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19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包括其不干胶基层(3)、药垫(2)及不干胶基层(3)的覆盖层(1),其特征是:所说的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呈带有至少一个拐点的条形,药垫(2)位于一个拐点的一侧,且位于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之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一种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涉及一种静脉注射时的辅助用品。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为控制药液的流动,需将输液管在病人的体外固定成一S形。在以往的操作中,护士需事先撕好胶布条,再将它们逐一定位,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胶布的用量较大也造成了浪费。CN93220299号专利公开的一次性输液针头固定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但其整体面积较大,成本仍然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本技术包括其不干胶基层、药垫及覆盖层,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呈带有至少一个拐点的条形,药垫位于一个拐点的一侧,且位于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之间。使用时将本技术的覆盖层揭去,使带有药垫的部分用于敷于针眼处,且其所在的不干胶基层的部分用于将其定位,不干胶基层的其它部分由于与该部分之间有夹角,因而适于将输液管固定为S形。所说的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呈带有两个拐点的条形,药垫位于其一端和与该端相邻的拐点之间或两个拐点之间。所说的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由两个平行的部分和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组成。连接部分与两个相平行的部分垂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揭去部分覆盖层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揭去部分覆盖层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其中,1-覆盖层,2-药垫,3-不干胶基层,4-输液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不干胶基层3、药垫2及不干胶基层3的覆盖层1组成。其中覆盖层1与不干胶基层3的形状一致,它们呈“Z”形,即带有两个拐点的条形其中包括两个平行的直边和将两直边相连接并与两直边垂直的中间的连接部分组成。药垫2位于两平行直边中的一个直边的中部,且位于覆盖层1与不干胶基层3之间。各拐点处的不干胶基层和其覆盖层的边缘呈圆滑的弧形。本技术的各部分均可用纸质材料制成,且由于其只有可利用的有效使用部分,因而可达到生产同类产品的最低成本,如图2所示,在使用实施例一时,将覆盖层揭去,使药垫位于针眼处,用其所在的不干胶基层的直边使药垫定位,再用不干胶基层的中间部分和另一直边固定S形输液管的中间部分和其它部分。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其药垫2的位置位于条形的不干胶基层3及其覆盖层1的两个拐点之间,本实施例的这种形式能够适应输液管的各个方位的定位。由此可见,使用本技术能够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降低医疗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包括其不干胶基层(3)、药垫(2)及不干胶基层(3)的覆盖层(1),其特征是所说的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呈带有至少一个拐点的条形,药垫(2)位于一个拐点的一侧,且位于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其特征是所说的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呈带有两个拐点的条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其特征是药垫(2)位于其一端和与该端相邻的拐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其特征是药垫(2)位于两拐点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其特征是所说的不干胶基层(3)和覆盖层(1)由两个平行的部分和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其特征是连接部分与两个相平行的部分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止血消炎静脉固定贴,涉及一种静脉注射时的辅助用品。它包括其不干胶基层、药垫及覆盖层,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呈带有至少一个拐点的条形,药垫位于一个拐点的一侧,且位于不干胶基层和覆盖层之间。使用本技术能够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降低医疗成本。文档编号A61K9/70GK2271897SQ9622810公开日1998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安娜, 刘秀英, 于新明, 张希忠, 徐金梅 申请人: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安娜, 刘秀英, 于新明, 张希忠, 徐金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娜刘秀英于新明张希忠徐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娜刘秀英于新明张希忠徐金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