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外科仪器,和带有相应仪器的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839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内窥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SD)中,通过内窥镜插入的电极用于切割和/或凝结组织。为了手术成功,确定电极在组织内的绝对位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好的观察条件和技术限制使正确地定位极其困难。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可以使用一电外科仪器,其含有插入内窥镜的工作通道的保护管,和电极。使用控制元件在保护管内沿着远端方向和近端方向移动该电极,其中,通过沿着远端方向移动,可将电极带入部署位置,电极在该位置从保护管的远端至少部分突出。保护管的远端具有带开口的闭合元件,开口用于电极的通过,其中用于引导和/或清洁电极的闭合元件的开口的最大内径小于保护管的内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别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5的电外科仪器和带有相应仪器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EP 1293169B1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它含有至少一个可插入保 护管的工作通道。该保护管用于引导仪器。在内窥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 ESD)中,内窥镜可以调节针状切割仪器。EP 1293169B1专利申请 说明了用于凝结的电外科仪器。也已知用于切开或切除的仪器,借助高频外科方法根据需 要将组织精密切除和凝结。在典型的ESD中,将流体(fluid)注入粘膜下层以将粘膜从肌层抬起以获得足够 大的空心空间用于切除。ESD中优选使用针状切割仪器。在内窥镜切割术(endoscopic dissection)中,特别是使用针状仪器的内窥镜切 割术中,相对于保护管并且相对于工作通道的末端确定并调整仪器端部的位置存在较大问 题。如果定位错误或位置调整不好,可能造成创伤或无意的穿孔,特别是对肌层。如果相对于保护管提供切割仪器的多个的预定位置,则有时仪器便于操作是有帮 助的。例如,在ESD中,需要尽可能短的针长度用于放置标记,需要尽可能长的针长度用于 环切(circumcision)。实践中,切割仪器(例如活性切割电极)的位置的精确确定和调整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施行手术的医生的视觉控制。特定的预定位置的精确预设或规定因众多问题而失败。作为其中之一,不仅仪器 端部的位置需要和保护管相关联,保护管的端部也需要和工作通道相关联。根据使用的材 料,施力时可以伸展保护管,从而改变管的长度并因此改变仪器端部的位置。此外,灵活的 工作通道的不断移动和工作通道内的保护管的移动可以改变预先在保护管内经过定位的 仪器的位置。此外,即使仪器相对于保护管的位置可靠确定,保护管也会因轻微压力而突出进 入组织,因此改变可以实现的最大切割深度。所以,也应当能够精确地确定保护管远端的位置。就目测而言,该困难因手术仪器的远端经常因组织残余物造成的污染而不可见的 事实而增加,且装置的进一步使用至少造成更多困难。如果想要除去这些组织残余物,则有 时只能在有或没有保护管的情况下将仪器从工作通道取出,没有其他选择。然后常用新的 无菌仪器替换该仪器。这个成本并非无足轻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并安全掌控的电外科仪器。本专利技术也旨在要 求相应的内窥镜的权利。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外科仪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5的内窥镜而实现。特别地,所述目的通过下列电外科仪器而实现该电外科仪器含有可插入内窥镜 的工作通道的保护管和电极,电极借助于控制元件可在保护管内沿着远端方向和近端方向 移动,其中通过沿着远端方向移动,可将电极带入部署位置(employed position),电极在 该位置从保护管的远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电外科仪器的特征在于保护管的远端含有带开 口的闭合元件,开口用于电极的通过,其中用于引导和/或清洁电极的闭合元件的开口的 最大内径dl小于保护管的内径d2。借助于控制元件,电极或切割仪器可由此在保护管内来回移动。为了到达电极的 部署位置,它沿着远端方向(相对于保护管)移动直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从保护管的远端 突出。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点在于,保护管的远端具有带开口的狭窄部分,通过该开口引导电 极到达部署位置。开口在此特别用于引导和/或清洁电极。优选地,所述开口的最大内径 小于保护管的内径。如果开口的形状是圆形,则开口的最大内径和电极的直径相等。或者, 开口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可以是椭圆形、正方形、矩形等。对于本专利技术,仅需要闭 合元件的开口在截面上限制管子的内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极含有限位元件(stopper element),该限位元件按它限制 电极沿着远端方向的移动的方式和闭合元件协作。因此,限位元件连同闭合元件代表电极 移动的机械限制。因此,这限制电极沿着远端方向的部署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限位元件的形状呈圆柱形。因此,例如,限位元件根据保护管 的内部定形并可在保护管内来回移动。如果电极的截面基本上小于保护管的截面,则限位 元件的这个设计特别有利。限位元件将使电极在没有力的情况下被引导,和/或具体地引 入闭合元件的开口。电极的移动的机械限制可按简单的方式通过限位元件至少在截面上和 闭合元件的一部分相接触而保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限位元件和闭合元件之间设置弹簧元件,特别是盘簧,由此弹簧元件在电极的部署位置沿着近端方向注入力。由此,通过借助于控制元件沿着例如远 端方向移动电极,产生抑制该移动的弹簧力。弹簧元件用于提供电极自动缩进保护管内的 区域的机制。因此可以防止无意的组织切割。弹簧力也限制电极沿着远端方向移动的能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极的闭合元件的开口根据电极截面的形状设计。因此开口 在截面上匹配电极截面,使得特别在将电极从部署位置引导回保护管内部时,将任何附着 于电极的沉积,特别是任何组织沉积,从电极擦除。这使手术介入明显更为有效地进行,因 为不需要用它相关的控制元件替换电极。由于这个简单的清洁过程,也可以改进引导电极 时的视觉控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闭合元件的开口设计为用于在没有力的情况下让电极通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极可含有针。仪器的这一改进对ESD是有利的。特别地,可以为此应用而在电极内提供用于注入流体的毛细管线。例如,在ESD 中,可通过毛细管线将流体注入粘膜下层以将它从肌层抬高。可以省却手术期间耗时的仪 器改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保护管在其外侧靠近其远端含有至少一个特别是环状的标记。这些标记可按从保护管远端的预定的距离设置,使得保护管的位置易于确定,特别是其端部的位置。特别地,可以确定保护管的端部在待处理的组织上或组织内突出多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保护管的远端按照固定元件诱发设定的支持力的方式形成 固定元件,所述支持力抑制电极沿着远端和/或近端方向的任何移动。固定元件可直接附 着于电极,或者可经由控制元件作用于电极。电极借助于固定元件按照防止电极相对于保 护管的无意的位移的方式相对于保护管固定。因此,可以容易地保持电极相对于保护管远 端的预设位置。优选地,诱发的支持力按照它稍高于保护管和内窥镜的摩擦力或附着力的方式设 计。因此,保护管可在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内容易地移动而不发生内窥镜的位置相对于保护 管远端的任何变化。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固定元件含有至少一个设置于保护管内的弹性元件。该弹性 元件可以诱发电极或控制元件和保护管之间的支持力。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电外科元件含有用于调节电极相对于保护管远端的位置的控 制单元。因此,控制单元使得相对位置易于调节。优选地,控制单元含有至少一个锁定装置,通过锁定装置可将控制元件固定于至 少一个设定位置,并由此将电极固定。因此,一旦设置完成,可以容易地保持电极相对于保 护管远端的位置。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控制单元具有至少两个设定位置,在第一设定位置,电极从保 护管的远端至少部分突出,在第二设定位置,电极位于保护管内。这样的预先限定的设定位 置可使电外科仪器的操作明显更为容易。即使在几乎没有可见的接触时,也可以保证相对 位置的可靠调整。此外,上面提及的目的借助于具有至少一个工作通道和具有诸如已在之前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外科仪器,含有可插入内窥镜(10)的工作通道(12)的保护管(20),和电极(30),电极(30)借助于控制元件可在保护管(20)内沿着远端方向和近端方向移动,其中通过沿着远端方向移动,可将电极(30)带入部署位置,电极(30)在该位置从保护管(20)的远端(21)至少部分突出,其特征在于保护管(20)的远端(21)含有带开口(23)的闭合元件(22),开口(23)用于电极(30)的通过,其中用于引导和/或清洁电极(30)的闭合元件(22)的开口(23)的最大内径d1小于保护管(20)的内径d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7-8-29 102007040842.2电外科仪器,含有可插入内窥镜(10)的工作通道(12)的保护管(20),和电极(30),电极(30)借助于控制元件可在保护管(20)内沿着远端方向和近端方向移动,其中通过沿着远端方向移动,可将电极(30)带入部署位置,电极(30)在该位置从保护管(20)的远端(21)至少部分突出,其特征在于保护管(20)的远端(21)含有带开口(23)的闭合元件(22),开口(23)用于电极(30)的通过,其中用于引导和/或清洁电极(30)的闭合元件(22)的开口(23)的最大内径d1小于保护管(20)的内径d2。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外科仪器,其特征在于电极(30)含有限位元件,该限位元件按 照它限制电极(30)沿着远端方向的移动的方式和闭合元件(22)协作。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外科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位元件基本上按圆柱状形成,用于在没有力的情况下在保护管(20)内引导电极(30)。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电外科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限位元件和所述闭合元件(22)之间设置弹簧元件(34),特别是盘簧,所述弹簧元件在电 极(30)的部署位置沿着近端方向诱发弹力。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电外科仪器,其特征在于闭合元件(22)的开口(23)形状 根据电极(30)的截面形状设计。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电外科仪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菲舍尔马蒂亚斯福格特伦德丹尼尔谢勒玛拉希拉赫拉尔斯布洛贝尔伊琳齐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爱尔伯电子医疗设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