前端部有左右胸带18、8,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中部与头枕托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可调牵引杆20。所述的可调牵引杆20包括外杆7、内杆10、螺钮5,该外杆7的上端螺纹连接螺钮5,该螺钮5下部穿过连接片6,该连接片6与头枕托1连接,该外杆7的下端螺纹连接内杆10的上部分,在内杆10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有刻度21,该外杆7的下端套接有旋钮9。所述的肩背杆14包括中间内螺杆23和左右外螺杆21、24,该左右外螺杆21、24的内端插入中间内螺杆23螺纹连接,该左右外螺杆21、24的外端分别与左右肩托17、12后部连接。所述的颈椎托13的上部开有调整槽孔15,在头枕托1的中后部连接有调整螺栓11,该调整螺栓11穿过调整槽孔15,在螺栓11上连接有固定锁母16。头枕托1、颈曲托13、左右肩托17、12用金属板制成,外部包覆有皮革;颌带2、4、胸带18、8用织物带制成,在颌带2、4上设有粘扣3,在胸带18、8上也设有粘扣25;可调牵引杆20、肩背杆14可用金属管或非金属管制成。使用时,将左右肩托17、12放置在肩膀上,根据头颅大小,调节头枕托1(由于头枕托1用金属板制成,可用双手适当调整弧度大小),带上头枕托1,用粘扣系上颌带2、4及胸带18、8,调整可调牵引杆20上的旋钮9,以肩部有适当压力及左右两肩压力相一致为准,每次佩带30~60分钟,以感到舒适为度,佩带后可以看书、看电视、散步,对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颈椎病使用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头枕托(1)、颈曲托(13)、左右肩托(17、12)、颌带(2、4)、胸带(18、8)、可调牵引杆(19、7),该头枕托(1)制成扁长条半圆弧形,在头枕托(1)的中后部向下连接颈椎托(13),在颈椎托(13)的中下部横向连接伸出有肩背杆(14),该肩背杆(14)的两端与左右肩托(17、12)后部连接;该左右肩背托(17、12)分别制成扁长条弯弧形,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前端部有左右胸带(18、8),在左右肩背托(17、12)的中部与头枕托(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可调牵引杆(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牵引杆(20)包括外杆(7)、内杆(10)、螺钮(5),该外杆(7)的上端螺纹连接螺钮(5),该外杆(7)的下端螺纹连接内杆(10)的上部分,在内杆(10)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有刻度(21),该外杆(7)的下端套接有旋钮(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背杆(14)包括中间内螺杆(23)和左右外螺杆(21、24),该左右外螺杆(21、24)的内端插入中间内螺杆(23)螺纹连接,该左右外螺杆(21、24)的外端分别与左右肩托(17、12)后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肩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椎托(13)的上部开有调整槽孔(15),在头枕托(1)的中后部连接有调整螺栓(11),该调整螺栓(11)穿过调整槽孔(15),在螺栓(11)上连接有固定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以宗
申请(专利权)人:韦以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