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176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编机,其即使在按压选针片的压脚的压针板中也不设置切换增圈专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能够可靠地切换导针片的路径。当设定成在A位置只使后行侧的集圈压针板(41a)作用、成圈压针板(23a)不作用时,能够切换利用对A位置的选针的成圈和利用对H位置的选针的增圈。当将成圈压针板(23a)切换为作用,也使先行侧的集圈压针板(41b)作用时,通过对H位置的选针,不进行增圈,并且能够切换为集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编机,使用通过导针片的操作能够增圈的复合针作为编织针。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夹着齿口且前后对向的一对针床的横编机,能够进行包含在前后的针床间移圈的多种编织。作为收容于各针床的针槽且进行编织动作的编织针,使用针舌针或复合针。复合针由在齿口侧的前头附近具有舌片的含有两枚板的导针片和在前头具有针钩的针主体构成。这样的复合针通过导针片的相对移动开闭针钩,且导针片的舌片超过针钩前出到齿口而能够进行增圈的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对于使用复合针的增圈的动作,同时进行通过针主体形成新线环的动作、将旧线环通过导针片的舌片保持在齿口内的动作。保持于导针片的舌片的旧线环由对向的针床的针主体的针钩接收。增圈时利用由对向的针床接收的旧线环,能够从内侧增加编幅。如果将相对于进行增圈的编织针卡止于配置在编幅一侧的编织针的线圈,通过移圈和针床的振动每一圈向编幅的一侧滑动,则能够使与一侧邻接的编织针成为空针。如果将由对向的针床接收的旧线环向形成的空针移圈,则能够将编幅增加一圈。为了这样的增圈,在针主体上形成新线环后从齿口后退时,需要将导针片留在齿口 。在专利文献2中,在导针片上设置第二压脚,防止针主体从齿口后退时,导针片也追随后退的妄动。第二压脚以导针片留在齿口进行增圈动作的方式被选择后,被设置用于承受以防止妄动的方式引导的引导三角机构的作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2917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29283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使用的复合针也具有在齿口的相反侧选针用的选针 器、及与选针对应的按压用的选针片。在各复合针中,在向选针器的二阶段的选针时,将选 针片设定为A位置、H位置或B位置的三个位置中的任一个。该三个位置基本上设定成每 个编织针都能够选择成圈、集圈及浮线三个基本的编织动作。驱动针主体的三角以进行成 圈的编织动作为前提。集圈的编织动作通过在成圈的编织动作中在针主体前出到齿口的区 间按压选针片的压脚而实现。浮线通过在全区间按压选针片的压脚而实现。在按压选针片 的压脚的区间,由于选针片的作用,针主体或选针器的驱动用压脚等沉入针槽,因此针主体 或选针器不接收三角的驱动。 在专利文献2中,在进行三个基本的编织动作时,在设定为成圈的位置,设置按压 选针片的压脚的压针板,在增圈中移动到选针器承受引导三角机构的作用的路径。作为成 圈的编织动作,在将导针片和针主体一起拉入的编织动作中,不进行压针板的按压。即使压 针板为可动式,也不能对每个编织针进行作用和不作用的切换,因此增圈需要在与成圈不 同的位置进行。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增圈通过与成圈相同的编织过程进行。因 此,在基本的编织动作中留在与成圈对应的位置时,在与集圈对应的位置配置增圈用的压 针板。该情况下,在增圈中,针主体不集圈而进行成圈的编织动作,因此为了切换成圈和集圈,需要设置集圈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即使在与成圈对应的位置设置增圈用的压针板时,为了在成圈中使用与集圈对应的位置,也必须将集圈用的压针板做成可动式。 S卩,为了根据是否按压选针片的压脚而相对于导针片切换成圈或增圈,必须增加专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需要将集圈用的压针板也做成可动式。目前,集圈用时使用可动式的压针板,除此之外设置可动式的压针板,能够实现多种编织动作。但是,可动式的压针板需要收容执行器等的空间,用于配置压针板的滑架内空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编机,其即使不在按压选针片的压脚上设置增圈的切换专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也能够可靠地切换导针片的路径。 本专利技术的横编机, 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前后对向, 在各针床的针槽中收容复合针,该复合针包括在齿口侧的前头具有针钩的针主体 和在齿口侧的前头附近具有舌片的导针片,通过导针片相对于针主体的相对移动开闭针 钩,并且该复合针能够进行舌片超过针钩、前出到齿口而增圈的动作, 在导针片上隔开间隔设置距齿口近的第一压脚和距齿口远的第二压脚,其特征在 于, 在沿针床往复行走的滑架上装载操作复合针的针主体及导针片的三角系统, 三角系统包括 导针片操作用三角,其引导导针片的第二压脚,且具有分路部,该分路部根据第二 压脚是否沉入针槽内,分路为导针片和针主体一起从齿口后退的路径、和即使针主体从齿 口后退也能够将导针片留在齿口而进行增圈的动作的路径; 切换用压针板,其在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附近,配置在导针片的第二压脚作用于 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分路部时能够按压导针片的第一压脚的位置,能够切换按压的作用状 态和不按压的不作用状态。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编机的特征为,所述切换用压针板在所述不作用状态 下,即使所述针主体从所述齿口后退,也能够将所述导针片留在齿口 ,进行所述增圈的动 作。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编机的特征为,所述复合针具有按压用的压脚,该压脚在所述齿口侧的相反侧的基端部侧,受到装载于所述滑架的选针机构的选针作用,并通过根据选针结果预先设定的多个路径中之一,当该压脚由面对该路径配置的按压用压针板按压时,所述针主体驱动用压脚、及所述导针片的至少第二压脚沉入针槽内, 该按压用压针板中的至少之一为根据是否对按压用的压脚进行按压而能够对于针主体的编织动作进行切换的可动式的压针板, 在该可动式的压针板对按压用的压脚进行按压的范围内,包含所述导针片的第二 压脚作用于所述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分路部的位置。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编机的特征为,所述可动式的压针板为使所述针主体进 行有关集圈的动作的切换的集圈用的压针板。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编机的特征为,装载于所述滑架的三角系统能够将所述 针主体从所述齿口后退时的密度值区分大小, 所述按压用压针板含有区分密度的大小的密度不同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编机的特征为,所述按压用的可动式的压针板仅配置于根据所述选针结果预先设定的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横编机的齿口前后对向的一对针床的各针槽中含有针主体和导针 片,收容能够进行增圈动作的复合针。在导针片上隔开间隔设置距齿口近的第一压脚和距 齿口远的第二压脚。在沿针床往复行走的滑架上装载含有导针片操作用三角和切换用压针 板的三角系统。导针片操作用三角引导导针片的第二压脚,且具有分路部,该分路部根据第 二压脚是否沉入针槽内,分路为导针片和针主体一起从齿口后退的路径和针主体即使从齿 口后退也能够将导针片留在齿口而进行增圈的动作的路径。切换用压针板在导针片操作用 三角的附近,配置在导针片的驱动用的压脚作用于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分路部时能够按压 导针片的辅助的压脚的位置。由于切换用压针板能够切换按压的作用状态和不按压的不作 用状态,所以根据对导针片的第一压脚有无按压,能够切换是否在分路部进行分路,且为了 对增圈进行切换,不需要设置按压选针片的压脚的压针板。由于没有选针片,而直接按压导 针片进行切换,所以在对针主体等影响小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进行切换。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增圈中,使切换用压针板为不作用状态,即使针主体从齿口 后退,也能够将导针片留在齿口 。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复合针具有按压用的压脚,该压脚受到装载于滑架的选针机构 的选针作用,并通过根据选针结果预先设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编机,其中,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前后对向,在各针床的针槽中收容复合针,该复合针包括在齿口侧的前头具有针钩的针主体和在齿口侧的前头附近具有舌片的导针片,通过导针片相对于针主体的相对移动开闭针钩,并且该复合针能够进行舌片超过针钩、前出到齿口而增圈的动作,在导针片上隔开间隔设置距齿口近的第一压脚和距齿口远的第二压脚,其特征在于,在沿针床往复行走的滑架上装载操作复合针的针主体及导针片的三角系统,三角系统包括:导针片操作用三角,其引导导针片的第二压脚,且具有分路部,该分路部根据第二压脚是否沉入针槽内,分路为导针片和针主体一起从齿口后退的路径、和即使针主体从齿口后退也能够将导针片留在齿口而进行增圈的动作的路径;切换用压针板,其在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附近,配置在导针片的第二压脚作用于导针片操作用三角的分路部时能够按压导针片的第一压脚的位置,能够切换按压的作用状态和不按压的不作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野浩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