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874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该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为螺旋状,管体(1)的内外壁有螺旋形凸棱(2),管体(1)内设置有至少4根沿管体(1)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3),穿线直管(3)与管体(1)内壁的凸棱(2)热塑为一体。该穿线管内的线相互分开,不接触方便穿线,而且彼此间不摩擦保证线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缆、电缆通迅用穿线管,特别是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
技术介绍
穿线管广泛应用于光缆、通迅领域,高速公路穿线及隧道穿线也必需用到穿线管。 现有的穿线管一般内外表面是光滑的,施工固定时容易滑动,不便于施工。而且几根线穿在 同一根穿线管内,穿进和拖出都很不方便,并且线与线之间会产生磨擦,容易损坏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在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 管,该穿线管内的线相互分开,不接触方便穿线,而且彼此间不摩擦保证线使用安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内 外壁有螺旋形凸棱,管体内设置有至少4根沿管体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穿线直管与管体 内壁的凸棱间隔热塑为一体。本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在穿线管内设置有多根穿线直管,穿线直管 内穿有电缆线,使用过程中每根电缆都可以自由的拖出或穿进,使用非常方便,还能方便地 对损坏的电缆进行单根更换。并且线与线之间不会产生磨擦,能够有效保护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凸棱,3-穿线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1,管 体1为螺旋状,螺旋状的管体在施工固定时不容易滑动,便于施工。管体1的内外壁有螺旋 形凸棱2,管体1内设置有至少4根沿管体1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3,穿线直管3内穿有电 缆线,穿线直管3与管体1内壁的凸棱2间隔热塑为一体,即穿线直管3与管体1内壁的凸 棱2沿管体1纵向分段热塑为一体。该穿线管每根长度不低于1000米,用组装式钢架卷绕 成型。穿线直管3可以做成不同的颜色,方便区分不同的电缆线。使用本新型的穿线管,电 缆可以自由的拖出或穿进,使用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内外壁有螺旋 形凸棱O),管体⑴内设置有至少3根沿管体⑴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3),穿线直管(3) 与管体⑴内壁的凸棱⑵间隔热塑为一体。专利摘要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该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为螺旋状,管体(1)的内外壁有螺旋形凸棱(2),管体(1)内设置有至少4根沿管体(1)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3),穿线直管(3)与管体(1)内壁的凸棱(2)热塑为一体。该穿线管内的线相互分开,不接触方便穿线,而且彼此间不摩擦保证线使用安全。文档编号G02B6/50GK201860066SQ20102058756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孙宝, 张旭坤, 李学奇, 李海军 申请人:李海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整体式COD穿线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内外壁有螺旋形凸棱(2),管体(1)内设置有至少3根沿管体(1)纵向延伸的穿线直管(3),穿线直管(3)与管体(1)内壁的凸棱(2)间隔热塑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军孙宝李学奇张旭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