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希年专利>正文

防噪声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57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噪声耳塞,对噪声的真耳衰减效果与现有商品防噪声耳塞接近。该耳塞选用能和耳道形成紧密接触的弱回弹软胶体作隔音材料,将其放置在耳道入口处,与耳道入口紧密接触,形成隔音层;隔音材料与耳道入口的紧密接触,是通过卡在外耳上的定位扣提供预压力来维持。与选用慢回弹胶体制作的防噪音耳塞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异物深入耳内对耳膜造成损伤的风险,消除佩带耳塞引起的胀耳感,还能有效降低耳塞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塞,尤其是一种防噪声的耳塞。
技术介绍
目前,被动型防噪声耳塞采取隔音的方式,使噪声源引起的振动不能通过耳道传播到耳膜。防噪声耳塞所采用的隔音材料,在耳朵的哪一部位形成隔音层,以及隔音材料的放置方式,都对防噪声耳塞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商品防噪声耳塞采用胶体作隔音材料。从回弹性能区分,胶体可分为强回弹胶体和弱回弹胶体。强回弹胶体可分为快回弹胶体和慢回弹胶体。市面上流行的商品防噪声耳塞选用慢回弹胶体材料作为隔音材料,胶体材料被放置在耳道内,利用胶体的回弹性,与耳道紧密接触,形成隔音层,属耳道内阻挡型防噪声耳塞。采用慢回弹胶体材料作隔音材料,在耳道内形成隔音层的防噪声耳塞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隔音材料与耳道的紧密接触是通过对隔音材料施加一定的挤压力来维持,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胀耳感。(2)由于慢回弹隔音材料在耳道内形成隔音层,可能带来异物深入耳道内对耳膜造成损伤的风险。(3)商品防噪声耳塞价格偏高,不适宜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防噪声耳塞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隔离噪声且安全可靠的防噪声耳塞。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噪声耳塞,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噪声耳塞,其特征是:它包括一根弹性连接绳、隔音层主体和定位扣,隔音层主体被固定在弹性连接绳的绳端上,定位扣可以在弹性连接绳上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希年彭哲方
申请(专利权)人:彭希年彭哲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