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英锋专利>正文

电阻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288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阻测试仪,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上,且设有电压正负极和电流正负极四个接线柱的面板,串联在电流正负极接线柱之间的第一恒流源和分流器电阻,测量分流器电阻两端电压的第一程控放大器,两端分别与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恒流源,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程控放大器,与第一程控放大器和第二程控放大器相连接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上连接有指示装置。该电阻测试仪在对被测电阻测量前,单独开启第二恒流源,测试仪可以直接判断并提示电压回路是否接触不良,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电压回路线接触不良而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测量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阻测试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阻测试仪通常采用四线法对电阻进行测量,四线测量法是将恒流源电流 流入被测电阻的两根电源线和数字万用表电压测量端的两根电压线分开,使得数字万用表 测量端的测量电压不再是恒流源两端的直接电压,而是Rx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为现有 的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图中Rx为被测电阻,RL1、RL2、RL3和RL4分别为馈线电阻。如图1所示,恒流源与被测电阻Rx、RLl和RL2构成一个回路,电压测量端的直接 与被测电阻Rx两端相连接,由于电压测量端只有被测电阻Rx的电压,而没有馈线电阻RLl、 RL2的电压,所以馈线电阻RL1、RL2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另外由于电压测量端的数字万 用表的输入阻抗为M欧级,远大于馈线电阻RL3和RL4的欧姆级,所以馈线电阻RL3和RL4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很小,因此四线测量法的测量准确度较高。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电阻测试仪在测量时,只有当电流回 路线接触不良时,可以提示电流开路,而当电压回路线接触不良时(例如断线或氧化导致 的接触电阻过大等),并不会提示出来。在电压回路线接触不良时,测量数据就会出现较大 偏差,使得电阻测试仪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假如被测电阻Rx的阻值超标,而电阻测试仪检 测却认为合格,那么被测电阻Rx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导致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阻测试仪,在电压测量端增加了 一个第二恒 流源,可以在电压回路线加上电流,在测量前判断电压回路是否接触不良,从而可以避免现 有的电阻测试仪由于无法判断电压回路线是否接触不良而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阻测试仪,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其上设置有电压正、负极和电流正、负极四个接线柱的面 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流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一恒流源;串联在所述第一恒流源与电流正极接线柱或电流负极接线柱之间的分流器电 阻;两个输入端与所述分流器电阻两端相连接的第一程控放大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程控放大器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 A/D转换器;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 A/D转换器相连接的微控制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恒流源;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程控放大器;输入端与所述程控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 端相连接的第二 A/D转换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且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指示装置。优选地,该电阻测试仪进一步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恒流源与所述电压正极接线柱之间的第一开关;串联在所述第二恒流源与所述电压负极接线柱之间的第二开关。优选地,该电阻测试仪进一步包括电流正极与所述电流正极接线柱相连接、电流负极与所述电流负极接线柱相连 接、电压正极与所述电压正极接线柱相连接、电压负极与所述电压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抗 干扰模块。优选地,所述指示装置为指针或电子液晶显示屏。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电阻测试仪,采用四线法测量被测 电阻的阻值,不仅在电流测量端(电流正负接线柱)之间连接有第一恒流源,而且在电压测 量端(电压正负极接线柱)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恒流源。在测量前,将被测电阻连接好之后, 首先启动第二恒流源,微控制器读取第二 A/D转换器的读数,计算出电压正负极接线柱之 间的电压值,如果此时电压接近恒流源的开路电压,则微控制器判断电压回路接触不良,通 过指示装置提示电压回路开路;反之如果此时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的电压值远小于恒流源的 开路电压,则表示电压回路接触良好。当电压回路接触良好时,再关闭第二恒流源,并开启 第一恒流源对被测电阻进行测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电阻测试仪在对被测电阻测 量时,可以直接判断出电压回路是否存在接触不良,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电压回路线接触不 良而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工作时的电路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压回路测量时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阻测量时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 的范围。实施例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测试仪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 提供的一种电阻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阻测试仪包括壳体1、面板2、第一恒流源3第一程控放 大器4、第一 A/D转换器5、第二恒流源6、第二程控放大器7、第二 A/D转换器8、微控制器 9、指示装置10和分流器电阻11,其中壳体1包括箱体101和箱盖102,面板2固定在箱 体101上,并且在面板2上设置有四个接线柱,分别为电流负极接线柱201、电流正极接线柱 202、电压正极接线柱203和电压负极接线柱204 ;第一恒流源3、第一程控放大器4、第一 A/ D转换器5、第二恒流源6、第二程控放大器7、第二 A/D转换器8、微控制器9和分流器电阻 11都位于箱体101内部,指示装置10固定在面板2上。如图2所示,第一恒流源3和分流器电阻串联在电流正极接线柱202和电流负极 接线柱201之间,并且第一恒流源3为常用的恒流源,用于向被测电阻提供检测电流。第一 程控放大器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分流器电阻11的两端相连接,用于采集分流器电阻上的 电压Ul并将该电压信号放大,分流器电阻11的电阻值为R0。第一 A/D转换器5的输入端 与第一程控放大器4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为控制9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一 A/D 转换器5的作用为将电压Ul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到微控制器9中。第二恒流源6的两端分别与电压正极接线柱203和电压负极接线柱204相连接, 并且第二恒流源6也为常用的恒流源。第二程控放大器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压正极接 线柱203和电压负极接线柱204相连接,用于采集第二恒流源6的电压U2并将该电压信号 放大。第二 A/D转换器8的输入端与第二程控放大器7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为控制9 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二 A/D转换器5的作用同样为将将电压U2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并输入到微控制器9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恒流源6还可以用带有限流电阻的 恒压源进行替代。另外,第二恒流源与第一恒流源为一个恒流源,并通过继电器对电压正负 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其上设置有电压正、负极和电流正、负极四个接线柱的面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流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一恒流源;串联在所述第一恒流源与电流正极接线柱或电流负极接线柱之间的分流器电阻;两个输入端与所述分流器电阻两端相连接的第一程控放大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程控放大器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A/D转换器;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A/D转换器相连接的微控制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恒流源;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正、负极接线柱相连接的第二程控放大器;输入端与所述程控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二A/D转换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且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指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锋
申请(专利权)人:李英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