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以及滑动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788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是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之间以这些框体彼此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滑动铰链,其中,包括:第1滑动板,安装在一侧的所述框体上;第2滑动板,安装在另一侧的所述框体上;滑动机构,将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以它们相互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线束,具有多根配线和设置在这些配线的各两端部上的连接部,且穿行在所述第1滑动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层叠了多根所述各配线的配线层叠部,以呈U字状弯曲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的空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铰链的改进,涉及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以及利用它的滑动式电子 设备。本申请根据2007年11月14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特愿2007-295700号而主 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连接两个以上的框体而成的电子设备中,使用挠性印制配线基板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以下简称为FPC)作为框体之间的电连接配线。例如在以两个框体相互滑动的滑动式便携电话为例说明的电子设备中,一 般使用 由FPC构成的配线。在此处,对于适用于滑动式构造的配线,要求在滑动铰链的框体间的高 度方向(以往是3mm)的、非常狭窄的空间内的水平弯曲和大约10万次以上的耐弯曲性能。 这是由于FPC即使在狭窄的弯曲空间内它的曲折性也很优异的缘故。但是,为了使以便携电话为代表的电子设备进一步薄型化,而在市场上出售有框 体间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为2mm左右的、用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滑动铰链。如图5所示,相对于这种薄型滑动铰链,FPC103并不在滑动铰链100的框体101、 102间的内侧的空间的高度方向H上弯曲,而沿框体101、102的外侧,配线在作为框体的外 侧面的101a、102a—侧。由此可以确保FPC弯曲所需的弯曲半径,然而存在如下问题作为 包含滑动铰链和用为电连接配线的FPC的滑动组件整体上难以实现薄型。此外,以便携电话为代表的电子设备随着高功能、高性能化发展,还要求电连接配 线传输特性和耐噪声特性提高。但是,由于多根信号线是由树脂膜等来固定,因而FPC因各 信号线没有被屏蔽而存在抗噪声差的缺点。由此,使用传输特性和耐噪声性良好的极细同轴线缆可作为配线以替代FPC。但 是,极细同轴线缆与FPC相比曲折性较差,所以仅限定适用在图6A中所示的称为蛤壳式的 开闭构造、或是图6B中所示的称为折回式的旋转构造、或是图6C中所示的称为扭转式的能 够进行旋转和开闭的双轴构造。与之相对,图6D中所示的滑动式电子设备所处状况是,不 能简单地以替代FPC的形式来应用极细同轴线缆。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可适用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采用了同轴 线缆的同轴线缆连接构造。即,对于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的同轴线缆连接构造来说可滑动 的两基板间的基板间配线由多根同轴线缆构成,这些同轴线缆在其的两端部被捆束,中间 部的未捆束的区域作为剩余长度而收纳在基板之间。在该情况下,由于中间部的同轴线缆 没有被捆束,所以每根同轴线缆均可自由弯曲,从而可确保基板间配线的机械可靠性。但是,在公开在该专利文献1中的同轴线缆连接构造中,同轴线缆如上所述,沿基 板之间的高度方向弯曲。为此,为了确保同轴线缆的弯曲半径而必须确保基板间的高度方 向的空间。因而滑动组件很难薄型化。根据上文所述,在具有两个框体且它们相互自如滑动的电子设备中,让人尤其期望的是能够符合节省空间、且传输特性和耐噪声性特性均优异的滑动组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0365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特性以及耐噪声性优异的薄型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和利用它的滑动式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与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的目的而采用如下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是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之间以这些框体彼 此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滑动铰链,其中,包括第1滑动板,安装在一侧的所述框 体上;第2滑动板,安装在另一侧的所述框体上;滑动机构,将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 动板之间,以它们相互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线束,具有多根配线和设置在这些配线 的各两端部上的连接部,且穿行在所述第1滑动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层叠了多根所述 各配线的配线层叠部,以呈U字状弯曲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 间的空间部。依据上述⑴中记载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由于层叠了多根构成线束的配线的 配线层叠部以呈U字状的方式弯曲,因而可以收纳在第1滑动板与第2滑动板之间的狭小 的空间部。由此,可以提供薄型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此外,由于配线被收纳在作为滑动铰链的框体的第1滑动板与第2滑动板之间的 空间部内,所以在滑行运动时不会擦碰到其它部件,连接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由于滑动铰链和线束一体化形成,所以在装配到滑动式电子设备上时,易于 处理且生产性提高。而且,配线无需在空间部的高度方向上弯曲,而在空间部的宽度方向上弯曲。由 此,即使是弯曲特性不佳的配线,也可适用于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2)优选方案是,所述各配线是由树脂制的包覆材料统一包覆相互平行排列的多 根极细同轴线缆而成的扁平线缆,所述配线层叠部以所述各极细同轴线缆沿所述第1滑动 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相对的方向并排排列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空间部内。在上述(2)的情况,构成线束的配线是统一包覆极细同轴线缆而成的扁平线缆, 所以可以提供一种传输特性和耐噪声性优异的、薄型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此外,由于在空间部内,沿第1滑动板和第2滑动板相对的方向,极细同轴线缆并 排地配置,所以极细同轴线缆可以在空间部的宽度方向弯曲,而且还可以利用第1滑动板 和第2滑动板以防止邻接扁平线缆的跑跳。(3)优选方案是,取出连接部的开口部形成在第1滑动板以及第2滑动板中的一方 或者两方上。在上述(3)的情况,根据设置在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框体上的电路的位置,使设置 在线束的两端部的连接部从各滑动板的任意部位而面对外部。(4)优选方案是,第1滑动板和第2滑动板中的一方或者两方由金属或者含金属的 材料形成。(5)优选方案是,还包括遮蔽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第1滑动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中 的一方或者两方上、且由金属或者含金属的材料形成。上述(4)、(5)的情况,能够提高线束的连接部的屏蔽效果。(6)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式电子设备,其中,利用上述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将具有电路 的多个框体之间以它们彼此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安装,且各框体内的电路彼此电连接。根据上述(6)中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 所以可以提供传输特性和耐噪声性优异的薄型的滑动式电子设备。专利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可以提供传输特性以及耐噪声性 优异的、薄型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此外,还可以提供利用它的滑动式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I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的滑动前的俯视图;图I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的滑动后的俯视图;图I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的侧视图;图2A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俯视图;图2B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立体图;图2C是与图2A的A-A,线相对应的截面模式图;图3A是扁平线缆的截面模式图;图3B是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的滑动式 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FPC作为现有技术的框体间配线材来使用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 构造的侧视图;图6A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而举例说明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的图;图6B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而举例说明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的图;图6C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而举例说明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的图;图6D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而举例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是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之间以这些框体框体框体彼此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滑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滑动板,其安装在一侧的所述框体上;第2滑动板,其安装在另一侧的所述框体上;滑动机构,其将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以它们可相互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线束,其具有多根配线和设置在这些配线的各两端部上的连接部,并且穿行在所述第1滑动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其中,层叠了多根所述各配线的配线层叠部,以呈U字状弯曲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的空间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14 2007-295700一种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是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之间以这些框体框体框体彼此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滑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滑动板,其安装在一侧的所述框体上;第2滑动板,其安装在另一侧的所述框体上;滑动机构,其将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以它们可相互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线束,其具有多根配线和设置在这些配线的各两端部上的连接部,并且穿行在所述第1滑动板和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其中,层叠了多根所述各配线的配线层叠部,以呈U字状弯曲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1滑动板与所述第2滑动板之间的空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配线是由树脂制的包覆材料统一包覆相互平行排列的多根极细同轴线缆而成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川隆司田中雄气篠原知幸芦田茂中川靖上田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