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华专利>正文

气动囊垫保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66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动囊垫保健床,是一种可控的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和便姿的多功能保健床。目前保健床,有机械式多种,其不足之处在于变换方位功能少,使用不方便,保健效果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特征在于硬质床面上置有多排多个气囊,且上覆罩垫,垫两边固定在硬质床面上,有控制系统连接于给气系统和气囊之间所构成的多功能保健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特点:①能为生活不能自理者提供多功能保健服务。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保健效能高。(*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保健床,尤其是可控的气动囊垫能托推人体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便姿和方便的使用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的多功能保健床。目前常用的机械式保健床多种,其不足之处在于转换功能差,不能自动转换翻身方位及便姿,满足不了一些生活不能处理者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保健床,它不仅能转换坐卧姿,而且是气动囊垫构成的柔性床面,可控的向气囊充放气体,使气囊起伏运动罩垫,托推人体随意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便姿和方便的使用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的多功能保健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硬床面上设置多排多个气囊,上覆罩垫,罩垫两边,固定在多排气囊外侧硬床面的两边上,构成囊垫柔性床面,硬床是前、中、后三段,之间有活页联接,硬床中段与气囊托盘联接,下有轮腿,床的两侧有活动扶手,扶手后部固定在硬床后段两边上,扶手前部装有轨槽,槽内有滑动的边轴,边轴是固定在硬床前段两侧面上,硬床尾部有护边,床中部设有便门,对应的下方,置有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硬床前段与气囊托盘间,设置一气动囊,硬床面上,每排气囊连通,各排气囊、气动囊均有软管与气控阀、电磁气控阀连接,气控阀经一控制系统与调温调压气源接通,控制系统,是手动自控、他控、程控、声控,指令向气囊充放气体,使囊垫起伏运动,达到能托推人体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及便姿,和方便的使用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各排气囊、气动囊能准确地按指令协调的缓缓充放气体,人体在囊垫柔性床面上,有较大的托浮面积,缓和的推动力,用者是安全可靠的,能避免冲撞滚动,舒适的转换坐卧、翻身方位、和便姿,向气囊充放的气体不需清洗过滤,结构简单,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气动囊垫保健床侧视图(坐姿);图2是气动囊垫保健床俯视图(卧姿);图3的a、b、c表示气动囊垫动作说明图;图4的A是气控阀俯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V-V纵剖视图;图5是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斜视图。图中1.硬床前段2.硬床中段3.硬床后段4.气控阀5.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6.气动囊7.活页8.活动扶手9.护边10.活页11.挂钉12、13.气囊枕14.轨槽15.边轴16.轮腿17、18.翻身气囊19.罩垫20.气囊托盘21.紧固钉22.便门23.压盘24、25.软管26.气源管27、28、29.阀管30.阀芯孔31.手柄32.阀壳33.阀芯34、35.放气孔36.碰锁37.正位链38.钳轴39.胶齿钳40.扩口架41.薄膜便袋42.手纸在图1、图2中,硬床是三段,硬床中段(2)与硬床前段(1)、硬床后段(3),有活页(7)、活页(10)联接,罩垫(19)是覆盖在气囊枕(12)、(13)、翻身气囊(17)、(18)上,由紧固钉(21)、压盘(23)固定在硬床面的两边,床两侧有活动扶手(8),扶手后部是固定在硬床后段(3)的两边上,扶手前部装有轨槽(14),槽内有固定在硬床前段(1)两侧面上的边轴(15),气囊托盘(20),托盘上设置气囊(6),下有轮腿(16),向气囊(6)充放气体,硬床前段(1)动作,推动活动扶手(8)、硬床后段(3)动作,便门(22),充气时由翻身气囊堵塞,放气时敞开,气囊充放气体由气控阀(4)控制,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5),是置于便门(22)下的挂钉(11)上。在图3、图4中,阀壳(32),设有阀管(27)、(28)、(29)和气源管(26),阀芯(33),设有手柄(31)、阀芯孔(30)、放气孔(34)、(35),转动手柄(31),令阀芯孔(30)与阀管(27)接通,气源管(26)、软管(24)向翻身气囊(17)、气囊枕(12)充气,同时翻身气囊(18)、气囊枕(13)、软管(25)、阀管(28)放气孔(34)排气,运动罩垫(19)如图3的a所示为右翻身,令阀芯孔(30)与阀管(28)接通,气源管(26)、软管(25)、翻身气囊(18)、气囊枕(13)充气,同时翻身气囊(17)、气囊枕(12)、软管(24)、阀管(27)、放气孔(35)排气,运动罩垫(19)如图3的b所示为左翻身,令阀芯孔(30)转向气源管(26),翻身气囊(18)、气囊枕(13)、阀管(28)、放气孔(35)排气,运动罩垫(19)如图3的c所示为平卧姿,令阀芯孔(30)与阀管(29)接通,气动囊(6)充气,推动硬床前段(1)、活动扶手(8)、硬床后段(3)动作,如图1所示为坐姿,用者随意指令囊垫起伏运动,托推囊垫柔性床面上的人体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和便姿,气控阀是手动自控、他控、程控、声控(图中未画出)。在图5中,碰锁(36)、正位链(37)、钳轴(38)、胶齿钳(39)、扩口架(40),胶齿钳(39)与扩口架(40)是装在同一钳轴(38)上,胶齿钳能钳夹着扩口架(40),扩口架的一端设有伸出柱,两条一定长度正位链(37)的一端是固定在伸出柱的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条钳柄上,钳柄端装有碰锁(36),用法,是薄膜便袋(41)、手纸(42)分别钳夹在胶齿钳的中部和前部,薄膜便袋和手纸属一次性消耗品。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的自动转换坐卧翻身便姿的气动囊垫保健床,在硬床面上,置有多排多个气囊,上覆罩垫,罩垫的两边,是固定在多排气囊外侧硬床面的两边上,构成柔性床面,床中部有便门、气控阀,尾部有护边,床两侧装有活动扶手,床下方设有气囊托盘、轮腿,其特征是硬床面,是前、中、后三段,之间有活页相联,床两侧的活动扶手是固定在硬床后段两边上,扶手前部装有轨槽,槽内的边轴是固定在硬床前段两侧面上,床中段便门的下方,置挂薄膜扩口清洁器,床前段与气囊托盘间,设置一气动囊,硬床面上,每排气囊连通,各排气囊、气动囊均有软管与气控阀、电磁气控阀连接,气控阀经一控制系统与调温调压气源接通,控制系统是手动自控、他控、程控、声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囊垫保健床,其特征是薄膜便袋扩口清洁器,扩口架与胶齿钳是装在同一钳轴上,且胶齿钳能钳夹着扩口架,两条正位链,一端是固定在扩口架伸出柱的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条钳柄上,钳柄端装有碰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囊垫保健床,其特征是气控阀阀壳上设有多个阀管、气源管,阀壳中置一阀芯,阀芯上设有手柄、阀芯孔、放气孔,阀芯孔与气源管直接相通。专利摘要气动囊垫保健床,是一种可控的自动转换坐卧、翻身方位和便姿的多功能保健床。目前保健床,有机械式多种,其不足之处在于变换方位功能少,使用不方便,保健效果差。本技术主要特征在于硬质床面上置有多排多个气囊,且上覆罩垫,垫两边固定在硬质床面上,有控制系统连接于给气系统和气囊之间所构成的多功能保健床。本技术主要特点①能为生活不能自理者提供多功能保健服务。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保健效能高。文档编号A47C17/00GK2147847SQ92211529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明华 申请人:张明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的自动转换坐卧翻身便姿的气动囊垫保健床,在硬床面上,置有多排多个气囊,上覆罩垫,罩垫的两边,是固定在多排气囊外侧硬床面的两边上,构成柔性床面,床中部有便门、气控阀,尾部有护边,床两侧装有活动扶手,床下方设有气囊托盘、轮腿,其特征是:硬床面,是前、中、后三段,之间有活页相联,床两侧的活动扶手是固定在硬床后段两边上,扶手前部装有轨槽,槽内的边轴是固定在硬床前段两侧面上,床中段便门的下方,置挂薄膜扩口清洁器,床前段与气囊托盘间,设置一气动囊,硬床面上,每排气囊连通,各排气囊、气动囊均有软管与气控阀、电磁气控阀连接,气控阀经一控制系统与调温调压气源接通,控制系统是手动自控、他控、程控、声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