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棉棒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自充式消毒剂棉棒。技术背景临床中,在对患者输液注射前,总是先用棉棒蘸消毒剂,如用酒精、碘酊或碘伏对患者皮肤消毒,然后再进行输液针穿刺,穿刺成功后,进行正常输液。目前所采用的棉棒,由棒体和棉球构成,用时需蘸消毒剂,现虽广泛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棉棒木质,对木材浪费很大;二是使用时要放在消毒剂瓶内蘸,使用不方便,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三是在瓶内蘸消毒剂,用量难以控制,多蘸易滴撒,造成环境污染,少蘸则影响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棒硬质透明塑料制作,节约木材,使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用消毒剂量容易控制的一次性自充式消毒剂棉棒。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自充式消毒剂棉棒,由棒体和棉球构成,棉球缠绕在棒体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棒体内设管腔,在管腔内设活塞,活塞上端设活塞柄,下端设穿刺封膜针,在管腔的下部设封膜,封膜和活塞之间内装消毒剂。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棒体用硬质透明塑料制作,为防棉球脱落,在棒体与棉球缠绕的端部设弹性卡环,弹性卡环卡住棉球上部,卡在棒体的弹性卡环槽内。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棒体管腔注入消毒剂,在患者输液皮肤消毒前,医护人员手推活塞柄,活塞下端的穿刺封膜针将封膜刺破,棒体上的棉球即被消毒剂润湿,当棉球达到需要消毒剂量时,停止推动活塞柄,对患者皮肤进行涂擦消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棉棒相比,不仅具有节约木材,使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消毒剂量容易控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消毒效果的好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自充式消毒剂棉棒,由棒体(1)和棉球(2)构成,棉球(2)缠绕在棒体(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棒体(1)内设管腔(3),在管腔(3)内设活塞(4),活塞(4)上端设活塞柄(5),下端设穿刺封膜针(6),在管腔(3)的下部设封膜(7),封膜(7)和活塞(4)之间内装消毒剂(8)。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