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中纵差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任何输电线路完全可以等效为由无穷多个单元彼此串联而成的电路模型,如图3 所示。每个单元是由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电阻与电感串联后,一 端为单元的输入端,另一端为单元的输出端,且与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 导与电容并联。在传统输电线路的电路模型建立中,技术人员往往忽略电容和电导的因素,所建 立的模型仅仅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相串联而得的等效电路,这种电路虽然结构简单、 计算方便,而且对IOOkm以内的输电线路具有较好计算精确度。但是,当输电线路的距离超 过IOOkm后,特别是对于300km及以上的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计算精确度显著降低,例如 IOOkm线路的电容电流就达到负荷电流的10 %左右,500km线路的电容电流将达到负荷电 流的50%左右,这必然带来极大的误差,以上为稳态电流值,实际上暂态电流值要比稳态值 大许多倍,并且具有衰减的高次谐波分量,在暂态条件下,将会造成更大的误差。造成误差 原因就在于分布电容对输电线路带来的重大影响。为了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的纵差保护方法,它包括有如下的步骤:(1)、实时采集输电线路输入端的三相电流瞬时正弦信号i↓[inA](t)、i↓[inB](t)、i↓[inC](t)和三相电压瞬时正弦信号u↓[inA](t)、u↓[inB](t)、u↓[inC](t),同时,采集输电线路输出端的三相电流瞬时正弦信号i↓[outA](t)、i↓[outB](t)、i↓[outC](t)和三相电压瞬时正弦信号u↓[outA](t)、u↓[outB](t)、u↓[outC](t);获取电信号i↓[inA](t)、i↓[inB](t)、i↓[inC](t)、u↓[inA](t)、u↓[inB](t)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军,罗建,赵国富,徐瑞林,于光磊,陈晓征,黄正炫,陈涛,钟加勇,蔡明,张友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