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保健腰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68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矫形保健腰封,采用下部为束采带、上部为装矫形胶片的背囊,并由肩带穿戴收紧的结构,可对肩膀、脊椎、腰三个用力不当易损伤的部位进行保护和矫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戴简便、防护效果好,特别适合体力劳动、健身运动和腰、椎、肩受伤的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对腰椎、肩部进行保护的矫形保健腰封。现有的保健腰带或腰封,主要针对人身的腰部容易损伤而进行局部的束紧或支撑,而与腰相应受力易损伤的脊椎和肩部却被忽略了。实际体力劳动中,手臂、肩部、脊椎、腰部、髋关节等往往同时受力作用,而且,肩部、脊椎与腰部一样容易因用力不当而损伤或变形,因此,仅对腰部或脊椎下部进行保护是不足够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肩部、脊椎、腰得到有效保护的矫形保健腰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矫形保健腰封的下部为可环绕搭合的束腰带,上部为装矫形胶片的背囊,并装有穿戴用的环腰肩带。使用时,背囊贴附人体背脊,肩带绕过肩膀,而束腰带则缠腰,在腹部搭合收紧。因此,本技术穿戴上后,尤其在体力劳动时,肩带、矫形胶片、束腰带能制约肩膀、脊椎和腰部的用力不当,使之得到保护;同时,还可起到矫正脊椎变形、收腹等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展开大体呈“人”字形,下部为束腰带4、5,束腰带4、5的两端分别车缝有相互搭合的毛布和勾布8,且有一定弹性,将束腰带4、5缠腰拉紧并搭合,利用毛布与勾布8的摩擦力可将腰腹收紧。腰封的上部为背囊2,背囊2内可垂直插入两片PVC矫形胶片1,贴附人体背脊时,能起到保持脊椎垂直的作用。在背囊2的上部左右各有一条高弹性橡筋制成的肩带6,两肩带6环腰连接,并有可调节长短的尼龙扣7。穿戴使用时,手臂穿过肩带6,使肩带6环绕肩膀,通过尼龙扣7收紧肩带6,使背囊2及其内的矫形胶片1贴紧背脊,与搭合的束腰带4、5一起缓冲、制约三个部位的不当用力,起保健和矫形作用。当然,本技术还可做成与“人”字近似的“上”形,以适应不同用者的需要,而背囊内的矫形胶片可以采用1块或者多块,甚至可放置药疗包、磁石包等其他理疗用的小包,视乎实际需要,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权利要求1.一种矫形保健腰封,其特征在于下部为可环绕搭合的束腰带(4、5),上部为装矫形胶片(1)的背囊(2),并有穿戴用的环腰肩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封,其特征是整体展开呈“人”字形或“上”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封,其特征是束腰带(4、5)的两端分别有相互搭合的毛布和勾布(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封,其特征是背囊(2)内可放置1块以上的矫形胶片(1)。专利摘要一种矫形保健腰封,采用下部为束采带、上部为装矫形胶片的背囊,并由肩带穿戴收紧的结构,可对肩膀、脊椎、腰三个用力不当易损伤的部位进行保护和矫形,本技术穿戴简便、防护效果好,特别适合体力劳动、健身运动和腰、椎、肩受伤的使用。文档编号A61F5/37GK2220258SQ9520920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赵明昌 申请人:(中外合作)佛山鸿昌制衣皮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形保健腰封,其特征在于:下部为可环绕搭合的束腰带(4、5),上部为装矫形胶片(1)的背囊(2),并有穿戴用的环腰肩带(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合作佛山鸿昌制衣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