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状材料的容器上的配料分配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894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于用于可流动的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容器(10,11)上的配料分配元件(30),所述容器(10,11)具有伸入到配料元件(30)中的排出接管(12),所述配料分配元件(30)包括:位于面向容器(10,11)侧的进入开口(32);夹持结构(42)和/或快速固定装置(44),所述夹持结构(42)和/或快速固定装置(44)用于排出接管(12)与配料分配元件(30)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位于背向容器(10,11)侧的缝形排出开口(34);位于排出接管(12)与进入开口(32)之间的环形间隙(22);在进入开口(32)与排出开口(34)之间延伸的壁(36),所述壁(36)具有内侧(37)和外侧(38);以及单独的或储存在排出接管(12)的区域的箔形材料(20),特别是塑料或弹性膜管或膜部分。为了未污染的使用和简单的清洁,建议进入开口(32)、壁(36)的内侧(37)和缝形排出开口(34)覆盖有箔形材料(20)。此外,提出了一种用于充填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方法,其中,软管形状的箔形材料(20)经由环形间隙(22)被给送到配料分配元件(30)中;然后,所述软管形状的箔形材料被引导通过配料分配元件(30);以及最后,通过缝形排出开口(34)被拉出到配料分配元件(30)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位于用于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容器上的配料分配元件,且它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 的用于充填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量的粉末或颗粒状的不同原料在一个或多个混合-和/或精制过程 中被放在一起以形成最终制品的应用场合中,采用配料分配元件。可提及 到的具有这些过程的示例是化学和制药工业。尽管在实验室中的开发阶段 配方可由最少的量混合而成,但最终制品的大规模生产涉及的是工业量, 因为这是实现足够大的规模、进而经济制造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在制药化 学中,所使用的仪器和装置的无菌状态是重要性仅次于原料纯度的一个因 素,因为仅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质量标准得到保持,至今,这在几 乎所有工业阶段的检验过程内均已被建立。在这点上,特别重要的是,在 设备已经过各种卫生测试和功能检查之后,在设备可投入操作之前,所涉 及的设备在使用之后立即经受清洁程序,其中一些清洁程序极其昂贵。在 化学制品的生产、特别是在药物的制造中特别关键的是,原料和中间制品 向中间储存容器和/或混合容器的转移、以及在制造过程结束时向运输-或储 存容器的转移。为了即使在量大时也能够尽可能准确地分配限定量的配方组分,人们 使用具有可变的排出开口的配料分配元件。这些配料分配元件不仅可设置 在容器之间,而且可设置在软管内,以便根据配料分配过程中所需的精度 和速度提供人工或自动控制制品流的能力。使用这种类型的配料分配元件的问题在于,在充填-或分配过程中,至 少元件的内侧持续地接触正被分配的制品。这样,要么必须针对每种要被 分配的物质使用特殊的配料分配元件以延长使用时间,要么在每个分配过5程之后执行配料分配元件的清洁和检查,尤其是鉴于上述质量标准,目的 是防止交叉污染。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完成分配过程之后、或在移除已被充填的容器之 后,充填装置的使用者可在一定时段内接触被分配的制品。例如如果在配 料分配元件中仍具有制品残留物、和/或如果具有形成灰尘的趋势的粉状制 品正被分配,就会发生上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不可避免地会遭 到污染,从而他/她的健康可由于与其皮肤、黏膜或呼吸道的接触而受到危 害。为了消除上述方面的问题以及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相关危险,在EP0835829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袋的倾倒装置,其具有内袋和外袋(所谓的 散装袋),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散装袋的保持器装置,且具有内管和外管 的双管装置在保持器装置的下方对中地设置。在内管中,该倾倒装置优选 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抓持装置,所述抓持装置用于抓持内袋的底部,且可借 助于从外部操作的拉动装置从上位置拉到下位置。WO2005/05644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在不引起污染的情况下倾倒和充填 用于可倾倒的材料的柔性容器的装置。所述装置使用箔软管作为要被倾倒 的容器与连接软管或进入开口之间的连接件。在充填/倾倒过程之后,箔软 管被系住,并与柔性容器和/或被充填的容器一起被分离,而且污染的箔软 管被处理掉。在DE19806932A1中,示出了一种用于从将可倾倒的材料从储存容器 无污染地传送到传输容器的装置,其中,在储存容器的配备有封闭装置的 排出接管处,设有可连接到传输容器的可更换的凸缘。DE2660519C2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充填软管形状的容器的装置。容器储 存在充填装置的区域,且在充填过程中被拉到充填装置上。在它们已被充 填之后,软管形状的容器被封闭,并如示例中所示地像食品包装那样保持 在制品上。上述装置具有多种不足。尽管在所有装置中尽可能地防止了充填材料 的意外漏出,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周围空间和相关人员的污染,但 在提出的所有装置中,充填材料在转移-或充填过程中与充填装置和/或配料 分配元件接触。因此,在上述类型的装置已在重要应用场合使用之后,需要清洁或净化整个充填-或配料分配装置。合适的清洁过程需耗费大量时间 和费用,而且在充填-或配料分配装置可再次投入操作之前要进行一系列检 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不引起污染的情况下使用且可快 速、容易和经济地进行清洁的配料分配元件。上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区别特征的位于用于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容器上的配料分配元件、和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于充填自 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方法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是 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设置在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材料的容器上的 配料分配元件,所述容器具有伸入到配料分配元件中的排出接管。所述配 料分配元件包括位于面向容器侧的进入开口;夹持结构和/或快速固定装 置,所述夹持结构和/或快速固定装置用于排出接管与配料分配元件之间的 可释放连接;位于背向容器侧的缝形排出开口;位于排出接管与进入开口 之间的环形间隙;在进入开口与排出开口之间延伸的壁,所述壁具有内侧 和外侧;以及储存在排出接管的区域的箔形材料,特别是聚合物箔。容器 可以是排出接管稳固连接、例如焊接到上面的储料器。作为进一步的可能 性,配料分配元件也可以设置在成漏斗形状的容器上,袋可插入所述漏斗 的充填接管中,或所述漏斗可设置在大料仓的排出开口的下方。进一步提出,进入开口、壁的内侧、和缝形排出幵口衬有箔形材料。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储存的箔形材料具有连续软管(endless hose)的形式。作为另一种可能性,材料也可以以单个软管段的形式储存。 在将配料分配元件设定在位之前或在分配过程之前,软管段可拉动经过或 通过配料分配元件,且可同样储存在容器的排出接管的区域。还可储存连 续箔软管,所述连续箔软管在限定的位置具有穿孔,且通过撕裂分离成各 段。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设想储存成连续带的形式的箔形材料,所述 连续带仅在使用点处,g卩,当箔形材料被导入到排出接管与进入开口之间 的环形间隙中时,通过焊缝沿长度方向接合边缘而被焊接成软管。当使用7连续软管或连续箔时,有利地在开口中的一个开口的区域设置箔分离装置, 以确保脏的软管段在新的软管段被拉入之前的清洁分离。根据正被使用的 箔材料,分离可例如使用刀或热金属丝执行。除了提出的这些配置形式以外,当然可想到利用沿着一个端部边缘的 附加焊缝将箔软管本身形成为配料要充填到的袋,所述袋在充填过程之后 通过上述分离装置或例如利用夹持装置被封闭。为了确保被传递通过配料分配元件的软管形状的箔形材料、软管段或 箔袋在充填-或分配过程中不滑掉或被从配料分配元件上拉掉,证明特别有 利的是,特别是利用至少一个夹具、快速固定装置、夹持带、软管夹和/或 张拉带以可释放的方式将箔形材料与排出接管连接。这些夹具或快速固定 装置可固定到配料分配元件本身上,从而同时用于通过将配料分配元件夹 持到排出接管上而固定配料分配元件,或它们可被构造成具有夹持装置的 合适固定作用的单独的圆形带或环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设计方案在容器的排出接管与配料分配元件的 进入开口之间包括成短的管状部分的形式的中间部件,箔形材料被传递通 过中间部件。中间部件在一端具有圆形密封套,所述圆形密封套另外地固 定箔形材料。密封套可被构造成唇部的形状,其由弹性材料形成,且被滑 行接触地在排出接管上推动。也可使用塑料夹持结构,所述塑料夹持结构 可借助于气动致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位于用于自由流动或可倾倒的散装材料的容器(10,11)上的配料分配元件(30),所述容器(10,11)具有伸入配料分配元件(30)中的排出接管(12),包括: -位于面向容器(10,11)侧的进入开口(32); -夹持结构(42)和/或快速固定装置(44),所述夹持结构(42)和/或快速固定装置(44)用于排出接管(12)与配料分配元件(30)之间的可释放连接; -位于背向容器(10,11)侧的缝形排出开口(34); -位于排出接管(12)与进入开口(32)之间的环形间隙(22); -在进入开口(32)与排出开口(34)之间延伸的壁(36),所述壁(36)具有内侧(37)和外侧(38);以及 -储存在排出接管(12)的区域的箔形材料(20),特别是聚合物箔, 其特征在于, 进入开口(32)、壁(36)的内侧(37)、和缝形排出开口(34)覆盖有箔形材料(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博勒尔
申请(专利权)人: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