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希中专利>正文

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250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主要应用于耻骨上膀胱造瘘手术过程中。其特征是,它由穿刺撑开器和气囊造瘘管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耻骨上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具有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减轻病人损伤和痛苦等优点。同时将传统的开放性膀胱造瘘术变为闭合性经皮膀胱穿刺造瘘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主要应用于耻骨上膀胱造瘘手术过程中。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一般需行手术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心肺疾病,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宜于施行创伤较大的前列腺摘除术,只有施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解除尿潴留。其他原因如神经原性膀胱机能障碍,短期内难以恢复者,或晚期盆腔脏器肿瘤等引起的下尿路梗阻,均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做下腹部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自线,分离腹直肌,显露膀胱,于膀胱壁上做切口置入造瘘管,再做荷包缝合固定造瘘管,然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此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损伤和痛苦,对于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减轻病人的损伤和痛苦,将传统的开放性膀胱造瘘术变为闭合性经皮膀胱穿刺造瘘的微创手术。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是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制作一个穿刺撑开器和气囊造瘘管,使用时,在膀胱充盈状态下,于耻骨联合上方2cm正中线处,做1cm长的小切口,刀尖同时将腹白线切开,插入穿刺撑开叶片(1),待有落空感时,即已进入膀胱。此时将柄部(2)内收,便可出现一与膀胱内相通的瘘道,立即由瘘道内置入气囊造瘘管,拨除穿刺撑开器,瘘道周围组织的回缩力可有效地固定气囊造瘘管。通过气囊导管(3)向气囊(4)内注入生理盐水,气囊膨胀,扎住气囊导管,外拉造瘘管(5),有阻力时说明气囊已压迫膀胱壁,可防止穿刺部位膀胱壁渗血和尿外渗。用胶布将气囊造瘘管固定于腹壁,手术结束。使用本技术进行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具有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减轻病人损伤和痛苦等优点。同时将传统的开放性膀胱造瘘术变为闭合性经皮膀胱穿刺造瘘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本技术设计的气囊造瘘管可有效地防止造瘘管从膀胱内脱出。本技术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穿刺撑开器,(1)穿刺撑开叶片,(2)柄部;图2为气囊造瘘管,(3)气囊导管,(4)气囊,(5)造瘘管。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关于穿刺撑开叶片(1),考虑其功能是穿刺和撑开周围组织,因此两个穿刺撑开叶片其尖端应呈锐利的弧形,闭合严密,穿刺撑开叶片的长轴应是外凸的半椭园形,以便内收柄部(2)时,两个穿刺撑开叶片张开形成一瘘道,便于置入气囊造瘘管。气囊造瘘管之气囊(4)包绕在造瘘管(5)周围,注入生理盐水后膨胀呈轮胎状,如此可有效地压迫膀胱壁,防止穿刺部位膀胱壁渗血或尿外渗,同时可防止造瘘管从膀胱内脱出。另外,为了充盈气囊,设计一走行于造瘘管壁开口于气囊内的气囊导管(4),当气囊造瘘管置入膀胱后,立即通过气囊导管充盈气囊,便可充分发挥气囊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器,其特征是,它由穿刺撑开器和气囊造瘘管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穿刺撑开器由尖端锐利的穿刺撑开叶片(1)和柄部(2)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造瘘管由气囊导管(3)、气囊(4)和造瘘管(5)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主要应用于耻骨上膀胱造瘘手术过程中。其特征是,它由穿刺撑开器和气囊造瘘管构成。使用本技术进行耻骨上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具有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减轻病人损伤和痛苦等优点。同时将传统的开放性膀胱造瘘术变为闭合性经皮膀胱穿刺造瘘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文档编号A61B17/00GK2233226SQ95234878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杨希中, 陈恩才 申请人:杨希中, 陈恩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皮膀胱穿刺造瘘器,其特征是,它由穿刺撑开器和气囊造瘘管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中陈恩才
申请(专利权)人:杨希中陈恩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