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光强专利>正文

双驱动式耕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860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驱动式耕作机,包括由动力机架、扶手架、离合皮带轮、变速机构、驱动轮、耕作器,特征是所述的动力机架上安装动力机,动力机通过皮带连接离合皮带轮带动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设置由主变速箱与副变速箱,所述的主变速箱通过齿轮变速由后驱动轴带动后驱动轮与耕作器,所述的副变速箱由转向轴通过中央传动齿轮、副变速传动齿轮驱动前驱动轴带动前驱动轮。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轻便,工作效率高,配上不同的耕作器,可用于各种田地的耕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耕作机,尤其是一种双驱动式耕作机。技术背景现有市售的耕作tL,其操作不灵活、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耕作量 大的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轻便,工作 效率高的双驱动式耕作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 一种双驱动式耕作机,包括由动力机架、扶手架、离合皮带轮、 变速机构、驱动轮、耕作器,特征是所述的动力机架上安装动力机,动 力机通过皮带连接离合皮带轮带动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设置由主 变速箱与副变速箱,所述的主变速箱通过齿轮变速由后驱动轴带动后驱 动轮与耕作器,所述的副变速箱由转向轴通过中央传动齿轮、副变速传 动齿轮驱动前驱动轴带动前驱动轮。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双驱动式耕作机,其中,所述的前驱动轮 转速比后驱动轮的转速决。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轻便,工作效率高,配上不同 的耕作器,可用于各种田地的耕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力传动机构示意图。在图1 图2中,动力机(1)、皮带(2)、离合皮带轮(3)、扶手 架(4)、耕作器(5)、后驱动轮(6)、主变速箱(7)、副变速箱(8)、 前驱动轮(9)、动力机架(10)、挡泥板(11)、转向轴(12)、中央传 动齿轮(13)、副变速传动齿轮(14)、后驱动轴(15)、前驱动轴(1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至图2所示, 一种双 驱动式耕作机,包括由动力机架、扶手架、离合皮带轮、变速机构、驱 动轮、耕作器,其中,所述的动力机架10上安装动力机1,动力机1 通过皮带2连接离合皮带轮3带动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设置由主 变速箱7与副变速箱8,所述的主变速箱7通过齿轮变速由后驱动轴15 带动后驱动轮6与耕作器5,所述的副变速箱8由转向轴12通过中央 传动齿轮13、副变速传动齿轮14驱动前驱动轴16带动前驱动轮9行 走;所述的扶手架4安装在主变速箱7上;所述的挡泥板ll固定在副 变速箱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式耕作机,包括由动力机架、扶手架、离合皮带轮、变速机构、驱动轮、耕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架(10)上安装动力机(1),动力机(1)通过皮带(2)连接离合皮带轮(3)带动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设置由主变速箱(7)与副变速箱(8),所述的主变速箱(7)通过齿轮变速由后驱动轴(15)带动后驱动轮(6)与耕作器(5),所述的副变速箱(8)由转向轴(12)通过中央传动齿轮(13)、副变速传动齿轮(14)驱动前驱动轴(16)带动前驱动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式耕作机,包括由动力机架、扶手架、离合皮带轮、变速机构、驱动轮、耕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架(10)上安装动力机(1),动力机(1)通过皮带(2)连接离合皮带轮(3)带动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设置由主变速箱(7)与副变速箱(8),所述的主变速箱(7)通过齿轮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光强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宁光强李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