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644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物品,该研磨物品能够良好地密合于复杂形状的面,该研磨物品具有研磨力,不会产生在后续工序中成为问题的深伤痕、且即使研磨复杂形状的面也不会破损,因此该研磨物品是耐用的。该研磨物品是在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的表面上形成研磨粒层且在该研磨粒层上形成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而成的,树脂膜的厚度为10~200μm、抗拉强度为30~130MPa、伸长率为3~250%,研磨粒层的研磨粒为P280~P12,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的100%M为1~20MPa、抗拉强度为20~90MPa、伸长率为250~1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物品,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汽车修补业等的研磨物品。
技术介绍
在汽车修补业中,通过修复在汽车事故等受损伤了的部位、或将该部位的零件更 换成新零件,精加工到与原来的状态没有区别那样的程度。 能作为修补对象的汽车部位所包含的零件包括发动机罩(Bonnet)、门、车顶、前 柱(Front pillar)、中柱(Centerpillar)、后挡泥板(Rear fender)、后围板(Back panel)、 行李箱地板(Trunk floor)、保险杆(Bumper)、车轮罩(Wheelhouse)、活动挡板(Life baffle)、蓄电池座盘(Battery tray)、芯部支撑件(Core su卯ort)、减震梁(Bumper beam) 等各种零件。 这些零件的形状除了具有平面部以外,还具有曲面部、冲压凹凸部、孔部等这样的 复杂的形状。例如发动机罩、门、车顶多为平面部,此外的零件平面部较少,多为曲面部、冲 压凹凸部、孔部等这样的复杂的形状。 在对损伤部为凹陷的部分进行修复时,在以钣金和腻子(Putty)修复凹陷后的表 面上涂装本业界称为"底涂(下塗)"的底层涂料(primary surface),然后涂装面饰层 涂料。另外,将已损伤的零件更换成新零件时,也在零件表面涂装面饰层涂料,但根据情况 的不同,有时也在涂装面饰层涂料前涂装底涂。 在上述涂装工序之前,为了提高涂料的贴紧力,必须用研磨纸等将涂装面磨成粗 糙状态。将此称为粗磨,通常使用研磨纸、无纺布研磨件。例如在涂装底涂前的粗磨的情况 下, 一般平面部以P240 P400的研磨纸、平面部以外的具有曲面部、冲压凹凸部、孔部的部 分以相当于#320的无纺布研磨件进行研磨。 在研磨中,从研削性良好、作业时间快这样的理由出发,大体上使用研磨纸多于无 纺布研磨件。 但是,研磨纸对曲面形状的密合性较差,且对涂膜的接触性强,因此在对曲面部、 冲压凹凸部、孔部等进行研磨时,存在容易产生研磨不均、过度研磨所造成的涂膜剥落这样 的缺点。 另一方面,无纺布研磨件虽在研削性及作业时间方面较研磨纸差,但无纺布研磨 件具有适度的缓冲性、容易密合于被切削件的形状,因此在对具有曲面部、冲压凹凸部、孔 部等的复杂形状面进行研磨时,大多使用无纺布研磨件。 但是,无纺布研磨件的切削力比干磨研磨纸差,因此通常研磨作业耗时、切削力不 长久持续。另外,无纺布研磨件由于切削力低,因此须用力研磨,因此使用者就感到疲劳,难 以均匀且无斑点地进行研磨。并且,利用无纺布研磨件进行研磨存在容易在局部造成深的 伤痕、在后续工序中也出现研磨痕迹等问题。 这样,利用无纺布研磨件进行研磨存在各种问题,但对于具有曲面部、冲压凹凸 部、孔部等的复杂形状面,没有可取代无纺布研磨件的研磨制品,因此实际状况为多年以来一直使用无纺布研磨件。 日本特开平9-12306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修补的涂装面的表面调整用 研磨片。 该研磨片是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和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将研磨材料层夹成层状 而形成的。因此,该研磨片非常具有柔软性,即使是由涂装所造成的非常细微的数ym那样 的橘皮状表面也能够密合地进行研磨。 但是,使用该研磨片对复杂形状的修补面进行粗磨时,对复杂形状的修补面可良好密合地进行研磨,但已知反而因过于柔软而会被复杂形状的面拉扯而破损。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23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在复杂面的研磨中现有的无纺布研磨件或上 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研磨片所具有的问题的研磨物品。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耐用的研磨物品,其能够良好地密合于复杂形状的面,具有研磨力,不会造成在后续 工序中成为问题的深的伤痕,且即使研磨复杂形状的面也不会破损。 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是在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的表面上形成研磨粒层、且在该研磨 粒层上形成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而成的。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的特征在于,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的厚度为10 200iim、抗拉强度为30 130MPa、伸长率为3 250%,研磨粒层的研磨粒为P280 P12, 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的100% M为1 20MPa、抗拉强度为20 90MPa、伸长率为 250 1000%。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所使用的树脂膜,只要是能发挥作为研磨物品的基材的功 能的膜,对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尿烷树脂、NBR、SBR等合成橡胶等聚合物的膜。对 于树脂膜所具有的特性,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可依照JIS P8113测定。 另外,能够将氧化铝、碳化硅等研磨材料的粒子用作形成研磨粒层的研磨粒。研磨 粒层能够通过在树脂膜上涂敷环氧树脂、尿烷树脂等作为打底涂层(Make coat)(打底粘接 剂),且使研磨粒附着在打底涂层上而形成。 并且,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只要能发挥上胶涂层(Size coat)(上胶粘接 剂)的功能,对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尿烷树脂、NBR、SBR等合成橡胶等聚合物。在 本专利技术中,所谓"柔软性极高"是指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比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具有柔 软性的树脂膜具有更高的柔软性。另外,对于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所具有的特性, 抗拉强度及伸长率能分别依照上述JIS标准测定。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能够利用 辊涂等本业界通常使用的方法形成在研磨粒层上。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还能够在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 上形成防止堵塞层。其中,所谓"防止堵塞层"是指具有难以产生所谓"堵塞现象"这样的 功能的层,所谓"堵塞现象"是指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研磨屑进入到研磨材料之间的空间而 阻碍研磨。作为防止堵塞层,只要具有该功能,对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主要能够使用硬脂 酸钙、硬脂酸锌等脂肪族的金属盐等。防止堵塞层能够利用辊涂等本业界通常使用的方法 形成在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上。 作为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还能在树脂膜的背面形成有环状 件。采用该方式,使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容易贴附在海绵垫等上来使用。其中,所谓"环状件" 是指在面紧固件等上为了保持卡合力所设有的构件。将环状件形成在树脂膜的背面上,使 用本业界通常使用的粘接剂或粘着剂即可。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研磨物品的剖视放大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研磨物品的使用方式的立体图。 图3 (A)是实施例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第3图(B)是比较例1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第3图(C)是比较例2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0、研磨物品;11、树脂膜;13、研磨粒;14、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15、防 止堵塞层;16、粘着层;17、环状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图1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研磨物品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l,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物品10是如下所述这样形成的在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 11的表面上形成作为打底涂层的极薄的粘接剂层12,使研磨粒13附着在粘接剂层12上而 形成研磨粒层,在该研磨粒层上涂敷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14作为上胶涂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14上形成有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物品,其是在具有柔软性的树脂膜的表面上形成研磨粒层且在该研磨粒层上形成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而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膜的厚度为10~200μm、抗拉强度为30~130MPa、伸长率为3~250%,上述研磨粒层的研磨粒为P280~P12,上述由柔软性极高的树脂构成的层的100%M为1~20MPa、抗拉强度为20~90MPa、伸长率为250~10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井璋吉田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柯帕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